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4 条
-
论葛水平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
作者:
白银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葛水平
乡村世界
女性书写
小说
底层社会
-
描述:
葛水平是新世纪以来小说创作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位作家,早期从事散文、诗歌写作,自2004年发表小说处女作《甩鞭》之后,以创作数量的“井喷”态势转向小说领域,且形成了日臻成熟的艺术水平。其创作植根于故乡山西省沁水一带太行山地区的乡村社会,表现出严肃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被视为继赵树理等“山药蛋派”作家、1980年代李锐等“文学晋军”之后引领“三晋文学”的实力型新秀小说家。葛水平专注于表现农村底层生活和民间社会的精神与文化,善于以女性特有的悲悯和宽厚向人性和生命深处探寻开掘,她笔下大量鲜活的女性形象尤为引人注目
-
论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疯女人”
-
作者:
陈颖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疯女人”
自我意识
原型
艾丽丝·门罗
再创造
-
描述: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作为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大师,著作颇丰,其作品独具风格,屡次获得文学奖项。在她的小说中,女性形象不胜枚举,其中“疯女人”形象更是别具一格,论文聚焦这一形象集中展开研究。门罗在小说中塑造的“疯女人”形象鲜明,与之前作家笔下的同类形象有较大差异,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类型,颇具研究价值。她们并非生而疯癫,事实上是被塑造于流言;她们不仅能够言说,还能以语言为策略机智行事;她们不甘受困,在转换身份的同时走出困境。她们通过言论以及观察,在故事的发展中激发并进一步提升了自我意识
-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大陆小妞电影
-
作者:
柳炎汐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者
受众
小妞电影
女性主义
-
描述:
近几年来,银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妞电影,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电影创作者及学者的注意。小妞电影,又称小鸡电影,源于英文单词“Chick flick”,指那些剧情比较轻松浪漫,以女性视角讲述,女性角色为核心,男性退居配角的爱情电影,故事年轻时尚,都市感十足。小妞电影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好莱坞,代表作有1993年上映的《西雅图夜未眠》、2006年上映的《穿普拉达的女魔头》、2008年上映的《欲望都市》等。2009年海归导演金依萌执导的《非常完美》将这一概念带入中国。《非常完美》之后,除了2010年由徐静蕾执导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女性职业群体兴起的原因
-
作者:
徐继承
薛丽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教育
工业化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女性在工业化的作用下逐渐地走出家门,大量的女性参加到各行各业的社会工作中,女性职业群体出现。这一现象是当时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工业化是女性职业群体出现的必要条件;其次,教育改革是女性职业群体壮大的客观推动力;同时,妇女运动是女性职业群体不断壮大的内在推动力;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女性职业群体兴起的契机。
-
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读解与展望——序《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初探》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学研究
文学比较
社会性别视角
中国女性文学
中短篇小说集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主体意识
当代少数民族
女性生存
当代女性文学
-
描述:
一《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初探》,是一本以研究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作品为己任的学术著作。她是六位新疆民汉研究者和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互信互助、彼此欣赏砥砺、牵手合作、一路同行十年的结晶。她凝聚了诸多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和民汉研究者、专家学者、支持者丝丝褛褛的心血与期盼。本著作以社会性别视角与民族视角双重契入,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进行初步的、宏观与微观并重的意义解读和审美评价。
-
韩国战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
作者:
倪丹丹
来源:
中国市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后小说
自甘堕落
积极向上
女性人物
-
描述:
韩国战后小说在韩国的文坛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文章对韩国战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浅析。第一部分讲述韩国小说的总体情况,韩国小说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韩国小说,其中韩国战后小说在韩国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部分是从韩国战后小说的概念、派别等来对韩国战后小说进行简单的说明。第三部分是分析战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因为韩国战后小说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反映了韩国六二五战争时和战争后的一段真实的历史情况,也真实的描写了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艰苦的生活状态,然而女性人物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这部分把女性人物分成了正面女性人物形象
-
电视剧《伪装者》之女性人物艺术分析
-
作者:
王同媛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伪装者
艺术分析
女性人物
冲突设置
-
描述:
电视剧研究的重要角度,剧中程锦云、明镜、于曼丽、汪曼春四位女性人物立场鲜明,性格各异,将女性人物的自主精神和生命价值充分展现出来,文章从人物性格和冲突设置的角度对于剧中女性人物进行艺术分析。
-
论方方小说中女性挑战男权话语的三种范式
-
作者:
王庆全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挑战
自戕
-
描述:
在方方的小说作品中,女性人物在遭受男权话语束缚与禁锢的话语语境之下,往往勇敢地对男性话语霸权进行反抗和挑战。在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反抗男权话语的过程中,这种女性对男权话语的挑战性反拨也形成了三种言行范式。方方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分别以言语、身体甚至是身家性命作为"武器"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掌握话语主权的男权话语发起挑战。然而,在这些女性角色对男权话语的进行挑战的同时,其又往往陷入了身心的自我困囿之中。
-
《康素爱萝》与《红楼梦》女主人公比较
-
作者:
彭娟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康素爱萝
林黛玉
女性
-
描述:
乔治·桑是法国19世纪上半期别具一格的女作家。其代表作之一《康素爱萝》占据其作品的特殊地位,同名女主角康素爱萝是自由和女性个性解放的代言人,开拓了法国女性解放小说的新视野。而一个世纪前的中国,曹雪芹尽其一生心血所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笔下以林黛玉为代表的女性人物已具有最初的反封建社会意识。在比较文学的范畴,这两部作品从未被纳入研究范围,其实它们在构思,人物设置,表达思想等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
生命历程的转折点:新疆支边妇女被组织安排的婚恋
-
作者:
石彤
王颖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疆支边妇女
妇女口述历史
生命历程
组织安排
婚恋方式
-
描述:
新疆支边妇女于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政治动员下进疆支边。依据生命历程理论,进疆支边和被组织安排的婚恋是支边妇女生命历程中重要的生命事件和生命转折点。研究表明:组织安排婚恋方式真实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支边妇女的生命历程产生很大影响。支边妇女个体生命历程在社会历史、结构变迁中的嵌入性,被组织安排的婚恋的生命事件与其他生命事件的关联性,以及不同支边妇女与不同性别生命轨迹的差异性则是生命历程转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