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身份与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基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省卷本)中的巧媳妇故事与仙妻故事的比较研究
作者: 王均霞   来源: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叙事线索   身份   巧女故事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当前学界对巧女故事的研究大都在父权制的框架下强调巧女故事中透露出来的反抗意识,认为故事歌颂了女性的聪明才智与独立自主,是对传统社会压迫妇女的一种颠覆。但通过对《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省卷本)中的巧媳妇故事和仙妻故事的比较研究,分析故事讲述人的性别、身份及其叙事线索,可以发现,巧女故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本质上并未超出传统父权制对于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框定,相反,它恰恰是传统父权制对女德的规范在民间教化实践的结果。从中国女性民俗研究的历史脉络来看,巧女故事中所透露出来的反抗意识更可能是研究者建构的结果。
从女性形象看锡伯族女性文学
作者: 吴晓棠   来源: 首届中国西部文学与地域文化国际高端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是锡伯族文学重要的表现对象。从早期民间文学中具有理想光辉的女祖神"喜利妈妈",到书面文学中的素花姑娘;从众多的女性形象到女性文学创作,无不反映出锡伯族女性从客体走向人生主体的成长过程和言说过程,以及她们的聪明才智、忍辱负重和无私奉献的心路历程,显示了一种超越时空、超越生命、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内涵。
闽南俗谚歌谣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林星   来源: 2014世界闽南文化节交流论坛——闽南文化的当代性与世界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俗谚歌谣是流行于民间的歌谣俗语,这是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最普及、最能反映民众思想意识和感情的民间文化。1它指的是民谣和俗语,后者又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它取材广泛
论《骆驼祥子》中虎妞的负面形象
作者: 刘怀林   来源: 《劳动保障世界》2014年第12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虎妞   负面   变态   女性  
描述: 虎妞是《骆驼祥子》中一个的较为复杂的女性形象,除了她作为工厂主刘四女儿的由精明能干到成为社会的牺牲品外,在女性方面,其身上体现了比较多的负面形象,作者用很隐晦的笔墨塑造了一个丑陋、粗俗、懒惰、蛮横、自私,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一些变态的女性。
浅论《骆驼祥子》中虎妞的人物形象
作者: 郑舒栎   来源: 乌蒙论坛(总第107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祥子与虎妞   分析   人物形象   《骆驼祥子》  
描述: 虎妞是老舍先生代表作《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祥子与虎妞的故事,是一个特定年代里的人生悲剧,虎妞对祥子的爱有真情真爱的一面,但这种畸形的爱却在客观上伤害了祥子,也造成了自身的悲剧。本文从虎妞的性格特征、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层面对虎妞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论述。
村上春树的女性隐喻:以《木野》为文本
作者: 吕卫清   来源: 全球背景下的修辞与写作研究——2014年第三届国际修辞传播学研讨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村上春树在其短篇小说《木野》里以猫、蛇、柳树为喻体分别隐喻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离木野而去的妻子、雨夜勾引木野的女客以及引导木野打开心扉直面现实并学会宽恕的姨,由此我们可以勾勒出村上的女性观——像猫一样温顺而又"崇尚自由"的"残酷的"女性、像蛇一样集善恶于一身的女性以及像柳树一样佑护、引导自己走出迷乱的女性。这篇小说里既没有与生俱来的对女性的厌恶,也没有对女性一厢情愿的歌颂,没有了女人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内涵
作者: 陈琪琦   来源: 红楼文苑(2014年第4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红楼梦》   悲剧   爱情   价值   女性  
描述: 《红楼梦》是一部旷世的经典之作。它在西方悲剧理论的影响下,摒弃当时小说花好人圆结局的流行趋势,平地引起一声惊雷,从性质、情节、价值等各方面描绘了催人泪下的悲情。本文通过悲剧全面性、多样性、特殊性、深刻性四个方面,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分析,体现了审美痛感的普遍性、永恒性,赋予小说深厚的悲剧美学意蕴。文章中更是揭示了红楼悲情的特殊性,即用美好的事物彰显悲剧,同时不同的花暗示不同的悲剧,红楼女子的悲剧更在于
《水浒传》中的女人:吊诡的扈三娘——扈三娘人物形象矛盾性原因分析
作者: 王淑娟   来源: 《水浒争鸣》第十五辑《孙权故里论水浒》——第二届杭州与水浒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水浒文化富阳高峰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水浒传》中108好汉,男性人物塑造丰富饱满,但女性形象所占比例不大,与男性相较仅有寥寥数笔。此书在西方国家曾经翻译成《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在这样一部"英侠传奇"之中,几乎没有一位女性是小说的"主流人物"。即便是作为"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有那么一点点"主流"的三个女人,也是"好汉"的形象。相对于卖人肉的母夜叉孙二娘和性格暴躁的顾大嫂,身为扈家庄干金小姐的扈三娘算是还有那么一些女性的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女性价值观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作者: 谷劲松   来源: 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跨文化   影视作品   女性   价值观  
描述: 关于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阐释。如果把文化置于社会阶级矛盾的背景中去分析,文化会决定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这些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必定会影响到社会的相关领域,如媒体,包括影视、文学艺术形式等。世界各国的文化不同,导致各国对待男女两性价值观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电影中不同经典女性形象与文化关系的分析,体现女性价值观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以及女性角色的转变过程。本文所采用的跨文化理论是荷兰
摩登女性的妥协:从《玲珑》杂志看30年代上海女性服饰变革
作者: 方东根   来源: 2014年第四届“申洲杯”全国针织科技大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电影   《玲珑》杂志   运动   服饰   女性  
描述: 30年代是上海女性服饰变革的黄金时期,摩登女性在受了西学东渐的影响以及运动的注意与电影的熏陶之后,在穿着上与世界接轨,从面料与色彩、工艺与结构以及穿着方式上加以注意,引领着30年代服饰的变革。《玲珑》在其短暂的七年生命里,对新女性形象的塑造有一个积极的导向作用,正如《玲珑》生命的终结一样,摩登女性不得不向当时的家庭与封建礼教以及抗战妥协,一部分回归了家庭,一部分投入了抵御外辱的革命,只有少数还活跃在旧上海的浮华中。
< 1 2 3 ... 423 424 425 4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