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925 条
-
对高校开设女性学素质课意义的认识
-
作者:
韦冬雪
来源: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质课
女性教育
高校
-
描述:
高等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是新世纪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呼唤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某方面来说 ,女大学生是属于特殊群体。关心她们 ,帮助她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以性别视角分析自己 ,调整自己 ,消除困惑 ,对自身适应社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个女人和一座博物馆的故事
-
作者:
胡香
天涯
来源:
新西部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文化博物馆
陕西师范大学
女性文化
女性文学
-
描述:
国内唯一一座综合性妇女文化博物馆在很多人的印象和经验中,博物馆一向都是在一座庄严肃穆的独立建筑或一组建筑群里面,人们去参观与主题相关的陈列物,从实物中去反观某一段特殊的历史,一般都需要买门票,也会有许多专职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和讲解.
-
关汉卿杂剧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冯晓琴
来源: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征
原因
女性形象
类型
-
描述:
关汉卿是元杂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家。他的杂剧创作中众多的女性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这些人物身上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观、关汉卿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境遇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
孙犁与赵树理小说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高虹
来源:
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照视点
孙犁
赵树理
女性形象
-
描述:
孙犁与赵树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迥然有别。前者散发着诗意之美 ,凝聚作家对人性美的崇敬 ;后者则显现着世俗之真 ,在凡俗生活中发掘人性悲剧。人物形象的不同与二位作家观照女性世界的不同视角有关。
-
论唐传奇女性形象塑造所体现的封建意识
-
作者:
李学辰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意识
形象塑造
唐传奇
女性
-
描述:
以唐传奇作品中一些著名的女性形象为例,在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中,指出她们所体现出的封建意识主要表现为对婚姻、仕途观念以及封建妇德观念的认识上,进而联系唐传奇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家构成,分析了唐传奇女性形象塑造带有浓厚的封建意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
《聊斋志异》中奇幻女性形象的文化心理浅析
-
作者:
吴素萍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男性中心文化
时代新思潮
理想婚恋观
个人生活经历
奇幻女性
-
描述:
梦幻般的情爱天地以及这天地中独具风采的奇幻女性是《聊斋志异》最大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其文化心理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传统文化的重压 ,生活的艰难 ,环境的刺激 ,时代思潮的变动在作者心灵中造成巨大的影响。在这些奇幻女性形象中 ,融注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及审美理想。
-
“四大奇书”女性精神世界的总体趋向
-
作者:
李灿朝
来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世界
嬗变趋向
女性形象
四大奇书
-
描述:
考察“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女性世界 ,可以看到她们从注重群体价值、自觉攀附传统道德伦理、压抑个体情欲到逐渐关注个体价值、背弃传统道德、放纵情欲的精神趋向 ,这从一个重要侧面显示出了那一时代女性的历史命运及时代演进的历史轨迹
-
大众媒介与女性社会性别观的确立
-
作者:
叶璐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大众媒介
刻板印象
社会性别观
-
描述:
该文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大众传媒与女性研究的现状,主要介绍了在社会学领域和传播学领域中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观点,并介绍了社会性别的概念.第二部分论述了大众媒介是女性社会性别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主要从理论的层面论证了其可行性.第三部分讨论了当前中
-
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
-
作者:
丁伊莎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同性恋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响而产生了不同步性;二是在接受和运用女性主义批评与理论的方
法时产生了差异。大陆女性主义批评家力图从本国现实出发,努力
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理论和方法,台湾的女性主义
-
顺从和反抗——赛珍珠笔下的女性人物
-
作者:
李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顺从
儒教
赛珍珠
-
描述:
赛珍珠是一位颇有争议的美国女作家。她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却对中国情有独钟;她的作品大多以中国题材为主,主题严肃,带有浓厚的说教色彩,却极为畅销,其中十五部被选入每月读书俱乐部的书单;她集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和豪威尔奖章于一身,却长期被西方学术界所忽视;她还是一位言行一致的慈善家和女权运动的倡导者,虽然她自己一直否认…… 她一生可谓多产,七十多部作品涉及到小说,戏剧,传记,散文,评论,诗歌等多个领域,其中四十部以中国为背景,她以她“洋生土长”的优势,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向西方人介绍真实的中国,被
<
1
2
3
...
47
48
49
...
91
92
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