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广告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作者: 刘莉   来源: 商业文化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体身份   合谋   身体   贤妻良母  
描述: 本文立足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文化研究。广告对女性资源的利用,实际是一场商业社会和男权思想的“合谋”,是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广告打着发扬女性美的旗号,实则是利用审美的手段,将女性的身体“零件”化,严重忽视了女性的主观感受,而将女性设定为被看的客体。虽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已从传统妇女转变成现代都市女性,但广告中女性的角色依旧是贤妻良母,女性的空间依然是在家庭和低智能含量的工作中。作者认为,我们应该警觉广告文化中以改头换面形式出现的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对以广告为代表的大众
刍议巴金小说中的女性崇拜意识
作者: 赵彩琴   来源: 教学与管理(太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静淑   人性美   艺术典型   “三从四德”   《木兰诗》   思想禁锢   第四病室   女性解放   杨木华   瑞珏  
描述: 在“五四”时期,巴金尊重妇女的意识在其作品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现代文学史上,以擅长塑造女性形象而著称的作家大有人在,而巴金则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个。他把自己真挚、纯真的情感倾注于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中,把圣洁的美德和深厚的爱都赋予她们,这是他心灵深处女性崇拜意识的反映。一、女性崇拜意识的表现如何看待女性,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正如马克思说:“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女性一直被反动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道绳索捆绑着,被“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禁锢着。然而,女性
《作女》的女性自省意识——从陶桃谈起
作者: 胡光璐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女》   女性自省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从卓尔及陶桃的形象出发,结合当代现实生活,论述了《作女》中所体现出的女性自省意识。论文认为,小说主要是通过女性形象来体现女性自省意识的:通过分析陶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对钱、男子、孩子的依赖)及狭隘性,对女性自身弱点进行反思。通过卓尔,呼唤女性像卓尔那样叛逆、奋进、自立自强,培养健全人格,争取美好人生。
透视影视剧中“野蛮”女性的特点——兼谈《我的野蛮女友》和《河东狮吼》
作者: 凌菁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东狮吼》   影视剧   “野蛮“女性   《我的野蛮女友》   现代女性  
描述: 2002年,影视界炒得最热的词语之一恐怕非“野蛮”莫属,这一切发端于那部红得发紫的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它用一种大胆、夸张的手法,打破了传统影片的叙事方式,塑造了一个野蛮、泼辣的新女性形象,继而在影视界掀起了一股“野蛮”风潮,推出了一系列类似风格的影片,如《我的老婆是大佬》、被冠以“中国古代版的野蛮女友”《河东狮吼》等。
悲哀的叹美——庐隐小说审美品格探源
作者: 胡亭亭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哀   伤感   审美观念   文学潮流  
描述: 庐隐因婚恋题材在五四作家中卓然独立 ,她通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追求 ,以及追求中的迷惘、困惑和悲哀。她的作品深深地打着悲哀的烙印 ,这既是她自身的悲哀和痛苦的外泄 ,也是时代的症候及文学潮流的影响。同时 ,她的悲哀主义还与她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她是一个“悲哀的叹美者”。
浅析《我的安东妮亚》的叙述风格
作者: 孙晓青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双重主线   叙述视角   叙述  
描述: 薇拉·凯瑟在创作上经常进行大胆尝试而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叙述魅力。《我的安东妮亚》是凯瑟的代表作之一,其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由于其独特的表达风格而得到加强。凯瑟在这部小说中利用视角作为塑造人物的手段,发展双重主线,利用对比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安东妮亚自强不息的拓荒者女性形象,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论张艺谋电影作品的文学观
作者: 杨少伟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艺谋   摒弃原创   电影作品   以我为本   文学观  
描述: 电影导演的文学观是电影导演对电影剧本的选择方式、选择手段,处理方式、处理手段,以及从电影剧本到电影作品制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风格追求。张艺谋电影作品文学观的核心内容是“摒弃原创,以‘我’为本”。文学作品是他电影创作的源;在他人的作品中安顿自己思想的魂;凸显个性,强化女性形象,喜好北方环境。
异性作家笔下的家庭女教师形象比较
作者: 张丽   来源: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性别差异   家庭女教师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与萨克雷分别塑造了家庭女教师形象 :简·爱与利蓓加。这两个人物形象同中有异 :她们所处的时代 ,社会出身 ,人生道路大致相同 ,但在褒贬色彩和形象内涵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差异性则主要是由于创造形象的作家萨克雷与夏洛蒂·勃郎特性别不同造成的。作家性别的不同会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
沈从文笔下的都市女性
作者: 李晓云   来源: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创作心理   都市女性  
描述: 沈从文从一个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变 ,实际上就是心理上由自卑到超越的过程 ,这一过程影响到其都市女性小说的写作态度 ;从戏谑嘲讽到冷静批判 ,更进一步影响到他对都市女性形象的塑造。基于这种心理走向 ,将其作品中的都市女性按其对待爱情、婚姻态度划分三类 :虚伪的背叛与偷情 ,无望的空虚与守候 ,神圣的崇拜与追求
越过封建礼教的藩篱,跨上自由幸福的骏马——《墙头马上》的浪漫主义精神诌议
作者: 孙立恒   来源: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千斤   叛逆   浪漫主义精神  
描述: 《墙头马上》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白朴的著名爱情喜剧。它以活泼欢快的笔调塑造了李千金这一个性鲜明的年轻女性形象 ,她率真泼辣、敢做敢为 ;她追求爱情幸福 ,敢于私奔。其一言一行无不折射了对封建礼教的勇敢反抗、对个性自由和生命欲望满足的热情渴望 ,以及对独立人格和女性尊严毫不妥协的捍卫 ,从而彰显了清新的浪漫主义精神
< 1 2 3 ... 53 54 55 ... 124 125 1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