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林海音小说的女性悲剧和儿童视角
作者: 许慧   来源: 山东青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城南旧事   女性悲剧   儿童视角  
描述: 林海音,台湾女性作家的先驱,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晓云》,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等。她的作品大多表现女性命运的悲剧,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城南旧事》中作者通过林英子瞳眸体现出来的儿童视角又格外地引人注目。因此,本文试从女性悲剧和儿童视角这两个方面对林海音的小说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晚明畅销书:女性诗歌选本《名媛诗归》
作者: 王翼飞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媛诗归   晚明   钟惺   女性诗歌  
描述: 《名媛诗归》是明末出现的一部辑者名为钟惺的女性诗歌选本。认为钟惺为编者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名媛诗归》中的论诗评诗的确体现出了竟陵派的诗学观念。《名媛诗归》虽然显示出晚明男性对女性文学的重视,但仍是从男性视角出发所作的女性诗歌批评,仍未脱离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并且对女性德与才的评价存在明显的矛盾。
《傲慢与偏见》女性人物形象评析
作者: 王诗琳   来源: 荆楚学术2016年第六期(总第七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奥斯汀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描述: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引起了人们思想的巨大变化。在这样一个时期,作为女作家的简·奥斯汀,所写的以描写恋爱婚姻为主题的作品《傲慢与偏见》,极易引起女性主义批评者们的注意。本文将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评判其中体现的女性意识,找出奥斯汀这一作品的进步与局限。
家庭政治与女性的从属关系——论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伯明翰学派女性研究
作者: 于钧博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劳动力再生产   伯明翰学派   身份认同  
描述: 伯明翰学派将女性从属问题放置于政治经济学和阶级理论的框架中,是马克思主义与性别研究相结合的有益尝试。马克思理论将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相联系的观点并不能直接揭示女性从属地位与家务劳动的关系,研究者认为女性家务劳动虽然在商品价值理论中不创造剩余价值但是以隐形的方式弥补了男性工资的不足,肯定了女性家务劳动对社会的贡献。此外,研究结合英国语境,探讨了产业转型对女性群体身份认同的影响,同时经济危机引发的生存困境迫使女性走出家庭投身工作,劳动性质的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家庭政治格局。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大地三部曲》中的女性婚姻观
作者: 袁硕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地三部曲》   女性婚姻观   女性主义  
描述: 美国著名女作家珀尔·巴克(赛珍珠),生于美国长于中国,她的作品以反映中国现实而闻名于世。1938年赛珍珠凭借其"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和"传记方面的杰作"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作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赛珍珠是女性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她一直特别关注女性及其婚姻问题。在其文学作品中,赛珍珠不仅表达了对于在家庭生活中饱受歧视与压迫的中国女性的同情与怜悯,并且同时鼓励她们勇敢地站起来反抗父权制,争取个人应得的平等权利。在其代表作《大地三部曲》中,赛珍珠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王家三
《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身体 ——黑人奴隶制历史的铭刻
作者: 司书贤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黑人女性身体   《宠儿》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展现了黑人群体在奴隶制下所受的剥削压迫,尤其是奴隶主对黑人女性的非人性的待遇和身心摧残.作者通过刻画描写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人物身体,回忆起黑人同胞不愿被提起和无法言说对的痛苦的历史遭遇.
《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身体——黑人奴隶制历史的铭刻
作者: 司书贤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黑人女性身体   《宠儿》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展现了黑人群体在奴隶制下所受的剥削压迫,尤其是奴隶主对黑人女性的非人性的待遇和身心摧残。作者通过刻画描写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人物身体,回忆起黑人同胞不愿被提起和无法言说对的痛苦的历史遭遇。
书写社会转型期女性的精神史和命运史——“当代女性作家的现实关怀暨静心作品研讨会”在中华女子学院举办
作者: 贾春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史   现实关怀   学者聚集   中华女子学院   文学评论   当代女性   作品研讨会   女性文化  
描述: "业内专家云集,点燃思想火炬"。2016年5月28日上午,"当代女性作家的现实关怀暨静心作品研讨会"在中华女子学院举办。来自北京、河南和沈阳等高等院校、文学评论界与新闻出版界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从不同方面对静心作品的创作进行研讨和解读。这必将深化拓展对女性文学、女性文化、静心作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女性主义与艺术塑造
作者: 汪玥月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庄园》   简·奥斯汀   女性主义  
描述: 《曼斯菲尔德庄园》和传统的英国文学特征最大的不同,是其对新兴的女性主义形象的赞美,并对其进行了精心的艺术塑造,从而达到作者简·奥斯汀对当时英国现实社会的批判和表达自己心目中的女性理想的目的。这种塑造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者简·奥斯汀却从与父权的对抗,将才智和坚强的品质置于女性人物特征之中的角度,通过对主角范妮以及其他女性的女性主义形象的艺术塑造,将《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所包含的女性主义凸显在读者面前。
浅析元杂剧女性角色构建与时代影响
作者: 许瑞雪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杂剧   女性角色   影响  
描述: 元杂剧作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历程中最早出现的重大成果,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不断成长并得以兴盛,其塑造众多丰满而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代表了元杂剧作家们的精神高度,传递了元蒙统治之下女性价值和地位的变迁,为历史研究、文学发展乃至女性解放带来深远影响。本文从元杂剧崛起因素、女性角色塑造以及由此产生的时代影响为脉络,着力探究元杂剧本身与女性角色、女性角色与时代影响的逻辑关系。
< 1 2 3 ... 48 49 50 ... 148 149 1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