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思与哲理的结晶——评《女性情爱文学的文化心理透视》
作者: 李德辉   王友胜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爱文学的文化心理透视》   书评   古代文学   研究构架   女性文学   选题   社会历史文化内涵  
描述: 近年来,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批评已成为值得关注的新的研究动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其中,新成果不断涌现。学者们在难以发现新材料的情况下更换学术视角,拓宽学术视野,不断提出新问题,将研究引向深入,表现出可贵的学术探索与创新精神。王立教授、刘卫东女士新近推出的学术专著——《女性情爱文学的文化心理透视》
女性生命和情感的写真——舒婷诗歌创作回眸
作者: 王雅平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女性意识   情感   舒婷诗歌  
描述: 舒婷的诗歌是当代女性文学的重要起点之一。它既有高扬责任感、使命感的超性别叙述 ,又有对女性生命和情感的真切诉求 ,对女性作为人的“自然形象”的建构。前者体现出朦胧诗人共同的精神向度 ,后者则体现出舒婷作为一个女性诗人更原初、更本质、更个人化的意义
试论当代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及其文学观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态度   生命意识   生活方式   当代女性作家   文学创作   文学观   女性文学  
描述: 我国当代女性作家创作的活跃和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及文学观念关系密切.当代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是积极而洒脱的,她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着力追求生活质量.在文学观念上,她们把写作看作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认为文学只能是作家心灵自由和真诚的自然表露,作家的责任感应该是对审美的自觉把握和在作品中熔铸作家一己的生命意识.
当代德国女性的传统角色超越——伽比·豪普特曼女性小说的人物塑造
作者: 邵思婵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传统角色超越   当代德国女性   人物塑造   伽比·豪普特曼  
描述: 德国当代著名女性小说作家伽比·豪普特曼于近年创作的三部女性小说<找一个阳萎男人过日子>(1995)、<只有死男人才是好男人>(1996)和<床上的谎言>(1997),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小说以两性冲突为中心,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法和间接描写等手法,塑造了一系列"追求和谐的两性关系"、具有坚强意志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德国新女性形象.伽比·豪普特曼在女性小说中塑造了具有强者性格的尼娜、卡门和乌尔苏拉,正感应了德国主流的审美心理,她所创作的女性小说因而也成为统一后德国
论老舍小说中新女性形象缺失的原委
作者: 王永兵   来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形象   缺失   老舍   小说   原委  
描述: 在老舍的小说中很难找到新女性 (时代女性 )形象 ,这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切入社会人生的方式以及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怀旧情愫所导致的特殊审美心理有关。老舍是一个心态极其矛盾复杂的作家
在通向强势话语途中——从森林里走出的女性主义
作者: 崔明路   詹建华   李建利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再区域化   建构   强势话语   叙述  
描述: 通过对《挪威的森林》的叙述的结构主义叙述,对《挪威的森林》作为一个女权主义权力话语的解读,意在表明日本当代"纯文学"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是男性作家笔下女性文学话语通过"再区域化"走向强势话语的特别产出。
世纪之交韩中女性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崔铃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在韩国和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坛上,女性文学的繁荣是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而且在两国之间存在着相当的相似性。目前韩中两国对女性文学的研究都已经广为开展,但是对两国女性文学的比较,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后女性文学的比较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两国女性文学都是在九十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所以对此进行比较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两国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比较,探讨两国女性文学从八十年代以前的传统中发展到九十年代的变化的相似性,这个相似的变化对两国女性文学的崛起的重大意义,更重要
中国古代诗词批评中的女性批评
作者: 罗颖珊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双重标准”模式   才德矛盾   德才色情   “一视同仁”模式  
描述: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文学主要的记录者、评论者大多是男性批评家,了解他们的观念如何影响女性文学的创作,对女性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不无裨益。因此,本文将以中国古代的诗词批评为对象,勾勒中国古代女性批评的大体历史轮廓,并适当运用女性主义的有关理论,对其作出分析和评价,试图为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引入性别的视角。本论文将分为五章。第一章回顾中国女性诗词创作的的历史发展。中国女性诗词创作的历史脉络基本与中国诗词的发展历史一致,而在明清时代达到前所未有的兴盛。第二章介绍中国古代女性批评的有关著述情况。中国古代没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潮
作者: 尹旦萍   来源: 哲学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女性伦理观   女性观   婚姻家庭观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新文化运动时期崛起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女性主义思潮.它的产生,是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为它提供了时代的背景和舞台,戊戌维新以来的女性解放运动为它提供了历史前提,西方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传人为它提供了思想来源,不同思潮的激荡又使得女性主义思潮的展开热烈而丰富.正是这多重因素共同促成了女性主义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蓬勃兴起.
《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文化特征》
作者: 戴文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交融   女性小说   精英文化  
描述: 今日的中国处在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如何从“文学”这个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环中探寻当代文化嬗变的蛛丝马迹呢?本人触到了“女性文学”这个视域。 对于改革开放大潮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如许变动,女性作家远比男性作家敏感。这一点,当今中国文坛的女性创作的繁荣现状即是明证。因此,本选题萃取了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小说。努力借助“当代女性小说”的研究,来阐述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融合的特征。 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在当代中国文化演变的边界下,通过梳理“当代女性小说的发展”逻辑来考察三类代表性女作家的创作历
< 1 2 3 ... 41 42 43 ... 91 92 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