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符号意义——以刘庆邦、贾平凹、李佩甫的创作为例
作者: 黄鋆鋆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符号意义——以刘庆邦、贾平凹、李佩甫的创作为例
The Image of Emma Shaped by Irony
作者: 王红丽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玛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反讽  
描述: 简·奥斯丁(1775—1817)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位重要女性小说家。她先声夺人,在小说创作中率先发出了女性主义的呼声。长期以来,女性被剥夺了在智力和文化上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因此世俗偏见认为,女性无论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中都没有能力作出正确的选择,实现自由的意志。而奥斯丁一生共创作的六部小说均把年轻的女性作为第一主人公,提到读者的第一视野,确立了女性身份,塑造了一系列崭新的女性形象。同样,在其作品《爱玛》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年轻、漂亮、聪明、令人喜爱的女主人公爱玛。作品《爱玛》自1816年问世以来,受
IS SARAH WORTH A NEW WOMAN IN UPDIKE’S S.?
作者: 谢华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S.》   新女性   传统女性   依赖心里  
描述: 厌恶,因而将他定位成为典型的厌症的作家。厄普代克本人对这种指责强烈反对,其小说《S.》就是对这种指责的回应。出版于1988年的小说《S.》,较少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和其多数小说所不同的是,这部小说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Jane Austen s Emma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作者: 刘昀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爱玛》  
描述: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富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并不是一个多产的作家,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她的六部小说在读者之中风靡,欢迎程度经久不衰。近期,一部反应奥斯丁生活及其文学创作的电影又在全球公映。奥斯丁以其对于女性问题的独特见解,在读者和批评家之中颇受好评。其六部小说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女性作为中心人物,其中,《爱玛》和《傲慢与偏见》是最著名的两部。阅读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反映奥斯丁的女性意识方面,这两部小说有许多共同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奥斯丁更关心女性及女性问题,其中,婚姻问题是这些问题中最为敏感的一个。因此,为
诗意的升腾和湮没
作者: 张艳芬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本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女性写作的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将当代女性写作态势和女性性别意识萌生、凸现的脉络清晰而完整地呈现出来,并就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做出评介。 文章将当代女性写作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80年代前期——面向社会的女性写作;二、80年代中后期——直面隐秘的性书写;三、90年代前期——真正的女性主义视角;四、90年代中后期——“新生代”的另类写作。通过对各个时期代表女作家的典型文本的细致解读,对她们的创作活动反映出的不同表现形态加以分析,提炼出其蕴含的性别意识
囚鸟
作者: 逯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笼中之鸟   《觉醒》   中产阶级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性为代表的全体中产阶级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压迫。 全文共分三章,此外另附序论和结论。 序论简要介
凝视的牺牲品:凝视理论下看欧内斯蒂娜的自我异化
作者: 胡博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异化   凝视   《法国中尉的女人》   欧内斯蒂娜  
描述: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由于小说所采用的独特叙事手法及作者大胆设置的开放式结局,该书自1969年面世之日起就直吸引着众多读者,同时也受到文学批评界的持续关注。在小说中,福尔斯用细腻的笔触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维多利亚时期的众生相。其中萨拉作为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早已被国内外众多批评家从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叙事艺术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文中另外一位重要的女性人物---欧内斯蒂娜却被人们所忽略。这位豪门小姐在故事中痛失爱情,对于女性来说可谓是极大的悲剧。细读文本我们不难
拯救“娜拉”与性别意义:1920年代男性文本中的拯救意识
作者: 袁洁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20年代   男性文本   性别意义   拯救  
描述: 1920年代,在中国的男性作家笔下出现了一类独特的文本——拯救意识文本。在这些文本中,特别是在表现对中国新女性的拯救中,男性作家不约而同的在女性人物最无助时,让一位男性出现在她们面前,帮她们摆脱人生的困境走上妇女解放的道路。从显在文本看,是代女性立言,但从作家创作时的心态及社会背景,从作品叙述模式与角度来看,则隐藏着深重的性别意识。男性作家在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拯救,实质上是对处在现实生活的矛盾中无法自拔的自我的救赎。 第一章介绍在“五四”启蒙语境下出现的恋爱拯救模式。由于男性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因袭,使得
国产家庭伦理剧中男性形象研究:以飞天奖获奖作品为例
作者: 张丹卉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飞天奖   责任   嬗变   国产家庭伦理剧  
描述: 电视剧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58年《一口菜饼子》的播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和发展,现在中国大众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就是收看电视剧。而在众多的电视剧类型中,家庭伦理剧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这主要是因为它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然而由于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发展状况被更多的人关心和研究,这些都推动着女性主义理论的深入发展,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却很少研究其中的“男性形象”,这些都冲击着男权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伦理剧中的男性形象也产生了深刻变化,所以说对国产家庭伦理剧中男性形象的探
激进与保守的对立与平衡
作者: 张素侠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利》   创作模式   未完成式   双重性  
描述: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显示出当时妇女的心声。在《简·爱》那胜利光环的对照之下,夏洛蒂的其它三部作品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