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49 条
-
当代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女性发展
-
作者:
李海霞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女
人类的发展
农家女
女性的发展
-
描述:
近年来,有关女性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不断受到政府、媒体、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关注,他们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应地解决了女性的一些现实困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的影响,女性又将面临新的现实困境,女性在工作、家庭、教育等方面依然受到很大的约束和限制,依然体现出两性的不平等,其原因是什么?根源在哪里?本论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深究问题之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全力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政策,女性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地位明显提高。从政治方面来说,女性参政愈见呈上升趋势
-
女性语言特点之分析
-
作者:
张晓宁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文化和女性语言的成因
女性语言特点
女性语言的陈规定势
委婉策略的运用
男性强势
人类语言学
-
描述:
本篇论文主要致力于从总体上分析女性语言的特点。全文的分析将集中在女性语言的陈规定势、男性强势和女性委婉策略的运用三个方面。同时,还将从人类语言学及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对女性语言特点的成因加以分析和论述。对此,本文不仅承袭了以往女性语言的研究成果,重申了社会与文化对女性语言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女性语言特点的生理基础及根源。除此以外,女性语言的特点在本文的分析成果将在文中女性语言个案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和诠释。在该个案研究中,不仅对30位中国女性研究生以采访的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采访中的两篇节录作了语篇分析。总
-
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的成立与主要活动(1915-1945)
-
作者:
张楠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和平运动
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
-
描述:
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世界妇女反战和平运动的核心组织。本文阐释了妇女运动及妇女和平运动、20世纪初期其他国际妇女组织与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的关系;介绍了联盟成立的背景,梳理了联盟组建过程;概述了1915年至1945年间联盟的主要活动;简要概括了联盟的组织特点、产生的影响和局限性。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从第一次妇女运动浪潮、女性社会活动家群体、简·亚当斯和平主义思想及国际妇女组织四个角度详细阐述联盟成立的历史背景。第二章按照联盟成立脉络,通过重点介绍海牙会议与苏黎世会议的具体
-
随园女弟子词研究
-
作者:
陈军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题材内容
随园女弟子词
女性文学
艺术特色
-
描述:
本文以随园女弟子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活动及词作进行比较详细和全面的分析、研究,力求完整地展现出这一女性文学群体的总体成就。本文既从总体出发,整体观照随园女弟子词的创作情况及艺术特色,同时,又在随园女弟子中选取六家较为优秀的代表性词人,对其人其词作专章专节的论述,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形式展现出随园女弟子词的文学成就。本文分为四章,第一、二章为综论部分,第一章随园女弟子概论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随园女弟子的人员构成,这一部分是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其次是随园女弟子的文学意识,主要从积极地拜师学艺,文学创作并
-
新移民女性小说身体写作研究
-
作者:
李姗姗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身体写作
跨文化
比较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海外的新移民女性作家写作可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出离本土经验的快速出走,她们体验着生理和社会差异的同时,更感受着多重文化的复杂体验。当代文学研究热点之文化身份、族裔与性别的纠缠,都在她们跨文化写作的“身体写作”中得到了更为独特的阐释。本文意欲突破空间对中国女性文学整体的限制,发掘出全球化语境中女性“身体写作”具有流动性的现实存在,以此考察“移位者”的文化立场与文学的交互影响,希望能对中国女性“身体写作”版图起到些许填补空白之用。论文分三部分展开,第一章整体评述海外华人文学身体意象的写作脉络,同时,分析新移民女
-
碰撞与超越
-
作者:
齐军华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语境
女性诗歌
-
描述:
新时期的中国女性诗歌在中西方女性文学的交融碰撞中前行着。本文在考察这期间女性诗歌的特点时,结合具体的历史社会语境,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首先,在本土语境下,从历史文化对女性的型塑——“五四”以后的女性解放——新时期主体话语这样一个发展脉络,揭示“女性不是天生的,是被后天塑造的”(伍尔夫语)这一过程。中国封建女性观,使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成为空洞的能指: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使女性获得了与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但是女性被社会强塑,在失去“人”的同时失去了女性。新时期主体的高扬,使
-
你好,萨冈的零度情感:从《肩后》看萨冈式的女性新生代
-
作者:
魏超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萨冈
女性新生代
零度情感
-
描述:
弗朗索瓦兹·萨冈(1935-2004)是法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极具个性的作家之一。萨冈的出现,在法国社会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她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她也是推动文学进步、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更是引领青年一代,尤其是引领女性一代走上了追求自由、表达自我的道路,为女性文学的发展以及女性思想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论文题为“你好,萨冈的零度情感——从《肩后》看萨冈式的女性新生代”。《肩后——萨冈最后的告白》是萨冈在人生暮年对生命的回味,书中坦露了她最真实的情感——“竭力追求自由,看重自我的人生体
-
欲望的双重表达与变奏
-
作者:
王春霞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
张扬
压抑
变奏
-
描述:
步入文坛20余年,作家赵玫以自己的勤奋和才情盖起了“一片美丽的村庄”(冯骥才语)。这村庄,不拘一格,却又独树一帜。赵玫偏爱女性题材,对女性深层意识、生命本质的表现情有独钟。欲望是她思索两性关系的一个基点,关于欲望的思考贯穿在她各个时期、各类题材的作品中。从中,我们能够梳理出欲望的压抑与忍耐,欲望的释放与张扬两种明显不同的女性欲望表达,也能够体会到因这两种欲望表达的变奏而呈现出的矛盾、复杂的文本特点。本文便是从欲望的角度切入赵玫女性题材作品,期望从更深处了解这片“美丽的村庄”之于女性文学的意义。全文共分为三
-
沈宜修的“德才色”与叶绍袁的女性“三不朽”
-
作者:
聂祖玉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三不朽
晚明
沈宜修
新型才女
-
描述:
晚明新型才女的出现,以及新才女观的流行,对于明清女性文化的繁荣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这种新型才女及才女观主要体现在江南的才女文化中,吴江叶氏家族女性文化便是其中的典型。本文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于叶氏家族女性文学团体的主角沈宜修及其男性支持者叶绍袁的考察,进而作出个案研究,分别对沈宜修的新才女实践及叶绍袁的新才女观念进行梳理,并简要分析作为新型才女沈宜修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以期对沈宜修这位新型才女典范做更全面、更清晰的了解。文章序论从晚明商业、文化思想、及女教等方面阐述了新型才女出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