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南方文坛】搜索到相关结果 59 条
-
慢下来,阅读吧
-
作者:
刘铁群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文学批评
沈从文
阅读
批评家
文字
女性文学
触角
优秀文学作品
小说
-
描述:
福柯曾说:"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或者一种思想带来生命。"批评家的重要职责就是给作品带来生命。那么,作品的生命在哪里?它就在作品中,在一行行具体可感的文字中。优秀的批评家应该具有一双无形的柔软灵敏的触角,这双触角能够带着对文学的热爱在作品的文脉和肌质中触摸、游走,去寻觅作
-
倾听伍尔夫:文学奥秘的感性思考
-
作者:
秦晋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托尔斯泰
英国小说
俄国小说
思考
小说家
弗吉尼亚·伍尔夫
文学意识
作品
世纪初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她以前卫的写作方法,独特的批评方式,以及引领女性文学的突出表现,不仅在西方文坛享誉盛名,被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女作家,而且也深受中国读者的青睐,尤其许多年轻作家视其为偶像,以阅读和谈论伍尔夫为时尚。伍尔夫的魅力不仅在于她开启"意识流小说"的先河,也不完全因为她那篇带有震撼性的女性主义"宣言"
-
宏观建构与文本细读
-
作者:
刘思谦
沈红芳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本细读
女性文学史
内在关联
宏观
文学思潮
中国当代
简史
女性作家群
-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蓬勃发展。一方面体现为女性作家群星灿烂,佳作迭出,并与新时期以来此起彼伏的文学思潮形成一张密密实实纵横交错的网,这必然为当代女性文学史脉络的多角度梳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女性这一性别要素与文学创作的内在关联必然是女性文学修史者需要深度考察研究的理论课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给中国女性文学带来了毁誉参半的深远影响,更是加大了这一领域系统修史的难度。
-
记忆、感知与碎片诗学——林白小说创作论
-
作者:
王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人的战争》
小说创作论
女性主义立场
“女性文学”
记忆
林白
20世纪90年代
诗学
-
描述:
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林白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著称。以女陛主义文学审美标准为参照考察林白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林白的前期作品在客观上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的某些层面的特征。尤其是《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等作品,如果把它们放在整个当代中国文学史中来考察,在女性经验揭示的彻底性上确实有些惊世骇俗。
-
文学批评:对话与潜对话——林舟的文学空间及话语姿态
-
作者:
施战军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化批评
访谈录
作家
文学空间
“晚生代”
批评家
对话与潜对话
女性文学
朱苏进
-
描述:
文学批评:对话与潜对话——林舟的文学空间及话语姿态
-
问题意识批评立场和九十年代女性写作: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评述
-
作者:
荒林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问题意识
女性文学批评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批评立场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学术研讨会
-
描述:
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暨福建省文联、《台湾文学选刊》等联合发起召开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1月22日至24日在厦门举行。这是继1995年北京首届、1996年南京二届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又一次学术氛围浓厚、争鸣相当激烈的研讨会。来自大陆各地及香港、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的女性文学研究者共60人出席研讨。女作家舒婷、胡辛、王英琦、张冀雪、陈志红等应邀赴会。本次会议议题为“女性文学本体特征研究”,侧重对当代女性文学及其批评
-
文坛评述
-
作者:
贺绍俊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理论问题
生存问题
“文革”文学
文学事业
地下文学
“文革文学”
女性书写
当代文学史
女性文学
-
描述: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但如果生存都成了问题,显然就无法再来谈理论。也许有了这么一个最直接的因果关系,面临生存威胁的文学报刊最近纷纷辟出版面像讨论理论问题一样很严肃也很现实地讨论起文学报刊的生存问题。
-
当代女性写作的精神空间
-
作者:
万燕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空间
杜拉斯
“过去”
《长恨歌》
女作家
《玻璃虫》
王安忆
叙事结构
女性文学
当代女性写作
-
描述:
当代女性写作的精神空间
-
“林白作品研讨会”纪要
-
作者:
荒林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人化写作
林白
综述
作品研讨会
小说
-
描述:
季红真:我不是专门研究女性文学的,而且没有看完林白的全部小说,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林白的《子弹穿过苹果》和《回廊之椅》,采取的是用女性的直觉所表达的一种观物方式。我个人不赞成用女性写作“私人话语”来概括女性文学,就文学的本质而言,包括宏大叙事的所有作品都是一种私人话语,宏大叙事中精彩的部分都带有私人性、个人性感悟成分,如托尔斯
-
“没有屋顶的房问读解戴锦华”——读解戴锦华
-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出版社
为文
妇女文学
历史
读解
译介
余华
北京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当代文化、文学研究界,戴锦华一直是一个难于界说的研究者。难于界说首先在于她的研究领域。在80年代,她主要是一个电影研究者,从事电影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电影批评工作。她为文学批评界瞩目,则是1989年发表于《北京文学》的一篇精彩的文学评论文章:《裂谷的另一侧畔——初读余华》,以及她与孟悦合著的女性文学研究论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娴熟的西方理论背景,融汇了理论洞见、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艺术感受的文本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