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76 条
-
新世纪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张梦欧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蒙古族题材电影
艺术价值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蒙古族题材电影在表现本民族文化、刻画民族性格、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做出了有益的艺术探索。本文以新世纪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此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本文从蒙古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的分类研究入手,对中国女性的性格特征、意识、心理、情感等因素进行论析,并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观照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女性意识的表现,展现蒙古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及艺术价值。本文第一部
-
民族文化交融的奇葩:论元杂剧中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赛安娜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特质
元杂剧
女性形象
民族文化交融
-
描述:
元杂剧中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一直吸引着学术界的研究目光,大家都注意到元杂剧女性形象出现了许多新特质,并且多方探讨了出现这些新特质的原因。本文着重从民族文化交融的角度分析元杂剧女性形象出现新特质的原因及影响。笔者认为空前的多民族人口大迁徙造成了蒙元时期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有利条件;元杂剧女性形象新特质与民族融合具有密切关系;元杂剧女性形象丰富了中国文学人物形象宝库并深刻地影响了后代文学的女性形象塑造。由此可见,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
-
挣脱两性枷锁,回归和谐大同:《他们眼望上苍》的妇女主义解读
-
作者:
闫丽颖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压迫
妇女主义
左拉·尼尔·赫斯顿
种族歧视
和谐关系
-
描述:
左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小说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描写了在种族歧视和性别压迫下的黑人妇女所受到的不仅是白人男性的压迫也受黑人男性的欺凌,塑造了一位与传统的黑人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女主人公珍妮,为争取自己做人权利所付出的艰辛,是一部充分展示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抗议文学风靡的时代,这篇小说在黑人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婚姻在珍妮成长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她的婚姻状况的变化发映出她不断反抗压迫、追求自我、并最终
-
“十七年”蒙古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文化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七年”
女性形象
蒙古族小说
-
描述:
“十七年”时期蒙古语小说因其时代特征及其特有的小说内容与思想意蕴,无疑被赋予了特定的时代含义并承载了特殊的历史内容。作为“十七年”蒙古语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文学在其“女人”形象的塑造方面,虽然有效突显出作为“人”的整体风貌,却淡化了作为“女性”所特有的气质和个性。论文以“十七年”时期蒙古语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概括当时蒙古语小说女性形象的特点,并试图阐释其形成的原因,进而填补对“十七年”时期蒙古语小说女性形象系统研究的缺失。论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等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
-
从他者阐释到主体建构: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影响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作者:
李娜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阐释
主体建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学科建设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为英美学派与法国学派。英美学派注重社会批判,强调女性自身的文化传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英美派文学批评的研究分布为三点:1.从女性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文学史;2.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女性观
-
作者:
袁芳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女性观
人物
意象
-
描述:
熟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的人都会对她在文学创作领域里所显示出来的多才多艺表示惊叹。超乎寻常的机敏睿智,形式多样的创作风格,使她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加拿大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她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先锋派作家的特点,被公认为具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特征。在看似传统的婚姻、爱情、女性追求的主题背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带给读者的是有关加拿大民族、强权政治、性别战争等更深层次的思考。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以其不同凡响的叙事风格,直白幽默的语言,有时看似荒唐怪诞的故事情节而著称。阿特伍德从六
-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笔下现代知识女性的困境与救赎
-
作者:
郝敏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救赎
困境
现代知识女性
-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是当代英国文坛多产和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虽然国外对其作品有大量的评论,但目前国内对她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以德拉布尔的三部小说《夏日鸟笼》(1963)、《磨砺》(1965)、《金色的耶路撒冷》(1967)为研究对象,探索德拉布尔笔下现代知识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并试图寻找实现救赎的途径。与传统女性不同,现代知识女性是追求新生活,追求自由,努力实现自我的新一代女性代表。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历史以及个人原因,她们遭遇了家庭
-
父权制的强化—万克·李的剧本《阿比盖尔的派对》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单灵芝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迈克·李
激进女性主义
社会语言学
《阿比盖尔的派对》
-
描述:
男性作家例如迈克·李是否可能创作出女性主义作品从而挑战以男性为主导的父权制社会?迈克·李的剧本以及电影因为女性人物的塑造闻名遐迩。在他所写的第一部电视剧《阿比盖尔的派对》中,主演贝弗利操纵了剧情的始末,成为迈克·李最强悍的女性人物之一。如果我们能够阐明贝弗利这一角色从某种角度支持了父权制,就对迈克·李及其作品所谓维护女性的总体观点提出了质疑。而且,如果整个剧本并没有挑战父权制,那么这也是对迈克·李及其作品观点的挑战。本文对《阿比盖尔的派对》的研究是从激进女性主义关于父权制的理论和剧本话语的社会语言学两个方
-
一花独放犹见春——对易安词中女性形象的再认识
-
作者:
马艳珍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比
李清照
突破
词
女性形象
-
描述: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因为易安词中的女性形象就是词人自己,文章首先分析了李清照的性格特点。其次,从分析李清照的具体词作入手,展示她词中形象的多样化,并与传统文学中的“男子作闺音”进行比较;第三是通过将李清照与潘金莲和林黛玉两个形象比较,进一步论述李清照在女性形象塑造上的突破。
-
将瞬间变成永恒:通过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其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刘宇红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弗·伍尔夫
现代价值
意识流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英格兰的百合”——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才气非凡,有着卓然自立的优雅气质,是二十世纪初引起中国文坛广为关注的英国作家,她共发表九部长篇小说,三百多篇随笔以及大量的书评。她的两部小说《达洛卫夫人》(1925)和《走向灯塔去》(1927)之出色艺术表现,即娴熟运用了意识流技巧、象征主义手法以及诗化的散文文风,被誉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小说家,女权运动的先驱。 社会与家庭给伍尔夫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她拥有了对女性细致独到的洞见,对现实勤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