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629 条
-
内蒙古大学理工学院女性研究生状况调查
-
作者:
李健
王玉清
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生
理工科领域的女性研究生
-
描述:
女性研究 ,经过多年努力 ,目前正向各个领域延伸。但当我们审视现有的成绩时 ,很容易看到尚有很多的领域未被注意到 ,需要我们去开发去触及。对女性研究生现状研究就是其中课题之一。
-
西方女权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述评
-
作者:
李英桃
来源:
美国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发展
社会性别
女权主义
女权后现代主义
西方国际政治理论
女权主义场论
女权主义经验论
女性
-
描述:
自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 ,“社会性别” (Gender) ① 成为西方女权运动第二次高潮的核心概念 ,向 19世纪以降在西方自盛行的“生物决定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成为妇女运动的锐利武器 ,对于提高妇女地位、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权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社会性别研究在国际政治理论中从未占据重要地位 ,甚至可以说 ,在国际政治理论中没有社会性别分析的位置。80年代末 ,一些西方女权主义者和国际政治学者将社会性别分析与国际政治研究结合起来 ,开创了女权主义国际政治 ① 这一学科。以社会性别作为分析范畴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家”观念的变革
-
作者:
梁云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观念
革命
母爱
婚姻
爱情
女性定位
女性文学
-
描述:
家 ,是一个古老话题 ,因其具有永恒不息的生命力 ,被视为不可动摇的神话。 2 0世纪的中国女性文学 ,从它被催生的那一刻起 ,就和家发生了自然而又根深蒂固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部 2 0世纪女性文学史 ,就是历代女作家用色彩纷呈的笔描绘出来的一幅幅和家有关系的时代故事 ,女性文学的价值起源 ,沿着家发源的流脉 ,蜿蜒曲折地向前发展。家 ,由此构成了女性文学的一条根 ,在这条根系上生长发育出来的情感话题是母爱、婚姻、事业、爱情、革命、女性角色定位等等。直到 80年代中期以后 ,家观念的强大影响才开始
-
从女性化上帝到永恒的母爱——杜拉斯的女性关怀
-
作者:
泽拥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副领事》
白种女人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化
街心花园
上帝
2000年版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
描述:
从女性化上帝到永恒的母爱——杜拉斯的女性关怀
-
苏曼殊塑造的女性形象及他的女性观
-
作者:
唐月琴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梦记》
女性观
评论
苏曼殊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苏曼殊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03年在上海《国民日报》工作期间与陈独秀一起,翻译雨果《悲惨世界》,其中翻译占六回,创作占八回,故事联系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尚海—上海),与其说苏曼殊在作品中表现的是雨果的思想,不如说更多的是他自己的思想。这是曼殊借翻译之名,取材于晚清社会的一部创作小说,初步显示了他小说创作
-
加强妇女组织建设增强妇女工作活力
-
作者:
曲敏凤
来庆君
来源:
妇女工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荣成市
妇女工作
-
描述:
加强妇女组织建设增强妇女工作活力
-
发挥妇女组织作用,增强农村妇女工作活力
-
作者:
安丘市妇联
来源:
妇女工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丘市
妇女工作
农村
-
描述:
发挥妇女组织作用,增强农村妇女工作活力
-
女性何以成才——一位从事肾耳研究的女学者的启示
-
作者:
江世亮
来源:
世界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明星计划
耳鸣耳聋
启示
中西医结合
研究方向
女性科学家
女学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
女性学
医疗系统
-
描述:
女性何以成才——一位从事肾耳研究的女学者的启示
-
生命末日的女性言说——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死亡主题
-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死亡体验
死亡艺术
女性言说
死亡寓言
生命末日
-
描述:
本文从死亡体验、死亡寓言、死亡艺术三方面描述和论证了生命末日女性言说的美学特征 ,指出了其颠覆、改写几千年男权文化既定的死亡价值、死亡言说模式的文学史意义。
-
亦幻亦真 光彩照人——浅谈《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汪亚君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人格精神
艺术价值
蒲松龄
性格特征
《聊斋志异》
浪漫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并以极大的热情讴歌、赞美她们.虽然这些人物大都是异类中花妖狐魅的幻化形象,但正是在她们身上曲折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与愤懑,对封建礼教的大胆蔑视与否定,寄托了他对社会、人生的进步理想,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那么,<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其艺术价值何在呢?
<
1
2
3
...
36
37
38
...
61
62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