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635 条
-
《红楼梦》对茅盾小说创作的影响
-
作者:
刘锋杰
来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大家族
《蚀》
薛宝钗
女性观
《红楼梦》
茅盾小说
霜叶红
女强男弱
女性形象
林黛玉
-
描述:
《红楼梦》对茅盾小说创作的影响刘锋杰《红楼梦》作为影响茅盾的重要古典名著,原因大略有这样二点:其一,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至《红楼梦》,不仅大量描写了女性的形象,而且代表了最富于同情心的妇女观,林黛玉的出现,高奏了一曲中国传统女性追求爱情自由的悲壮的颂歌。...
-
高跟鞋:有害的魅力
-
作者:
谭晓红
来源:
健康生活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跟鞋
公共场所
魅力
重新研究
女权运动
风行世界
女性形象
美国爱达荷州
科学研究成果
大众性
-
描述:
高跟鞋历来被人们视为时髦的象征,然而今天越来越多讲究穿着的女性对它嗤之以鼻。一度风行世界的高跟鞋,曾受到如此多的女人青睐而走俏市场,尽管穿上它是那样的蹒跚不便。而今,它正在受到冷落,曾经名嘈一时专门生产妇女高跟鞋的世界级大公司和设计家们不得不重新研究他们产品的大众性,
-
把焦点对准“落实”——加纳世妇会后续行动
-
作者:
段国辉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焦点对准
世界妇女运动
优先领域
加纳共和国
妇女参政
妇女与发展
总统夫人
世妇会
后续行动
妇女组织
-
描述:
把焦点对准“落实”──加纳世妇会后续行动段国辉今年4月26日至5月3日,应加纳共和国罗林斯总统夫人的邀请,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率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了加纳。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世妇会后续行动进行了交流。加纳政府和妇女组织对妇女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为实施...
-
试论正确认识和处理妇联工作中的三个关系
-
作者:
黄春燕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妇女素质
中心任务
正确认识和处理
党的领导
独立自主
妇联工作
妇女干部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
描述:
试论正确认识和处理妇联工作中的三个关系广西平果县妇联黄春燕妇女解放事业是人类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联组织争取妇女进一步解放的活动,是在同社会的多方联系中进行的。它上靠共产党的领导,下靠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横向靠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妇联作为“桥...
-
灵山镇里的妇代会
-
作者:
李展荣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用技术
妇女学
林果致富
妇代会
高效农业
村党支部
西瓜
技术管理
韭菜
蔬菜生产
-
描述:
灵山镇里的妇代会李展荣说起即墨市灵山镇的村妇代会,村民们个个挑起大拇指,称赞不已。妇代会在镇妇联提出的“兴农业妇女组织打先锋,奔小康广大妇女双带头”活动中带领妇女在发展高效农业中大显身手。前小于庄村位于灵山西部,这里不仅地多土好,而且水利资源丰富,是...
-
关于《一个人的战争》及其争论
-
作者:
艾晓明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色小说
王小波
《金瓶梅》
女性意识
弱势群体
女性文学
战争
男性中心
大江健三郎
《中华读书报》
-
描述:
关于《一个人的战争》及其争论艾晓明如果你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你让不让她看这本书?问题是这样提出来的:《中华读书报》1995年12月20日发表了一篇署名“丁来先”的文章,题为《女性文学及其他》。作者在文中说,前些日子,他在北大听了一次名为《九十年代女性...
-
“雌性文学”漫议
-
作者:
毛志成
来源:
人民文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首先旗帜鲜明,我这里使用的“雌性文学”一词,是毫不含糊的贬义词。雌性文学不是指女作家搞的文学,女性化了的男作家写出的东西,往往更“雌性”。雌性文学也不是指专写或侧重于写女性的文学,用单一的“雌性视角”“雌性笔墨”写出了成群成堆的男人,往往更接近“雌性文学”
-
斯妤访谈录
-
作者:
斯妤
李霞
来源:
牡丹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状态
作家
中国文学
女性散文
艺术散文
读者
作品
女性文学
男人
小说
-
描述:
李霞:印象中你主要写散文,最近好像见得少了。斯妤:这两年我其实散文写得很少,都在写小说。散文是十几年前开始写,到前年就停啦。现在主要写小说,偶尔写点随笔,是给报纸的。不过,这几年女性散文很热,读者也挺多。从读者给我的来信看,女性读者对女性散文比较喜欢,象余
-
试论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
作者:
刘晓南
来源: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性形象
共性特征
意义
原因
-
描述: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以描写女性形象著称的女作家。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选择她笔下几类最富代表性的男性形象,将其放在一定历史与文化时空进行分析。探讨他们寡于情、陋于质的共性特征。分析他们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揭示作者塑造男性形象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意义。女性唯有在经济上、精神上独立。才有可能得到男性的尊重,才能摆脱被奴役的悲剧命运。
-
初识戴锦华
-
作者:
徐坤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作家
女批评家
女性主义者
女士优先
女学者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尼古丁
评论家
-
描述:
,也舒泰极了,整个儿就是一副男权社会所认定的那种“小女人”和“乖女人”形象,谁也没法把她从一群安闲坐着的女作家女学者们堆里分捡出来,也不好猜想她有什么意外的风采。
<
1
2
3
...
54
55
56
...
62
63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