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46 条
-
离愁作雾疑沉水,晓病如烟尽著山:王采薇《长离阁集》解析
-
作者:
焦桂美
来源:
青年思想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诗
清代
孙星衍
江苏省
女诗人
中国女性文学
发展史
袁枚
丈夫
相思
-
描述:
感情甚笃,生有二女,先后夭折。王采薇产后致疾,竟以二十四岁的青春年华猝然而逝。在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尤其是在清代女诗人中,王采薇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虽一闪即逝,却留下了瞬间的辉煌。她短暂的一生作诗二百多首,收入《长离阁集》的
-
青春做伴好还乡:读《快乐老家》
-
作者:
陈宝光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人
中国电影
人与人的关系
白桦
商品社会
影片
爱情片
人物画廊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
描述:
这部影片同它的名字一样,多少有点儿怪。说到底,这是一部青春片,讲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故事。爱情故事是两人世界,从头到尾让大家看的就是两个人的事。因此让两人迅速出场并相识乃是常规。这部影片却不然。影片开始12分钟之后,春歌才第一次露面,而且那么不经...
-
《徽商》:面对历史叙事
-
作者:
王达敏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商》
徽商
闪回
叙事
客观化叙述
现时叙述
-
描述:
本文指出:《徽商》是第一部正面描写徽商的长篇小说,它通过对清末徽商潘浩璋一家三代人创立家业的兴衰史的描写,表现了徽商坚强的生存意志和强健的人格力量,以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徽文化精神。在此前提下,论文深入论述了《徽商》的题旨、潘浩璋形象和三个出色的女性形象、叙事艺术的三个特点。
-
变形与解脱:《搜神记》母亲变异现象的审美透视
-
作者:
马珏__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
中国
搜神记
文学研究
小说
-
描述:
变形是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塑造形象的常用手法。通过对原始形象的改变,达到掩盖真相、迷惑异性等目的,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变形手法的选用自然更是首当其冲。但是,《搜神记》中有一类女性形象颇不符合这一传统,她们是由人到异类的变换,...
-
直面人生 不卑不屈──浅论《氓》中的弃妇形象
-
作者:
杨广宇
来源: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性格
《诗经·氓》弃妇形象
-
描述:
《诗经·氓》是一首较早的弃妇诗,此诗将弃妇置于生活之中,在故事情节的发展里,在与氓的对比、冲突中,揭示其性格发展的必然性,并以塑造具有强烈反抗性格的女性形象为手段,猛烈地抨击和批判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夫权制度,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
开弓没有回头箭
-
作者:
江继兰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新世界
电影
观众
运动员
神采
速度
演员
女性形象
电视剧
-
描述:
青年演员陶虹,带着一身的朝气向我们走来。陶虹走来,让观众感到了青春的力量,青春的魅力,青春的美好,青春的神采。陶虹以运动员的速度(她本人曾是运动员)在艺坛奋进,短短几年内,她塑造了许多青年女性形象。从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于北蓓、《黑眼睛》中的丁力华、《美丽新世界》中的黄金芳、电视剧《香港的故事》
-
性别歧视:《胎记》中性别的文化定见
-
作者:
张丽萍
来源: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胎记
性别歧视
语言使用
安娜
文化现象
女性形象
受歧视
对话
阿里
语言学家
-
描述: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映照并固化了各种文化现象,包括性别歧视。许多语言学家,如Lakoff(1980),Zimmerman(1973),Hiatt(1980)等,都从不同侧面对语言与性别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以详实的材料佐证了语言使用中女性受歧视这一文化现
-
变形与解脱——《搜神记》母亲变异现象的审美透视
-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思维图式
男权文化
审美
《搜神记》
变异现象
母亲角色
志怪小说
女性人类学
母亲化
-
描述:
变形是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塑造形象的常用手法。通过对原始形象的改变,达到掩盖真相、迷惑异性等目的,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变形手法的选用自然更是首当其冲。但是,《搜神记》中有一类女性形象颇不符合这一传统,她们是由人到异类的变换,...
-
直面人生 不卑不屈──浅论《氓》中的弃妇形象
-
作者:
杨广宇
来源: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性格
《诗经·氓》弃妇形象
-
描述:
《诗经·氓》是一首较早的弃妇诗,此诗将弃妇置于生活之中,在故事情节的发展里,在与氓的对比、冲突中,揭示其性格发展的必然性,并以塑造具有强烈反抗性格的女性形象为手段,猛烈地抨击和批判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夫权制度,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
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化精神:“佳人”形象之研究
-
作者:
金生奎
来源:
淮南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世文化精神
才子佳人小说
佳人
-
描述:
本文以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佳人”形象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具体操作方式上 ,将其置于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演变历史中 ,加以纵向地比较与观照 ,从而分析“佳人”形象上所蕴含的近代式的文化精神 ,并进一步追寻这种文化精神在文学上的意味
<
1
2
3
...
50
51
52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