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影响我国妇女生育之因素:性别平等之分析
作者: 吴姿莹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角色态度   性别平等论   实际生育数   生育   理想子女数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是否是因女性意識的抬頭,導致台灣生育率下降,還是誠如Peter McDonald(2000)所言,由於婦運動,導致社會允許女性在教育與就業上擁有等同於男性的機會,其稱之為個人取向制度
中韩都市家庭电视剧女性形象及气质辨析
作者: 严明   叶佳妮   来源: 都市文化研究(第12辑)——城市史与城市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气质   中韩比较   家庭电视剧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选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韩都市家庭剧中的女性角色为样本,通过剧情分析、原因探究、影响作用等角度对两国女性形象及气质的构成因素进行研究。具体从剧中女性日常生活空间、细节化"闲聊"、职业状况和女性的审美取向这四方面入手,分析父权制文化、现实性别差异、男性审美要求和女性的自审等等在不同程度上都与中韩女性气质的形成有关。随着现代文明与本国社会文化的调合,两国女性气质变化呈现出不同趋势。女性权益意识的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特征及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影响
作者: 胡凯逖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   欧美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判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大量相关的文学作品和书籍被国人翻译和研究。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理论及其方法论在中国的研究不够系统化而且缺乏深度。与成熟的西方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发展不同,国内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和实践很少深入分析女性历史、社会地位、权力、阶级和种族。本文通过研究大量的海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集中讨论并深入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理论的应用及其贡献。通过对欧美女性主义与黑人女性主义,中国女性主义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比较,发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特点并研究海峡
创伤理论视角下谭恩美《灶神之妻》中的女性人物解读
作者: 李玉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社会   创伤症状   男权压迫   女性人物  
描述: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继处女作《喜福会》大获成功后,第二部长篇小说《灶神之妻》也赢得了美国主流读者群的一致好评。小说讲述了以江微丽为代表的女性人物在战争期间及在美国经历的一系列创伤事件。本文从创伤理论角度分析小说中江微丽,胡兰等女性人物的创伤经历,挖掘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对封建思想以及非人性战争的批判。
新世纪海峡两岸女性小说进城母题的叙事策略
作者: 王萌   来源: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女性小说   进城母题   新世纪海峡两岸  
描述: 进城是新世纪海峡两岸女性小说的一个重要母题,在叙事策略方面有三个独到之处:一是温情叙事下苦难、欲望、文化三种书写内容的交织。二是同一故事中两个进城女性人物的对比设置。三是基于平视的女性内聚焦叙述模式,从而彰显女性作者对叙事技巧的不懈追求及对女性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度思考。
从女性哥特视角解读《喜福会》人物映映自我主体身份的哥特式建构
作者: 黄铁蓉   来源: 文化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哥特   自我主体身份建构   《喜福会》  
描述: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女性哥特小说有其独有的意识形态和审美特点。本文在女性哥特视域下解读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女性人物“映映”,揭示女性在父权制和种族主义的文化夹缝挤压下导致的压抑、隐忍、沉默、失语等消极情绪体验,进而了解映映这个典型的华裔女性从最初的压抑与隐忍到沉默失语的活人“幽灵”,至最终的“林间守候”这种哥特式的抗争,完成了她震撼人心的自我主体身份的构建。
“现代社会女性领导力”国际学术会议在延边大学举行
作者: 全圣爱   来源: 东疆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朝鲜半岛   女性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   领导力   国际学术会议  
描述: 2016年12月24日,由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女性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现代社会女性领导力”国际学术会议在我校举行,来自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的女教授代表团、东北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和延边大学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金花善主持。
鱼玄机诗作“爱与生命”主题中的女性意识探赜
作者: 张雪梅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爱与生命   鱼玄机诗作  
描述: 作为有着较高文学素养却命运多舛而短暂的唐代冠诗人,鱼玄机历来颇受争议。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加强;加之女权主义的逐渐兴起和妇女运动的持续深入,鱼玄机诗作中女性意识的价值渐渐被后人认同,甚至赞赏。从“爱与生命”主题表现的角度,可更深刻地认知鱼玄机诗作中的女性意识。
从家庭走向社会——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角色的转变
作者: 王惠君   来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变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妇女角色  
描述: 传统晋西北乡村女性承担着单一的家庭角色,主要负责照顾家庭成员以及操持家务。抗战爆发后,由于男性劳力的减少,共产党开始动员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广泛参加生产以支援抗战。在妇女运动开展过程中,妇女在两性分工中的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她们在婚姻自由、接受教育、生产劳动以及政治参政等方面的权利开始提升,这种转变在妇女英雄群体上表现尤为明显,传统社会性别关系进入新的阶段。
论江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清代女性弹词小说
作者: 徐晓芳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熏陶   江南地域文化   浪漫情怀   清代女性弹词小说   日常生活  
描述: 清代女性弹词小说和江南地域文化之间有着割不断的牵绊.江南崇文重教的文化氛围导致了明清两代女性文学的繁荣发展.江南城市的市民阶层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和热衷则是清代女性弹词小说发展的推手.清代女性弹词作家用如幻的彩笔画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女性群像,明显带有江南地域文化特色.
< 1 2 3 ... 55 56 57 ... 146 147 1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