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72 条
-
托尼·莫里森对女性哥特小说的继承与颠覆——以《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为例
-
作者:
董婉宁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宠儿》
继承与颠覆
《所罗门之歌》
女性哥特小说
-
描述:
《所罗门之歌》和《宠儿》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经典之作,在她的这两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哥特元素,揭示了女性哥特的独特魅力,并以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展示了传统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悲惨遭遇。本文突破传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用哥特解读法分析托尼·莫里森这两部作品对女性哥特主义小说的继承与颠覆,展现黑人女性文学之美。
-
浅谈当代知识女性的集体无意识——以阎真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晏淑君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生活
知识女性
婚恋观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集体无意识,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这种遗存既包括了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也包括了文化、历史上的文明沉淀。本文结合阎真的小说分析了知识女性在婚恋观和家庭生活中的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指出了女性的自我解放和救赎之路任重而道远。
-
新旧文化交替下的女性悲剧 ——论《金粉世家》与《啼笑姻缘》中的市民女性
-
作者:
李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旧文化交替
悲剧原因
女性悲剧
-
描述:
五四新旧文化交替时期的张恨水笔下的女性人物总是传统性大于现代性、旧大于新、驯服性大于叛逆性,但最终却多是以悲剧结局。本文通过联系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从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市民阶级的影响以及中国国内传统文化影响两方面来分析新旧文化交替下市民女性悲剧产生的原因。
-
论现代化进程中都市女性的焦虑——以《你好,忧愁》和《上海宝贝》中女性焦虑为例
-
作者:
曾子芙
夏玲
来源:
智富时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冈
都市文学
卫慧
女性文学
焦虑心理
-
描述:
萨冈作品《你好,忧愁》和卫慧作品《上海宝贝》表现女性的焦虑都有独特之处,两位作家都从愿望和行为分割的两难矛盾、内心的空洞和都市的热络触发的孤独、父权控制和自我逃离的叛逆以及焦虑带来的结果等四个角度来表现了女性焦虑,两位作家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和对社会反思和回应。
-
浅谈美剧中现代女性形象对中国大众传媒女性典型发掘的影响与意义:以《实习医生格蕾》为例
-
作者:
郦淑怡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成见
社会教育
社会影响
女性形象
-
描述:
近年来,美剧取代韩剧,成为最受中国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种之一。其中无论是对传统女性的刻画,还是对职业女性的演绎,都突出了现代女性独立、自爱的新女性气质。相较于美剧中女性形象的多元和丰富,中国社会女性典型形象仍较为传统、单一。新闻典型人物与荧幕偶像之间存在交互性影响,研究美剧女性形象有着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实习医生格蕾》的多重女性形象分析解读,探讨在未来十年,美剧对于中国大众传媒在发掘、树立社会女性典型时是否应该会有一些改变。
-
1940年代国民大会女代表的媒介形象研究
-
作者:
耿春晓
来源:
新闻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凝视
国大女代表
-
描述:
在媒介的运作下,1940年代国民大会女代表呈现的是高度刻板化的女性形象。媒介在生产参政女性的形象时,将视域集中于女代表的身体和私人生活,并将其进一步色情化,同时尽量忽视女代表的参政理念。由此,媒介
-
对李白诗歌中妇女形象的类型分析
-
作者:
赵民
来源:
甘肃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妇女形象
李白诗歌
类型
-
描述:
细读李白的诗作,我们会发现女性形象在李白诗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传世的诗作,现存有九百九十多首,其中有关妇女题材的,约有一百三十余首,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诗人。这一现象得到了历代文人的关注,也曾引起人们的批评、指责。当代一些研究李白诗文的学者也常常提醒人们在解读李白的作品时不要受李白妇女诗作的影响。
-
莱辛作品中女性人物生存焦虑存在主义解读
-
作者:
曾健坤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生存焦虑
存在主义
女性
-
描述: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刻画了大量个性独特但遭遇生存焦虑与困境的女性人物,她们虽然努力反抗家庭和社会的不公,追求爱情和精神的独立,但最终都无法摆脱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她们的焦虑与困境似乎诠释了人们生存的世界里充斥着冲突与斗争,一切都归于荒诞的存在主义观点。面对荒诞,莱辛寄于她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在不同的境遇中进行自由选择,确立自我的存在,从而赋予人生积极的意义。
-
论《史记》对后宫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
作者:
李裕好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史记》《吕太后本纪》《外戚世家》
-
描述: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后宫女性人物形象。司马迁对这一类人物的塑造主要集中在《吕太后本纪》和《外戚世家》中。这两篇传记在塑造后宫女性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且对后代的《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中关于后宫女性人物传记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下的影视剧本《仰阿莎》
-
作者:
李芹香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意识的缺失
女性意识的觉醒
《仰阿莎》
女性主义
-
描述:
仰阿莎是学者杨光全根据苗族古代爱情叙事长诗《仰阿莎》改编的同名影视剧本中所塑造的具有鲜明女性主义色彩的女性人物,她敢于反叛传统并冲出传统偏见的藩篱,她为争取爱情自由而与月亮私奔。由于她深受父权制的影响,她在自身爱情生活中也有过彷徨和迷惘。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探讨仰阿莎前后形象的转变,为该剧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