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06 条
-
电视文化对女性的解读
-
作者:
姚鹭鹭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广告
电视新闻
电视文化
电视剧
女性
-
描述:
本文基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背景,试图探讨由最具影响的媒体——电视建构出的电视文化对女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电视文化中的新闻、电视剧和广告是以怎样的角度和方法去传播女性形象、女性的声音和观点的,即电视文化对女性的解读。
-
浅析《喧哗与骚动》中的母女关系
-
作者:
王峰灵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分析
男权社会
妇道观
母女关系
-
描述: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重要作品之一.作者塑造了两位重要的女性人物,康普生夫人和她的女儿凯蒂·康普生.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母女关系来诠释作者对当时妇女地位和生活状况的认识,揭示福克纳对当时南方妇女的心理倾向.
-
试论翻译中的女性主义
-
作者:
刘菲菲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作品
翻译
性别差异
-
描述:
本文探讨了女性文学翻译的起源,女性与翻译的不解之缘,男性与女性译者在翻译中差异的主要几个体现方面,指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译者,都需遵循忠实原则,即使是在翻译女权主义作家作品的时候。
-
女性的自觉
-
作者:
罗鹏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伸子》
女性意识
宫本百合子
女性主义批评
-
描述:
宫本百合子(1899年—1951年)是日本著名的女作家,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1916年,发表以贫困的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贫穷的人们》,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1918年,宫本百合子随父亲远涉美国。在那里与古代东洋语研究家荒木茂相识并自由恋爱,最后结婚。然而,回国5年后,宫本百合子选择了离婚。之后,她以这段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了长篇自传性小说《伸子》。发表当时,该作品被当成一部私小说,评论受到一定的局限。战后,该作品又重新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且被视为妇女解放文学的杰作。不言而喻,《伸子》是一部具有
-
追忆失落的女神
-
作者:
孝红波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A.S.拜厄特
占有
女性神话主义
女神复兴
-
描述:
A.S.拜厄特是当今英国最杰出女作家之一,她集文学批评家,小说家于一身,在国际文坛亦享有极高的声誉。《占有》是她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990年并一举夺得当年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它讲述的是现代两位学者在合力追寻维多利亚两位诗人之间一段隐秘爱情的过程中,逐渐相知并最终相爱的爱情故事。在小说中,大量神话传奇和童话故事被巧妙地穿插其中,展现给读者一个生动,奇妙的远古神话世界。同时,拜厄特创造性地运用了女性神话主义批评理论,用丰富的原始神话意象在多重历史情景中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和当代社会的人文景观和社会风
-
女性文化刍议
-
作者:
郝薇薇
李轶群
王耀敏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男性人体
女权运动
父权文化
宗教
女性文化
男人
旧石器时代
女性文学
女性生殖崇拜
-
描述:
似乎牢不可破的基石。女人,掘开历史的坟墓,撕裂宗教神权那块可怜兮兮的遮羞布,在文学艺术的层层历史尘埃中定义女性文化。1女性文化的演化过程1.1母系氏族女性文化。谈女性文化不得不谈到母系氏族这个特定的历史
-
女性 人性 命运
-
作者:
张晓燕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形象评析
悲剧命运
女性
-
描述:
毕飞宇被认为是当代男作家中最关注女性命运的人,他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他以男性眼光观照曲折隐秘的女性情怀,用冷静细腻的笔调描绘女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与忍耐伤害;他以“性恶”的目光审视女性在生存或诱惑面前暴露出的虚荣、妒忌、贪婪、邪恶、自私、偏执的本相,描述她们的选择与突围、挣扎与反抗的顽强不屈的生存能力;他以冷峻的书写把女性内心最深处的疼痛呈现给人看,塑造了众多在中国恶劣人文环境下为生存而奔波、为欲望所诱惑却又无力回天的女性形象,显示了他对女性生存现状和价值取向的特殊关注和深入理解。
-
流动的女性,流动的城乡
-
作者:
刘丽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动
城市
女性
农村
-
描述:
“打工妹”是上世纪90年代随着打工潮的来临而逐渐流行的一个词汇,如果追溯至清末民初,这一角色是由走进官府宅第的娘姨、丫鬟,到城市的工厂里上工的女工们,以及走入市民家庭的女佣等流动女性所扮演。女性、农村、城市、工作,这四个基本点在“打工妹”身上交汇。在她们的身体与心灵上铭刻了女性从乡村到城市的诸多想象和独特的经验。文学作品中农村流动女性形象便是本文研究的起点。
以“流动的女性,流动的城乡”作为解读《阿毛姑娘》(丁玲,1928年),《秧歌》(张爱玲,1954年),《哦,香雪》(铁凝,1982年),《奔跑的火
-
巾帼英雄妇女先锋:长征中的女红军
-
作者:
江小惠
来源:
军事史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征
女红军
英雄
中央苏区
巾帼
妇女运动
党的领导
妇女干部
-
描述:
在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中,红军各部队共有几千名女战士行进在战斗列中.她们中有的原在中央和部队机关工作,有的是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的领导骨干,有的是为向新区转移的储备的妇女干部.
-
阿拉伯妇女笔谈
-
作者:
巴萨姆·伊利亚斯
阿米拉·哈瓦斯克
艾依曼·绍基
牛子牧
哈赛宁
来源:
回族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王国
阿拉伯世界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运动
回族文学
伊斯兰教
阿拉伯人
黎巴嫩
埃及
年轻女性
-
描述:
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主流话语的遮蔽,阿拉伯世界的女性形象总是给人们留下守旧、传统的刻板印象,而且人们也很少有机会听到来自阿拉伯女性世界发出的声音。为此,我们组织了以下三篇译作呈现给读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读者对阿拉伯世界的女性有一些更真实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