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类会回到赤身裸体的年代吗?(续)——论人体美的起源及未来
作者: 陈醉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美   人类艺术体型   审美观念   起源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二最早的人类艺术体型——不同人种的体形——中国女性“无”乳房? 在很长一段文明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在主流文化中没有裸体艺术,有人认为我们的民族注重礼教、含蓄内向,不需要和不接受裸体艺术。其实不然,我国在汉唐时期是有裸体艺术的,只是在宋以后转入了“地下”。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没有原始裸体雕塑人物形象出土,致使有人怀疑,可能中国人从远古先民以来就没有裸体艺术。1983年秋,终于在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裸体女性红陶塑像《牛河梁女神》,有关的怀疑也就自然消除了。原始的、文
宝钗与黛玉:你喜欢哪一位作朋友——对小教大专生《红楼梦》阅读的调查
作者: 应丽琴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小教大专生   薛宝钗形象   课外阅读   林黛玉形象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宝钗与黛玉:你喜欢哪一位作朋友——对小教大专生《红楼梦》阅读的调查
失败的征服——评影片《夜》
作者: 魏学成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夜》   故事情节   影片评论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二十世纪初期,人们开始用影像叙述故事。到了六十年代初期,世界著名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开始用视听语言叙述人类感情的故事,尤其是“人类感情三部曲”中的《夜》,其对爱情和婚姻展现的细腻、深刻的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语言叙事所达到的水平。
Between Self-Indulgence and Self-Restraint-Tao Qian's "Quieting the Passions"
作者: 严志雄   来源: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欲   陶潜   文本互涉性   理想爱情   〈闲情赋〉   女性形象  
描述: 陶潜〈闲情赋〉塑造了一个空谷幽兰般的佳人形象,她迥异於汉代以降「闲情」与「神女」系列辞赋中的女性典型,本文主旨即在於探索此佳人之文学与美学意蕴。陶潜透过对男女爱慕、音乐相感及色身诱惑的书写与想像,牵引出这一女性角色与男性说话者若即若离的互动,并体现了後者对灵与慾的渴求-赋中佳人既是他希冀的知己,亦?色授魂与的丽人;这两个象徵系统交织缠结,构成了〈闲情赋〉丰富而复杂的文本。赋中佳人所体现的孤绝之美与她所抒发的生命无常之感,与陶潜惯有的抒情声音极?类似,而她的神仪举止雅丽、所演奏之乐音意境凄美哀婉,绝非其他作
Between Self-Indulgence and Self-Restraint—Tao Qian’S“Quieting the Passions”
作者: Lawrence   C   H   YIM   来源: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欲   理想愛情   文本互涉性   陶潛   女性形象   閑情賦  
描述: 陶潛〈閑情賦〉塑造了一個空谷幽蘭般的佳人形象,她迥異於漢代以降「閑情」與「神女」系列辭賦中的女性典型,本文主旨即在於探索此佳人之文學與美學意蘊。陶潛透過對男女愛慕、音樂相感及色身誘惑的書寫與想像,牽引出這一女性角色與男性說話者若即若離的互動,並體現了後者對靈與慾的渴求-賦中佳人既是他希冀的知己,亦為色授魂與的麗人;這兩個象徵系統交織纏結,構成了〈閑情賦〉豐富而複雜的文本。賦中佳人所體現的孤絕之美與她所抒發的生命無常之感,與陶潛慣有的才予情聲音極為類似,而她的神儀舉止雅麗、所演奏之樂音意境淒美哀婉,絕非其他
浅谈鲁迅小说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 李明军   毕静春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妇女解放   母性   奴性   反抗性  
描述: 鲁迅是“五四”时期较早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的作家。他的小说《呐喊》、《彷徨》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 ,体现了他对妇女解放问题的严肃思考。鲁迅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的冷静的审视态度。在小说里 ,他对于受尽侮辱、损害的女性给予深切的同情 ,但从不因同情而涂上理想的色彩 ,而是重在揭示中国女性“不争”的一面 ,直视她们自觉的奴性意识及种种病态行为、心理 ,极力倡扬中国女性应有清醒的反抗意识 ,渴望她们从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道理规范的重重束缚中挣脱出来 ,将天性中的“母性”与“妻性”完美结合 ,升华为一种善与美的力量 ,结束
中国古代文学“女强男弱”现象成因的原型批评阐释
作者: 田富军   杨学娟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置换变形   女性崇拜   中国古代文学   女强男弱   神话——原型批评  
描述: 在中国古代爱情类叙事文学中,有这样一类现象:女主人公的形象总比男主人公的形象丰满、突出、动人,而且这是普遍的,我们称之为“女强男弱”现象,这与中国古代社会男权中心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评价这一现象,就会看出这是由于中华民族在远古时代就有一种对神秘力量的化身——女性的崇拜,经过千万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随着文化的传承被继承了下来。当这种“女性崇拜”的集体无意识处于深深的压抑中时,它就会通过梦或艺术来体现,表现在文学中,就出现了许多比男子形象强的女性形象,当然,这要通过置
欧阳修笔下的宋代女性―对象、文类与书写期待
作者: 刘静贞   来源: 台大历史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阳修   书写期待   宋代女性  
描述: 歐陽脩在宋代士大夫新文化的型塑過程中極具影響力。本文即以他記述當時女性的各類文字資料為基本史料,探討其如何運用各類書寫方式記錄女性的行跡,及其如何在自身與當時社會價值理念影響下,營構出種種的女性意象。經由分析他所用的文類形式、書寫時所處的情境、被書寫者的身分/角色/地位,還有他與被書寫者間關係的親疏遠近,以辨識其在書寫間論斷女性舉止行徑的原則、所展現的理想女性形象,以及所透露的宋代女性生活實況,以期解明「作為資料提供者的歐陽脩」―「歐陽脩的書寫」―「歐陽脩書寫中呈現的女性」―「實存的宋代女性」這四者之間連
梅娘小说创作论
作者: 时翠萍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孤独意识   形成原因   梅娘  
描述: 在20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文坛上,梅娘作为一位著名的女作家,以其深蕴孤独的情绪塑造了一批蕴涵着孤独意识并向社会抗争的觉醒女性。这里以梅娘小说的创作文本为基础,分别从浅层的情感孤独和深层的思想孤独两个层面就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以展示40年代社会女性特有的深沉孤独苦闷和她们与家庭及社会产生的激烈冲突,并试图通过对梅娘的童年经历以及中外文化心理建构、沦陷区特殊社会氛围三方面的剖析揭示梅娘孤独意识形成的社会基因,进而透视其作为关注女性命运的进步作家对知识女性群体命运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独步女性社会心理前沿的思
西方浪漫主义对茅盾小说中时代女性的影响
作者: 宋卫琴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真实   理想   浪漫主义   茅盾   时代女性  
描述: 20世纪初西方浪漫主义传到中国,中国人从自己的现实问题着眼,对西方浪漫主义进行了有选择的接受。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领域内主要表现为个性主义的追求和情感主义的泛滥两方面。茅盾小说中的时代女性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时代女性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使人将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时代女性的独立追求及其命运与中国近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思考。浪漫主义进入中国,便加入了个人独立、女性解放和民族救亡的重奏中。孙舞阳和章秋柳是茅盾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浪漫主义在当时处境中的不同表现。
< 1 2 3 ... 55 56 57 ... 124 125 1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