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昌吉学院学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51 条
-
台湾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张华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分析了台湾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几位女作家的作品 ,并指出台湾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 ,作家对女性意识的认识经历了由外向内的转型 ,渐至全面、成熟、理性。
-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规律之探寻——《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论纲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嬗变
女性文学
现代
-
描述:
本文是女性文学研究专著《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一书的论纲。本研究致力于中国女性意识的现代嬗变轨迹及中国女性文学宏观发展规律的探寻。
-
一个人的战争:女性主义书写与批评的隐忧
-
作者:
张中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越界
雌雄同体
主体建构
身体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书写和女性批评是一个热门话题,但经过长期的发展,时至今日它却也走进了死胡同。作为对男性中心主义或男权的反叛,女性批评曾经甚嚣尘上,但最终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我们需要改变偏见和傲慢,也需要重新审视,更需要反省自察。惟其如此,方可促使女性文学走入新的空间和未来。
-
自治区本科精品课程负责人
-
作者:
暂无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精品课程
《常微分方程》
负责人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本科
《数学分析》课程
-
描述:
马雪雅,回族,1954年出生,教授,昌吉学院数学系教师,讲授课程《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主持的《数学分析》课程被评为2007年自治区本科精品课程;多次主持参与自治区级、院级学术研究课题;在《数学杂志》、《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新疆大学学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昌吉州人民政府优秀教师。安玲,回族,1954年出生,教授,昌吉学院物理系教师,讲授《大学物理》、《原子物理》、《近代物理》等课程;主持的《大学物理》课
-
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批评30年
-
作者:
张华
任一鸣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
改革开放
女性主义
发展
-
描述: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是为女性文学批评正名以及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性创作互为动力,初显蓬勃发展态势的阶段;90年代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学科开始确立独立学术地位的阶段;2000年以来,女性主义批评打破文学的限制,呈现文化化、多样化的走向。
-
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叙事策略之比较——以哈丽黛《轨道》和哈依霞《魂在人间》为例
-
作者:
张华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叙事特征
叙事视角
民族性
-
描述:
在新疆民族女作家中,维吾尔族女作家哈丽旦.依斯热依勒和哈萨克族女作家哈依霞.塔巴热克具有自觉的叙事艺术探索意识,她们推出的中篇小说《轨道》和《魂在人间》,为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提供了可供叙事学研究的文本。本文从叙事视角、叙事特征、民族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等方面比较这两个文本的叙事策略。
-
对维吾尔族农村女性命运的深刻展示:论当代维吾尔族女作家热孜万古丽·玉素甫的女性主义小说
-
作者:
晁正蓉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女性
热孜万古丽·玉素甫
维吾尔族
小说
-
描述:
维吾尔族女性文学的后起之秀热孜万古丽·玉素甫的小说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极具女性主义文学的特质,从上述两方面论述该作家的女性主义文学文本。
-
女性自审的不谋而合——四十年代女性文学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丁玲
女性自审
四十年代女性文学
女性
-
描述:
四十年代女性文学鲜明的特点是转向对女性本体的审视。这审视产生于女性文学的低潮期。女性文学的深层思考、女性意识新的转折——女性内审意识的觉醒 ,正是在女性文学的低潮时期酝酿成熟的 ,表现为两个分支 ,其一是丁玲对女性及女性赖以生存的社会深层意识的揭示 ;其二是张爱玲对女性传统意识中深层痼疾的展露 ,但两者属不同社会政治背景不同程度的女性自审意识的殊途同归
-
改写“花瓶”的历史——对欧阳子《花瓶》的一种解读
-
作者:
潘亚茹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阳子
花瓶
解读
-
描述:
欧阳子是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文坛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花瓶》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欧阳子笔下的"花瓶"已具有超越供人玩赏而趋于自强自立的象征新意。本文从权力的争夺、男权的解构、两性和谐的呼唤等方面重新解读《花瓶》,力图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挖掘作品新的内涵,这对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创作也许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女性,不该做心狱中的囚待--由《金锁记》和《玫瑰门》说开去
-
作者:
张华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张爱玲
女性意识
《金锁记》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张爱玲的《金锁记》和铁凝的《玫瑰门》在勘探人性丑与消解神话方面堪称女性文学的范本。本文试图通过对她们的解读,带给当今女性文学中的“个人化”写作和“另类”写作一些启示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