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323 条
-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述评
-
作者:
康正果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造语言
妇女写作
女作家
妇女文学
批评标准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男人
-
描述: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女权主义批评是以女性为主体的文学批评。它有两个基本的出发点,一是从女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整个文学史;二是建立妇女文学的独立王国,乃至建立一种完全表现女性世界的文学。与中国古代的情况非常相似,在欧洲文学史上,
-
一个神秘的“怪圈”——女性文学的女性心理探幽之一
-
作者:
于青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风
男作家
历史回溯
使人
在同一地平线上
女性心理
张洁
柳倩
刘索拉
张辛欣
-
描述:
每一个熟悉女性文学的读者都能真实地感觉到:不管女性文学如何越来越从她原来狭小的天地走向广博的世界,无论女性文学如何洋溢着事业女性的独立人格的种种热情,在女性文学的字里行间、词风文气里,总是弥漫着一抹温湿的雾气。这雾气朦朦胧胧、模模糊糊,使人觉出一种女性心理不安定的“失重”。当我们把视角再向昨天的历史回溯时,便很惊奇
-
略论廖辉英小说的女性意识
-
作者:
何笑梅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台湾
女性小说
现代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中篇小说
廖辉英
作品
女性文学
当代小说
-
描述:
80年代以来,台湾当代小说表现出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即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而且显露出不断提升女性意识层次的趋势。其中,廖辉英就是一位相当有影响的年轻女作家。透过她的小说创作,大体上能看出近几年来台湾女性小说发展的基本轨迹。
-
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的典范--《非色》
-
作者:
李小江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活
表现手法
表现世界
风格迥异
现实主义
波多黎各人
母亲
情节结构
民族特色
战争
-
描述:
日本妇女文学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与欧美妇女文学风格迥异。日本人尊重家庭,并确认家庭是妇女的主要生活天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尽管有大批妇女走上社会。参加了社会生产,但传统的妇女观仍然根深蒂固,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这种状况也影响着日本妇女。因此,在日本妇女文学中,很少公开表露女权主义思想,也很少出现单枪匹马、公开反叛社会和家庭的“新女性”形象。日本当代女作家,主要是持女性生活之长,以精(?)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去揭示日本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家庭、家族关系;集
-
毛泽东论妇女解放的两个问题
-
作者:
武可熹
吴晋生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建设
妇女解放
劳动力
中国妇女
毛泽东
相适应
两个问题
生产单位
消费单位
计划生育
-
描述: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同时,也领导着中国妇女闹翻身求解放。他对劳动妇女受奴役遭迫害的处境一贯寄予无比的同情与关怀,对其斗争的每一胜利都给以热情的歌颂和鼓励;他领导党制定了有利于妇女解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妇女在社会各领域的活动中求得与男人完全平等的权利做出了光辉贡献,从而使中国妇女这支庞大的革命队伍和劳动大军走在世界妇女解放的最前列。一、个体家庭的变化与妇女解放
-
女性文学研究的新开拓--评《女性主义文学》
-
作者:
姚一风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文学批评理论
女性性别
双性文化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人格
父系
审美价值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没有人怀疑文学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没人不相信女性文学批评理论或角度与方法的全新。但,寻求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新价值,《女性主义文学》(孙绍先著,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尚属捷足先登。它把“女性文学”推而广之为“女性主义文学”,提出“双性人格”的文学世界的走向,这不能不说是对“女性文学”研究的一个贡献。《女性主义文学》从考察父系文化对妇女的压抑与摧残入手,叙述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艰难历程,
-
張愛玲長篇小說的女性書寫
-
作者:
陳靜宜
来源:
国立中兴大学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慾
長篇小說
女性書寫
張愛玲
國族
-
描述:
張愛玲一般被定義為中國現代小說家,然其創作領域除了小說,還包括散文、電影劇本、插畫、小說考證與譯註,嚴格來說,她是一位廣泛的藝術創作者。四0到九0年代跨越半個世紀有關張愛玲的評論多集中在她的小說,尤其是短篇集《傳奇》;八、九0年代女性主義漸受重視,張愛玲的作品成為具豐富挖掘意義的女性文本,較代表的如探討母女關係的有平路、胡錦媛的專文,從性別政治加以析論的如周蕾、梅家玲的學術論文,但內容多以短篇集為對象,甚至1999年在淡江舉辦的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中選錄的兩篇論文,亦以短篇小說為主。張愛玲的長篇小說
-
台湾新女性主义的特征及其影响
-
作者:
承上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妇女团体
理想社会
两性平等
思想观念
台湾岛
妇女运动发展
男女平等
文化背景
女权思想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岛上响起了妇女要求自由与民主的呼声,新女性主义以时代的强音揭开了台湾现代妇女运动的新篇章,引起了社会极大的震动。它不仅为妇女争取某种权利,而且还着眼于思想观念的开通,以求迈向两性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本文拟通过对台湾新女性主义特征的分析,透视70年代以来台湾妇女运动发展的特点、意义及其发展趋势。 (一) 世界上,无论东方或西方,女权的中心思想都是以男女平等为基本内容的。但由于地区、文化背景的不同,女权思想又有其不同的出发点。台湾新女性主义没有照搬外来的
-
男人的肋骨——张贤亮笔下的女性形象批判
-
作者:
茉莉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男性作家
张贤亮
女性形象
男人
肋骨
文化观念
当代英雄
男性本位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一没有女性便没有文学。历代作家的笔下,不知诞生了多少令人为之感佩,为之潜然泪下的善良、美丽、聪慧的女性形象。在当代男性作家中,张贤亮可以算是喜欢刻画女性形象的一个。
-
女性文学的现代性衍进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男性文学
女作家
现代女性意识
新时代
现代性
文化背景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影响与制约
-
描述:
尽管新时期的每个女作家基于各自独特的经历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作品风格以及美学追求的差异。但从总体加以考察,不难发现构成女性文学的同质意识。在新时期女作家的优秀作品中,渗透其间的女性所独有和共有的女性意识,是这一范围文学的同质意识的体现。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志。每一个历史时机的作品所体现的女性意识,总要受该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生活诸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中国的女性如今正生活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精神生活都相对稳定的新时代。异常活
<
1
2
3
4
5
...
31
32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