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山东师范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43 条
-
古希腊文学中的“血亲杀戮”问题研究
-
作者:
杜玉洁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复仇
血亲杀戮
神祇
古希腊文学
-
描述:
古希腊文学中有诸多杀戮情节。“杀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杀戮”带来的死亡不是生物学上的简单死亡,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在这些生与死的纠葛中往往蕴含着人生奥义。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文学中的杀戮有一部分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自相残杀。这种血亲之间的残忍杀戮,比一般的杀戮更为暴力,也更发人深省。“血亲杀戮”反映出的是古希腊人对生与死的态度、对家庭观念的理解和对文明理性的探寻,在西方原始理性觉醒的时期,“血亲杀戮”带来的视觉和情感冲击激发了人类对生命、文明、身份地位的思考。本文以古希腊文学作品为依据,从“血亲杀戮”的多维
-
《女聊斋志异》研究
-
作者:
李晶云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评价
女聊斋志异
思想艺术
贾茗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聊斋志异》,又名《女聊斋》,首题“古吴靓芬女史贾茗辑”,是清末问世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也是一部典型的“仿聊斋之作”。作为一部以女子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文言短篇小说,此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女性世界。但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却罕有人提及,多年来此书并未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对其研究也一直呈现出零散性、简介性的状态,不利于全面、充分地揭示出此书的价值。因此,本文拟从作家作品、女性类型、女性评价、思想价值、艺术探究五个方面对这部小说进行总体的解读,力图全面、系统地挖掘其价值与意义。绪论部分,主要通过搜集相关材
-
女性主义视角下《荆棘鸟》中两性关系解读
-
作者:
王婷玉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两性关系
《荆棘鸟》
女性主义
-
描述:
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最负盛名的小说《荆棘鸟》是一部家世小说,讲述了从1915年到1965年移民家族——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故事。之前批评界对小说的研究多集中于女性主义视角,但较少将两性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亦较少关注小说中的男性角色在父权制社会中的遭遇。本论文致力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小说中的两性关系进行分析。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论部分。绪论部分对作家考琳·麦卡洛及其小说《荆棘鸟》做了简要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现状,亦对在分析小说时使用的女性主义相关理
-
新好莱坞以来科幻电影对手形象研究
-
作者:
李迁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新好莱坞
科幻电影
对手
新保守主义
-
描述:
早在现代叙事学兴起之前,“对手”这一概念就在普洛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1928)中出现。不过那时“对手”的叙事功能与“罪行”相关,也就说它更倾向于道德意义的“反派”这一概念。到了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里,“对手”则和“帮手”组成一对行动位,以起到阻碍希望与促成希望间的对比作用。新好莱坞以来科幻片“对手”的叙事原理在于:故事的冲突双方首先可以归为正行动和反行动,对手是反行动的承载者。其次,好莱坞科幻片中存在着大量反行动赢得观众同情甚至胜利的案例,所以依据对手在影片情感气氛上的作用分为冲突型和融合型的情节
-
新时期以来官场小说的反讽叙事探析
-
作者:
王玉慧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场小说
存在反讽
叙事反讽
反讽叙事
言语反讽
-
描述:
新时期以来的官场小说是在特定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下涌现出来的一股具有现实主义品格的文学类型,其创作呈现出一片热闹繁荣的文化景观。本文以新时期以来的官场小说为研究对象,将反讽理论作为研究官场小说的切入点,主要探究新时期以来官场文本中的反讽叙事艺术,分析官场小说文本中反讽叙事的多维度呈现,考察官场文本反讽叙事中隐喻的当今政治生活和人性深层的矛盾困境,力求从艺术层面挖掘官场小说自新时期以来成为文坛上一个持续存在的艺术缘由。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从以下四部分对新时期以来官场小说中的反讽叙事进行探讨:第一章,存在反
-
二战后好莱坞歌舞片的性别审视
-
作者:
李恬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歌舞片
好莱坞
女性主义
-
描述:
自1927年好莱坞第一部歌舞片《爵士歌王》诞生至今,歌舞片已走过了近90个年头。在这期间,好莱坞产生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影片,也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制作模式、创新的舞台效果和日益多元的叙事主题。二战后,伴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涌现,美国社会发生着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好莱坞歌舞片也走过七八十年代的低潮,在世纪之交重新焕发生机。它的题材大大拓展,思想价值、艺术表达比二战前更具现实意义。其中,在电影主题、角色形象和艺术表达等方面,好莱坞歌舞片发生了尤为明显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契合了二战后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更体现了二战后美国
-
唐代工笔仕女画与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之比较
-
作者:
姜晖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
多元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形象是时代特征的浓缩和特定历史文化的反映。唐朝仕女画丰腴雍容的造型、大方自然的神态、轻松的用线和富丽堂皇的色彩均对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影响深远。清代画家石涛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文化决定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在当下语境中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向。本文共三部分,分别为前言、正文和结语。第一部分为前言,本文以工笔人物画里的女性形象作为出发点,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语境中的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与艺术表现。第二部分为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叙述在儒家思想和统治阶级的提倡下,唐代工笔
-
萧红传记中的萧红形象塑造论
-
作者:
马媛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实性
形象塑造
虚构性
萧红
传记文学
-
描述:
萧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有才华、有个性的女作家,在其仅有的31年生命历程和不足十年的创作历程中,其所创作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商市街》《桥》《跋涉》等一批优秀的作品,为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42年萧红逝世以后,文学界一些文人、作家以及萧红生前的友人通过为萧红作传的方式来纪念她,从1947年出版的骆宾基所著的《萧红小传》开始,萧红传记创作成为一种文学现象,由此也出现了一批对于萧红传记文本批评研究的著述。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一直到当下,在近70年的沧桑历史
-
新世纪以来文学的电影化传播研究
-
作者:
魏李梅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世纪
文学的电影化传播
-
描述:
大众媒介担负着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电影以其视听媒介独特的大众化属性在传播文化方面占有文字媒介无可比拟的优势,电影的出现使文学的传播在印刷媒介之外又增添了一种重要的途径:文学可以变身电影实现跨媒介影像传播。本论题中文学的电影化是指文学的传播媒介由文字转换为电影,而文学的电影化传播即是指文学(本论文中主要是指中国当代文学)其传播媒介由文字转换为电影从而进行跨媒介传播。文学电影化的历史与电影的发展史相伴生,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文化、媒介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由文学到电影,实现跨媒介传
-
蒲松龄莫言比较研究
-
作者:
赵霞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特色
莫言
蒲松龄
创作主题
齐文化
-
描述:
蒲松龄(1640-1715)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莫言(1955-)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两人均生长在古代齐国之地。他们的创作受到相同地域文化的浸染,呈现出某些相似或者相近的特色;同时,由于人生经历及时代的不同,两人的创作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论文用五章篇幅从不同方面探究两位文学大家的同与异。绪论包括三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内容。第一章比较了作家生平,分为四节。第一节写蒲松龄、莫言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教育背景之异同;第二节写二人孤独寂寞的成长
<
1
2
3
4
5
...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