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与 隐 士——《冯媪冢铭》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陈宇清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冯媪冢铭》   朱彝尊   隐居   守贞  
描述: 《冯媪冢铭》是朱彝尊写作的墓志铭中较特殊的一篇。朱彝尊在其中描绘了一个一生不字守贞,然而严格意义上既非贞女亦非孝女的女性形象。这一形象在“家国同构”的背景下与“隐士”形象相联系,背后暗藏着作者于明清鼎革后特定时期不仕隐居的理想。
《荆棘鸟》中的女性命运特征探析
作者: 吴睿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命运特征   女性  
描述: 《荆棘鸟》一书描写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她们形象各异,个性非常鲜明,但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轨道,她们在自我救赎与解放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本文对她们命运发展特征进行了剖析,供参考。
《荆棘鸟》中的女性命运特征探析
作者: 吴睿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命运特征   女性  
描述: 《荆棘鸟》一书描写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她们形象各异,个性非常鲜明,但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轨道,她们在自我救赎与解放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本文对她们命运发展特征进行了剖析,供参考。
《荆棘鸟》中的女性命运特征探析
作者: 吴睿   来源: 文学教育(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命运特征   女性  
描述: 《荆棘鸟》一书描写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她们形象各异,个性非常鲜明,但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轨道,她们在自我救赎与解放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本文对她们命运发展特征进行了剖析,供参考。
清代满蒙联姻中的女性研究
作者: 方芳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量   清朝   满蒙联姻   特点   女性  
描述: 的联姻中,有数百位性为之奉献一生。满清的公主、格格们离开宫廷步入草原;马背上的蒙古女子离开草原,踏入清廷。她们肩负着维系清朝统治阶层与蒙古王公之间的联系与稳固边疆的重任。然而,联姻所带来的政治稳定和边疆和平是满蒙两族的女性用年轻的生命换来的。长时间不间断的联姻更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伦理辈分的混乱。
福拉哥纳尔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陈慧菁   来源: 台北艺术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享乐主义   福拉哥纳尔   女性形象   洛可可  
描述: 一般藝術史通常以極小的篇幅,並且將對於「洛可可風格」所存有之封閉而單一向度之思想模式―「精巧」、「愉悅」、「墮落」、「虛飾」、「情色」、「膚淺」―套用於福拉哥納爾的繪畫作品之中,偶有語帶貶抑之觀點。本研究旨在透過對於福拉哥納爾繪畫中女性形象之重新審視,試圖思考:為何福拉哥納爾那些在當時受到學院與藝評家們批判的男女情愛主題畫作,在藝術史發展過程的篩選之下卻獨具其魅力?而他又是如何在法國大革命與新古典主義浪潮來臨之際,以其享樂主義的藝術表現去與時代思潮進行對話? 全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形塑十八世紀法國女性形
张抗抗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詹孟蓉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抗抗   新时期   女性意识  
描述: 最主要的研究目的。 筆者初步劃分,以70─80年代是她的創作初期,從1975年的長篇處作《分界線》,成為張抗抗
唐人小说中之妓女故事研究
作者: 沈沂颍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人小说   妓女  
描述: 的原因。 第三章至第六章則針對數篇以唐妓為中心的傳奇小說,搭配其他相關作品加以分析,主要是以細讀文本的方式,加上
重构女性历史:A.S.拜厄特小说《占有》之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孟育凤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占有》   女性历史   女性主义  
描述: 摘 要A.S.拜厄特是当今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集文学批评家小说家于一身,在国际文坛亦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当代最有魄力的最有智慧的小说家之一.《占有》是她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发表之初即一举夺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并且十多年来仍一如既往的吸引着评论家以及读者大众的目光。《今日美国》杂志称其为“年度最眩目的小说”,而《出版社周刊》更盛赞其为“一部非凡的绝对令人满意的作品,一部近乎完美的小说”。这是一部多层次叙述,表现人类多重主题以及思想的小说,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她的女性主义思想。作为一名现代女权主
明清女性的社会性别解读:从缠足至才女写作
作者: 刘雪梅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写作   明清   缠足   女性  
描述: 社会性别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中国学术视野, Gender因语境的不同被译为“性别”、“社会性别”、“性”、“性属”和“性/别”等多种字面形式。今天,社会性别理论的逐渐深入到相关的研究领域,作为跨文学、历史、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逐渐深入到古代女性文学研究的一些领域,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有学者将社会性别理论运用于与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进行有益的尝试。这对于打破孤立的、僵化的研究局面,着眼于社会、人文、历史、文学等多个层面的研究,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还原
< 1 2 3 ... 51 52 53 ... 146 147 1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