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妇女群众的组织
作者: 倪婷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持阶段   晋西北   农民救国会   最后胜利   救国联合会   抗战初期   妇女自卫军   抗日战争时期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挥妇女组织的特殊优势,对农村妇女实施了最大限度的组织与动员,各种妇女团体和妇女组织纷纷建立,成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保障之一。一、广泛组织妇女1.把组织妇女群众作为党的重要任务。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不断加强对妇女群众的组织以及对妇女工作的领导,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20周年的湖北:巾帼群星耀荆楚 同心协力建支点
作者: 柯文翔   董奇   乐康   张璨龙   来源: 湖北画报(上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创意大赛   社会环境   赵斌   农业经营主体   妇女维权   宣传教育   家庭农场   妇女工作   公益服务  
描述: 2015年,是我国正式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20周年。近年来,我省妇女工作牢牢把握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积极为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广阔的服务平台、更优化的社会环境,引领全省
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原因
作者: 李慧   来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台湾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1986年《中外文学》推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专号”,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初具规模。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文学迅速崛起并繁荣起来,成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基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繁荣和传播成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加之当时妇女普遍受到关注的大环境促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台湾的接受和传播。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英国时代剧研究
作者: 叶子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英国时代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在女权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后,兴起了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其中一部分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转向了善于传播通俗文化的大众媒介上,涌现出了大量从女性主义角度展开的大众媒介研究。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英国时代剧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了英国时代剧中的两性构建、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意识等问题。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的起源及其理论发展情况,其次概述了英国时代剧的特征及其中女性主义的倾向。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在男权制社会下的两性构建,分别阐释了英国时代剧中男性的主导角色以及女性“他者”的身份。第三部分首先对不同时期的女性形
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加速行动——纪念北京世妇会20周年系列活动在京举行
作者: 樊文军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社会地位   家庭地位   性别平等  
描述: 妇女署共同举办了全球妇女峰会,再次彰显了中国对促进全球性别平等事业的责任担当,为世界妇女事业创造了新历史。为进一步推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2015年10月13-14日,纪念北京世妇会20周年大会和论坛在北京举行。
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加两国第一个女性翻译群体比较
作者: 李砚颖   罗列   来源: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四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比较   中国   加拿大   第一个女性翻译群体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第一个女性翻译群体出现于中国内外交困、动荡不安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她们开启近代中国女性职业先河的翻译活动、突破社会禁忌并重塑女性形象的翻译作品以及反映女性政治诉求的职业轨迹均彰显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在女性主义这一世界图景中不容忽视的独特景致与贡献。而加拿大第一个女性翻译群体大力译介女性主义作品的翻译实践,重塑性别话语的革新译文以及为包括女性翻译在内的翻译群体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都
《人间天堂》的女性觉醒
作者: 李珍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气质   觉醒   双性同体  
描述: 菲茨杰拉德是现代美国文坛中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人间天堂》是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大多数的评论家将眼光聚焦于小说中男主人公的心里成长历程,将他的成长视为一战后迷惘一代的真实写照。此外有些评论家更加关注小说中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通过心理分析理论得出小说主人公阿莫瑞对其母亲的不当感情。小说《人间天堂》使作者菲茨杰拉德一夜成名,名利双收,但相比作者其他作品如《伟大的盖茨比》、《夜色温柔》,这本小说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关注。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深受广大评论家的青睐,其中女性主义的
鲁迅晚期文本中的女性文化叙事(一)——独特的阿金
作者: 张志梅   刘丹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金》   女性观   鲁迅   女性  
描述: 在鲁迅先生笔下众多的女性形象中,《阿金》一文中的阿金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色。她既没因为有祥林嫂、单四嫂子们的悲惨境遇而备受同情;也没因为像刘和珍、子君一样成为新女性而被强烈赞美;更没有像杨荫榆式的封建卫道士一样遭受刻薄讽刺。但正因为阿金的不容易被归为某一类,她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在她身上,既寄予了鲁迅先生对女性复杂的情感态度,更寄予着他晚期作品发展着的女性文化叙事风格以及愈加成熟的女性观。
吃香烟的女人买完煤球去谈恋爱
作者: 李清妍   来源: 旅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世纪30年代的时髦女士最爱做什么?看当时的广告便可知一二:吃香烟、喝保健品、美容。广告文字与画面中传递出妖娆多姿的女性形象,摩登迷人,但女性的传统地位其实并未因摩登而改变,于是,抽着烟与男人们调着情的摩登女郎们,转回到家,一样会买煤球洗衣粉,贤淑亦迷人。 现代影视剧中多见民国时期迷人的女郎们,她们能文能武,穿上合身旗袍,踏上高跟鞋,精巧的珐琅烟盒与粉盒一起放入小小坤包中,走出家门烟视媚行,回到家中,换上素净的合身旗袍,戴上围裙,熟练做好家务一件不拉。
浅谈《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郑金凤   周晓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红楼梦》  
描述: 一梦红楼,诉尽多少心酸苦楚。自古以来,世人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从未止息,原因就在于在中国小说史上,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红楼梦》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它也代表了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字字看来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部小说真可谓是作者曹雪芹的呕心沥血之作。而在围绕《红楼梦》所展开的诸多研究中,女性意识也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而在这部巨著中,作者着力刻画了诸多个性鲜明,深入人心的诸多女性人物形象,如清雅典致的宝钗,孤独玲珑的黛玉,
< 1 2 3 ... 57 58 59 ... 205 206 2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