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2 条
-
《水浒传》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张彩云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浒传
艺术成就
道德标准
女性形象
-
描述:
《水浒传》在描写起义英雄由行侠仗义的自发斗争走向有组织的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既塑造了无数勇猛豪爽的梁山好汉,也刻画了许多有思想、有性格的女性形象。《水浒传》的女性形象的描写拟对《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的分析,领会作者施耐庵在《水浒传》中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达到的艺术上的成就,并体会作者女性观的比较进步的一面和其局限性,以达到较好的审美效果。 本文共分二章,第一章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水浒传》的女性形象,第二章分析作者在《水浒传》中所体现的女性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引言简述了《水浒传
-
论张辛欣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芳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早期小说
女性形象
研究
-
描述:
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中,有两点值得我们分析的地方:一是,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对带有男性特征倾向的“雄性化”这一类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如《我在哪儿错过了你》中的一位普通的青年女售票员,《在同一
-
报纸娱乐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周少四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娱乐新闻
女性形象
报纸
-
描述:
在女性主义思潮向社会学科领域全面渗透的背景下,产生了一门新的跨学科研究——“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或称“女性与传播研究”。它用女性主义视角来审视人们习以为常的传播现象,清算大众传播中习焉不察的性别歧视。
本论文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理论视野出发,旨在对报纸娱乐新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一次严肃的、批判的、实证的研究,从而揭示报纸娱乐新闻乃至大众传媒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如果有,它们体现了哪些不正确的性别观念;大众传媒应当如何实现性别平等。
本论文采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以及从宏观到微
-
魏晋南北朝女性题材诗赋研究
-
作者:
蔡建满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题材诗赋
魏晋南北朝
文学史意义
艺术特色
-
描述:
女性题材历来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大题材。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十分动荡而人民命运极其悲惨的时期,但又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文学创作高度繁荣的时期。感受着时代的脉搏,敏感的作家写下了许多女性题材诗赋。 本文联系时代背景特别是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试图对魏晋南北朝女性题材诗赋做一次比较系统的分析、探讨,从整体上把握这类题材文学的艺术特色、艺术价值和它们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本文共分为三章,首先从整体上论述魏晋南北朝女性题材诗赋的发展轨迹,其次探讨魏晋南北朝女性题材诗赋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色,最后论述魏晋南北朝女性题材诗赋
-
男性的镜城与女性的异化
-
作者:
李湘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建构
女性电影话语
女性异化
主流电影
-
描述:
作为一种制度性存在,男权制早已成为历史。但男权制的意识形态以及与男权制相伴相生的社会适应机制,却依旧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现实存在。本文主要以90年代主流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解析这种滋长于男权文化之上的电影本文是如何通过对女性主体性的占有、女性个人话语的改写与挪用来为充满着矛盾与困境的现代社会服役。在这类电影中,女性实际上是在一种更为隐蔽地出现的男权语言的劝诱与鞭打之下,更深地跌入一种被动无力的异化处境之中。本人认为,建构一种尊重女性,符合女性主体利益,并有助于两性平等对话的电影语言,将是消除男权电影语
-
论茅盾小说创作的时代女性母题
-
作者:
徐小凤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题
茅盾小说
时代女性
-
描述:
时代女性形象是茅盾小说创作的母题。茅盾通过《蚀》、《虹》、《子夜》、《腐蚀》等小说的创作,真实地再现了时代女性经历五四退潮与大革命失败的双重刺激后,在三四十年代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的多种人生演变轨迹,这一形象的贯穿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妇女观。从《蚀》到《子夜》再到《腐蚀》,茅盾笔下的时代女性也由“新人”发展到“颓人”以至“罪人”,这中间有着无形的桥梁。茅盾通过形象的演变类别告诉读者:只有把自身的解放和人民大众的解放联系在一起,克服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才有可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妇女的解放。时代女性这一母题的形成并非偶
-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传记文学
-
作者:
郭玉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盖斯凯尔
茨威格
性别
女性认同
性别话语
-
描述:
19世纪至20世纪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出现和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深入发展到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时候,性别研究作为它的一个重要分支也由此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论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两个书写女性的传记文本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男女两性在创作风格、性别意识等方面的差异,这两部传记分别是斯蒂芬·茨威格的《断头艳后》和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夏洛蒂·勃朗特传》。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认识角度出发向读者展示了两位不同性别的作家在传记中所呈现的文学面貌,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探讨茨威格和盖斯凯尔夫人
-
寻找身份:薇拉·凯瑟《我的安东尼娅》中的女性成长
-
作者:
唐思思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成长小说
薇拉·凯瑟
女性成长
《我的安东妮娅》
-
描述:
薇拉·凯瑟是美国二十世纪上半叶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她作品中所刻画的拓荒女性在美国文学史留下难以磨灭的艺术形象。其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我的安东尼娅》是她最为关注的也是读者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凯瑟在《我的安东尼娅》中塑造了几位坚持反抗父权社会中男性权威和寻找自我身份的女性人物。这些女性人物在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中,从天真走向成熟,走出困惑并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地。这本小说实际上谱写了一曲女性成长之歌。自其出版以来,评论者从历史,种族,女性主义,叙述技巧,写作方式和生态批评等角度来诠释这本小说。迄今为止,很少有学者
-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女权思想:论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女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作者:
邱亚文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
恩格斯
女权思想
-
描述:
当今西方女权主义流派众多、思想理论各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广大女性的心声,但因其唯心主义倾向和非科学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正确认识和解决妇女问题。因此,探讨科学的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运用正确的妇女理论来认识和解决我国的妇女问题非常重要。诚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任何新学说的创立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不是“空穴来风”、“无本之木”,而是凝结着前人思想精华、拥有丰富的思想渊源。本文从考证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渊源开始,梳理了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丰富的妇女思想和
-
茨威格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
作者:
卜懿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情感
茨威格
女性形象
-
描述: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以创造中短篇小说闻名于世,生前曾是拥有读者最多、最为人喜爱的德语作家。他以其独特的视角、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批茨威格式的女性形象,为世界女性画廊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文尝试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以及心理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成果对茨威格塑造的女性形象加以研究。本文第一章主要从被遮蔽的女性、被压抑的少女、爱慕虚荣的女性和父权道德下的女性四个方面来分析茨威格笔下非自主性的女性形象。第二章则通过勇敢追求真爱
<
1
2
3
4
5
6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