关键词
太宰治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季冬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女性嫌恶   母性憧憬   女性形象  
描述: 阅读太宰治的文学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其中对女性的着墨颇多。笔者在阅读其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对其中丰富多彩的女性人物形象产生了兴趣。于是,仔细阅读了以《斜阳》为代表的诸多作品,研读了有关太宰治的相关资料。注意到太宰治对女性的关心不是偶然的,和他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有相当大的关系。太宰治出生在一个拥有三十多个人口的大家庭中,家族中女性众多,包括佣人在内有二十多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女性人数众多的家庭中,太宰治对女性有着特殊的感情。反映到其作品中,就是对女性的大量描写。另一方面,婴幼儿时期和母亲的分离以及其后和乳母
革命根据地的妇女运动
作者: 尹美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   妇女干部   婚姻制度  
描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各地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到1930年,两湖、两广、福建等省相继建立起10余块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十余万人.男青年参军打仗保卫苏维埃政权,农村百分之七八十是妇女.所以,动员广大妇女参加土地革命,保卫、建设根据地便成为根据地妇女运动的重要内容.
站立起来的“夏娃”──浅析90年代女作家女性意识的高扬
作者: 杨冬红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性别秩序   女性意识   高扬   自我生命体验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是在一代又一代知识女性的不懈探索中逐步发展成熟的,到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已达到了完全自觉和成熟。本文从其解构传统男权审美规范、塑造女性作为“人”的形象和解构传统性别秩序,抒写女性自我生命体验两方面来深入阐释其女性意识的高扬。
我国女性期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阳   来源: 新西部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期刊   男权文化   社会性别理论   大众文化   性别歧视   中国妇女   《女友》   保健品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形态  
描述: 商品十人(杨斌,1996)。因此,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格外值得关注。大众文化如何表现女性是女性主义者一直关注的问题,而广告在大众文化中占据着支配性地位,因此,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
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后的韩国妇女运动
作者: 池允姬   黄育馥   来源: 当代韩国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口   男女   韩国   妇女运动   目的   出生   北京  
描述: 一韩国女性的处境 .人口 韩国女性人口在1995年为2227.5万,占总人口的49.7%。这就是说,男女性别比为100:98.7。女性平均寿命为76.8岁,男性为72.8岁。但是,孕产妇死亡率为
女性乌托邦——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的追求之路
作者: 韩袁红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追求   乌托邦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从最初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到随后对人格平等的呼吁 ,从对同性之谊的希望到对人类个体的孤独处境的洞察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女性文学体现了当代女性寻找自己理想家园的轨迹。而在这个过程中 ,始终贯穿着一种温馨的梦想 ,这是中国女性追求之路上的乌托邦色彩
永远的精神流浪——五四女作家婚恋小说中的女性世界之三
作者: 唐旭君   来源: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流浪   五四女作家   探求言说方式   婚姻恋爱   表现矛盾冲突  
描述: 知识女性作为“五四”时期最觉醒的时代女性,最先看清她们赖以存在的社会及自身的处境,开始用自己的言说方式,展开了对“世界秘密”的探索,出现了沅君式的、庐隐式的、丁玲式的女性话语。冯沅君集中表现了女性言说的困苦,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很多以死亡结束女性言说。庐隐表现了女性言说的终极方式不可获得的困惑,她笔下的女性在“觉醒——失望——抗争”中彷徨、迷惘,如果不死,则飘泊不知所终。丁玲为我们提供的女性言说方式主要是灵与肉冲突的女性角度,表现言说的困惑与精神的流浪。 五四女作家笔下女性形象言说的痛苦和困惑以及她们的精神流
女人自己和女人眼中的“他们”——评析《我的安东妮亚》中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
作者: 袁凌燕   来源: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男性   女性  
描述: 《我的安东妮亚》是薇拉·凯瑟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立足于美国西部拓荒者尤其是女性的生活及由此形成的精神传统 ,刻画出安东妮亚等一群自强不息的女性形象及女性周围处于弱势的男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代表了健康的精神美 ,而男性形象只是对女性形象的反面衬托
人物专访:《女性新闻》记者访女性特别委员会委员长朴敬南女士
作者: 朴顺姬   来源: 当代韩国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政府   特别委员会   女士   委员长   成立   文化艺术   人物专访   设立   监督   政务  
描述: 韩国第一个女性问题专设机构是1982年成立的韩国女性开发院。开发院成立之初受保健福祉部的监督,只担任女性教育与女性研究工作。1988年,韩国政府新设立了政务第二长官室。但它只是一个干预女性、儿童、青少年和文化艺术等事业的机构。
中西妇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 裔昭印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方   研究范围   文化视角   研究对象   妇女史  
描述: 从中西妇女史研究的历程来看 ,2 0世纪 70年代 ,西方妇女史研究的对象开始由知名妇女转向普通妇女 ,研究的范围扩大 ;80年代 ,学者们开始把对妇女的研究与对男性的考察结合了起来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 ,西方史学界开展了性别史的研究 ,把妇女史研究推进到了新阶段。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发展轨迹与西方大致相同 ,但也有其发展速度快、学界与妇女组织合作的特点。今后应加强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妇女史
< 1 2 3 ... 5 6 7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