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水浒传》的先进女性观探究
作者: 魏佩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先进   对立   《水浒传》  
描述: 《水浒传》既塑造了无数勇猛豪爽的梁山好汉,也刻画了许多有思想、有性格的女性形象,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水浒传》中有关女性的描写及从中表现出来的女性观,虽然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时代色彩,但同时也具有同时代其他作品所没有的先进性。本文将从表现和原因两方面探讨《水浒传》的先进女性观。
浅析《幽灵之家》中女性主义视角的体现
作者: 王柏涵   来源: 神州(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思想   突破   魔幻现实主义  
描述: 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最后一部作品,智利女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力作之一《幽灵之家》一经出版便轰动了世界文学界。其宏伟的视角,细腻的描写让现实在魔幻的笔法下熠熠生辉。然而该作品最独具一格之处在于丰富的女性形象刻画以及通过她们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旨在从多个人物的角度出发,分析《幽灵之家》中女性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从张爱玲的《半生缘》中反思女性价值
作者: 王丽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价值   《半生缘》   反思   原因  
描述: 张爱玲的《半生缘》以现实的表现手法成功展现了顾曼桢、顾曼璐、沈太太以及石翠芝等颇具时代特征的女性形象,并对她们的生存困境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它不仅从时代层面透视了女性的悲惨命运,更从生命本体层面展示了个体生命的不堪一击。本文主要以顾曼璐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例,从时代背景、女性心理以及文化舆论三个方面着手,对女性价值问题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她扭曲人生形成的原因。
普契尼歌剧中的女性角色分析
作者: 崔海月   来源: 通俗歌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契尼   歌剧   女性角色  
描述: 在普契尼的歌剧中,表现各种各样的女性角色,她们都充满了爱的智慧和魅力却又因此最终全部走向死亡,也许真的只有以生命的终点为证明才能表现出唉的崇高与真挚。通过对普契尼创作的众多女性角色做对比,得出了一个结论:她们都透露着带有母亲特色的一种气质,无时无刻不表达着母亲无私的爱,体现了无私地奉献、为爱甘心付出所有、艺术家的特性等等。这样深刻地塑造了这些女性的形象,更加体现出了普契尼生动的笔法,刻画了因爱生存的女神形象。
劳伦斯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双重意志”
作者: 贾利军   陆洋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人性   冲突   双重意志  
描述: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坛上最具天赋的作家,也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作家。他在不到20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其中小说《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堪称经典之作。在这几部作品中,他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并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揭示了人生、人性、自然等主题。本文通过比较劳伦斯对女性人物的描写,探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模式即女性的双重意志对婚姻及个性的影响。
《西游记》中女性人物的文化性
作者: 王镇   焦优平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吴承恩   儒释道   《西游记》   女性  
描述: 在《西游记》中,虽然对女性人物泼墨不多,但在有限的字里行间中成功塑造了众多和小说同样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女性人物。她们虽然类型、性格、功能迥异,但她们都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处处以女性之美与儒释道融合为代表的中国人文传统深度契合,能有效地折射出她们所承载的文化因子,同时也为从文化角度对比研究中西方女性的文学形象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蝴蝶梦》中两个女性人物的对比
作者: 王巧贤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   吕贝卡  
描述: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贝卡的形象。吕贝卡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从未在书中出现,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而小说中还有一位由始至终都出现的女性人物,另一位德温特夫人——续弦夫人,她具备了吕贝卡所不具备特性,和吕贝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女人。本文对《蝴蝶梦》中的这两个女性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比,突出吕贝卡这一人物的重要性。
从女性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
作者: 段瑞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定阶级   女性视角   爱米丽   悲剧人生   南方传统   威廉·福克纳   多里斯   格里尔   女性主义   男权主义  
描述: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深刻地刻画出了一名充满着悲剧色彩的女性人物。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追寻致使其悲剧人生产生的根源,可以看出男权主义和特定阶级的控制与压迫则是其悲剧命运产生的主要因素。同时,本文也通过对女主人公的深入剖析和研究,对作品所展示的女性自我的建构与救赎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通过本文的浅析能够为广大研究威廉·福克纳作品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从激情燃烧岁月观《黄金时代》女性视野
作者: 赵万斌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写镜头   许鞍华   萧红   《黄金时代》   女性视野  
描述: 许鞍华导演的新作《黄金时代》的上映,可以说开创一个对人物传记拍摄的新时代。本文主要从女性人物的刻画,从打破传统的影视语言的语法规则——特写镜头的运用,来刻画和彰显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女性对命运的抗争。一个镜头的顺序改变,塑造和丰满了女性视野中,坚韧不拔的个性。帮助观众解读著名女作家萧红;也从影片外,解读导演和她的艺术魅力,从而震撼于导演在影片中,逆向剪接带来的无限遐想和张力。
解读《缅甸岁月》中的“厌症”情结
作者: 孙磊   王峰灵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厌女症   乔治.奥威尔   男性中心主义  
描述: 乔治·奥威尔在上个世纪的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本人以及他的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但他却患有严重的"厌症",这从他的首部小说《缅甸岁月》中一系列扭曲化
< 1 2 3 ... 56 57 58 ... 243 244 2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