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5 条
-
成长的思想——《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著新编》前言
-
作者:
谢玉娥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思想者
女性学术群体
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
-
描述:
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借鉴、吸收了多种先进性别文化理论的女性思想者是当代中国女性中一个独特的群体,她们中已经出现了多元、开放、动态、发展的理论批评格局."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不纯粹是个"学术概念界定"的问题,它的"涵义"要更宽阔、更深远.
-
汉代知识女性产生的背景及其文学创作
-
作者:
沈立东
王晓雯
沈倩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代
文学史
贡献
知识女性
-
描述:
两汉时期造就了一大批学养兼备、才智卓异的知识女性,为女性文学创作队伍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妇女文学创作的繁荣景象。主要表现在诗歌、赋和散文三个方面。
-
性别文本与政治文本:女性文学的双重书写: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研究系列之(4)
-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政治文本
女性文学
性别文本
-
描述:
女性文学所蕴涵的政治文本与性别文本,分别倾向于政治意识与人本意识,这是文学的基本属性,因为文学的美学价值虽然重要,但文学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显而易见。因此,女性文学的双重书写是必然的现象。同时,女性文学的发展有赖于创作主体和批评主体对双重书写的认识,只有在这一理性认识之上,才能促进女性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
女性书写:性别文本与政治文本: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研究
-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美学价值
20世纪
中国
政治文本
女性文学
性别文本
-
描述:
本文从文学属性中指出女性文学所蕴涵的政治文本与性别文本,分别倾向于政治意识与人本意识,这是文学的基本属性,因为文学的美学价值虽然重要,但文学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显而易见。因此推导女性文学的双重书写是必然的现象,同时指出女性文学的发展有赖于创作主体和批评主体对双重书写的认识,只有在这一理性认识之上,才能促进女性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
萧红小说的女体符号与乡土叙述--《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性别论述
-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兰河传>
<生死场>
乡土
女体
-
描述:
萧红的小说文本表现了两性关系/性别意识与民族国家文化历史的双重主题.在民族国家文学之外,女性文本的多元特质在她的文本书写中进一步得到延续,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遗产开拓出富有符号性意义的女体空间和女性
-
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的发展
-
作者:
孙桂芝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双性同体
后现代主义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个批评流派,是以性别为标记的,普遍的性别意识和女性意识是其根本特征。这和她发展的前身——政治女权主义是不无关系的,如果说女权主义更多的关注的是女性在政治、历史中的社会地位的话,那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则更多的是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试图恢复女性的主体地位。本文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经由初期的单纯对男性经典文本中女性形象的性别阅读而发展到力图摆脱对男性权威话语的运用而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的过程进行了述评。 本文的最后重心着眼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后现代环境下的进一步发展
-
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
-
作者:
马连君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驱
女性意识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双性同体视野”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不仅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而且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先驱。她独特的女性意识贯穿于整个文学作品中,《一间自己的房间》、《三个基尼》、《奥兰多》等作品以犀利的笔锋表达了她对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地位的强烈不满,充分体现了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先进的女权思想,因此,她被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尊称为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成为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奠基人。本文旨在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第一章 首先介绍了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时代
-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演进与流变
-
作者:
何满仓
来源: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性别特征
演进
流变
女性文学
-
描述:
以冰心为代表的“五四”一代女作家不仅以自己的创作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也以她们性别特征明显的作品开辟了一个中国女性文学的新时代。在她们之后,现代女性文学经过丁玲而获得较大发展,几乎和丁玲同时期的萧红、白薇等女作家在女性文学的演进中也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张爱玲、苏青的创作,进一步提高了女性文学的艺术品味。但在这些作家之后,女性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性别特征,女性文学的天地越来越狭窄,女性人格渐渐牺牲在男权文化的主流统治之中。
-
明代女性意识与女性题材文学:以《雌木兰》、《女状元》、《牡丹亭》为中心
-
作者:
黄秀军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状元》
《牡丹亭》
女性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
个性解放
女性文学
《雌木兰》
-
描述:
本文分为两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绪论,本部分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指出明代中后期,个性解放思潮涌起,对于女性的认识在文人当中有了新的变化,徐渭、汤显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家及选定这两位作家和这三部作品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意义。 第二部分是本论部分,本
-
一部没有女人的小说——浅谈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女性角色缺失
-
作者:
潘向阳
来源: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老人与海》
海明威
-
描述:
评论界对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一直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本文中,笔者将试着从海明威所在的时代、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以及战争等对他所造成的影响来解读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女性角色缺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