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64 条
-
浅析知识女性的文化身份
-
作者:
宁淑梅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认同
《围城》
文化身份
群体认同
-
描述:
文章从文化身份的定义和特点出发,解读小说《围城》里几位女性人物的文化身份。研究发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妇女虽然有了较辛亥革命前更鲜明的文化身份,但是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男性及社会的压力和阻挠。
-
《台湾女性文学史》在厦门首发
-
作者:
舒坦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21世纪
台湾文学研究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史
厦门
女性文学研究
文学史叙述
-
描述:
文学史叙述,在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中尚属首例,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与女性文学史的空白。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国大陆女性文学史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台湾女性文学史至今仍鲜有人涉足,这既意味着台湾
-
亚太妇女携手迈进2015年——亚太地区非政府妇女组织“北京+20”论坛综述
-
作者:
和建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北京行动纲领
主流化
太平洋地区
政策框架
媒介素养
国际社会
妇女组织
论坛综述
青年论坛
-
描述:
2015年的到来,国际社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一系列"北京+20"活动,以此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0周年。正是在上述国际背景下,2014年11月14-16日,亚太地区非政府组织"北京+20"论坛在泰国首
-
汤亭亭的《女勇士》对中国文化的改写
-
作者:
钟翼
来源:
科教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写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
汤亭亭
《女勇士》
-
描述:
《女勇士》是著名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所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这部作品一经出世便风靡美国,深受美国民众的欢迎,并且荣获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女勇士》是以中国传统
-
探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
-
作者:
樊思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奴”
独立人格
男权意识
反权威
-
描述: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作家,张爱玲聚焦于女性的命运,在小说里塑造了一系列在时代悲剧与性格悲剧中游走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中,有三种类型很值得我们重视。第一类女性听凭天命,选择向悲剧妥协;第二类女性试图挣脱传统束缚,凌驾于权威之上;第三类女性有着独特的思想与追求,在时代与命运的调侃中追寻自己的价值。这三类形象都有各自的内涵与象征,但都是饱满的"艺术真实",是张爱玲心路历程与情感体验的不同侧面的折射。
-
从作家视角看女性意识的体现
-
作者:
乐泽川
来源: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主题往往显得鲜明而耐人寻味。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杨沫经历了由旧中国到新中国这样一个时代巨变,在她的观念和经历中,对中国女性由家族社会的弱势地位、摆脱男性附属品逐渐走向个性独立的过程,体验得非常深刻,而她的这种深刻体验赋予了《青春之歌》中新时期女性形象林道静极大的魅力。了解了林道静,我不禁想起了鲁迅《伤逝》中的子君,他们作为中国动荡时期觉悟的新女性,为了摆脱家庭的羁绊、束缚毅然做出了无畏的选择,然而在这之后,却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命运之路,尤其在爱情之路上,一个寻到了幸福的归宿,一个
-
论张之亮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胡雪梦
来源:
当代青年(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张之亮
女性
-
描述:
香港电影的繁荣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类型电影的成熟,而类型电影又素来以男性形象为本位立场,女性形象常是缺席或出于边缘位置的。比如吴字森的影片。她们多以“他者”的形象出现,成为被男性拯救的弱者,或是成为男性教化的对象。正如传统好莱坞电影对人物关系的设置一样(主体、对立体和输出体),通常意义上,女性都是扮演着辅助或阻扰男性的角色。而在张之亮的电影中,这样的人物图谱被打破,他的电影多女性为题材,尤其是边缘化的女性群体。同时在叙事的过程中打破男性视角的霸权。从女性主体出发,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成长历程。不得不说,这构成
-
小说《时时刻刻》中“雌雄同体”的女性人物
-
作者:
李冰
崔琳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时刻刻》
“雌雄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迈克尔·坎宁安
-
描述:
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在小说《时时刻刻》中将生活在不同时空的三位女性用英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伍尔夫的小说《达罗卫夫人》完美的串联在了一起。三位女主人公性格中的"雌雄同体"特征,在小说的人物塑造中很好地
-
浅析西方女权主义法学
-
作者:
杨小嘉
来源:
大东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论渊源
主要流派
女权主义
法学
-
描述:
女权主义法学是从批判法学研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法学思潮,其与种族批判法学一起构成了批判法学新的发展阶段,即所谓的“后批判法学”。女权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方社会长期以来的妇女运动是密不可分的。女权主义自其产生就对法学、法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吸收了女权主义各主流学派的理论精髓,并受到批判法律研究运动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一直到后现代思潮中的解构主义的兴起,女权主义法学终于孕育于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中。
-
向警予妇女宣传的群众观及其对基层宣传工作的启示
-
作者:
李学阳
来源:
湘潮(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活动家
妇女问题
思想工作
基层宣传
妇女解放运动
劳动妇女
女权主义
溆浦
中国新闻年鉴
向警予
-
描述:
报刊活动家”[1]。她始终坚持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工作宗旨,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投身于妇女运动宣传的伟大实践。今年是向警予同志诞辰120周年,弘扬向警予精神,学习向警予开展妇女宣传工作的群众观,对于开展基层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