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72 条
-
社会性别视角下"剩女"现象探析
-
作者:
王荣晶
来源:
财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剩女'及其社会性别视角 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属于男性或者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以及基于此种划分的社会性别分工、价值判断和权利结构.社会性别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
-
陈染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
-
作者:
王璐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词
文学创作
陈染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90年代中国文学多元化的格局中,陈染“个人化”的边缘写作是最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的一个“个案”。她创作的文本有的甚至是对西方女性主义经典文论的演绎,这使她的创作更具丰富的女性主义色彩及思想内涵。而目前评论界对陈染的研究仍存在部分误读,本论文在研读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启示下,深入陈染的创作文本,试图在诠释和解读之中,尽量将其女性主义创作的思想内涵全部呈现给读者,以期适当评价陈染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及女性文学创作上的地位和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否定性叙述:对抗菲勒斯中心主义陈染
-
巴金散文集 2 俄罗斯十女杰
-
作者:
巴金
来源: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俄罗斯十女杰》创作于1928-1929年,是巴金在“无数的俄国女革命党人中选出的十个代表的人物”,为她们写的十篇评传。在书中,巴金对这十位杰出的俄国女性的革命生涯与斗争精神做了描写和反映。这些在
-
新旧文化交替下的女性悲剧
-
作者:
李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旧文化交替
悲剧原因
女性悲剧
-
描述:
五四新旧文化交替时期的张恨水笔下的女性人物总是传统性大于现代性、旧大于新、驯服性大于叛逆性,但最终却多是以悲剧结局。本文通过联系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从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市民阶级的影响以及中国国内传统文化影响两方面来分析新旧文化交替下市民女性悲剧产生的原因。
-
亨利·詹姆斯中期作品《德莫福夫人》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郭文红
王跃洪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男权社会
《德莫福夫人》
女权主义
-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致力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自由平等与幸福。本文试图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德莫福夫人》中两位主要的女性人物——德莫福夫人和郭赖宁夫人,揭示其对男权社会的反抗,以解读亨利·詹姆斯的女权主义思想以及对我们的启发。
-
美国女权运动者包艾莉与第十九条宪法修正案之研究
-
作者:
谢佩芸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民文明抗命
第十九条宪法修正案
包艾莉
激进战斗精神
非暴力抗争
-
描述:
本論文主要研究美國婦女公民投票權由來,包含婦女投票權運動及國家制憲過程。美國婦女要求平等權利的由來已久,婦女認為男女不平等的原因,在於尚未獲得公民投票權,因此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第一波婦女運動
-
华裔女性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元素——以《喜福会》为例
-
作者:
裴新南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文学
中国元素
《喜福会》
-
描述:
上世纪二十年代受美国移民浪潮、女性解放的与民权运动的影响,华裔女性文学迎来巅峰时期。女性不再针对男性创作文学,不再用单一的眼光衡量女性的独特和尊严。随着中叶时期女性文学与中国社会文化习俗之间的渗透,华裔女性作家将原本反抗的女性呐喊转移到女性文学创作的新道路之中。在此阶段华裔女性的创作模式已经进入到多元化视角,并且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以华裔女性代表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为素材,对20世纪华裔女性作家文学创作角度中中国元素特点加以简略说明。
-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调查与分析——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
-
作者:
刘淑娟
来源: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主体意识
女大学生
-
描述:
女性主体意识是影响女性自身发展及男女平等进程的重要因素。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受就业压力及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自主意识发展明显
-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调查与分析——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
-
作者:
刘淑娟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主体意识
女大学生
-
描述:
女性主体意识是影响女性自身发展及男女平等进程的重要因素。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受就业压力及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自主意识发展明显
-
两性关系的文学思索:张洁小说《无字》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刘月萍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的本质
解构爱情
女性的命运
-
描述:
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无字》,是女作家张洁呕心沥血、历时十二载完成的长达八十万字的浩浩长卷。笔者认为,这是作家创作以来最好的作品,此作体现出了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在此作中,作家从女性视点出发,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在婚姻中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对以往的爱情神话和男人神话进行了“解构”,进而批判了以父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并试图寻求女性生存的光明出路。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对《无字》进行解读,得出以下结论:一、三代女性的生命体验女性主义叙事内容之一是为女人立传,通过对女性形象的自我书写,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