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身体与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女性文学与社会变革
作者: 杨金才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女性作家   当代西方   少数族裔   文学创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文学与社会  
描述: 一 引言 女人留在历史之外……只因我们向来单以男子中心的标准看待历史。我们疏漏了女人和女人的活动,因为我们寻求历史回答的问题不适用于女人。为了纠正这种偏向,为照亮历史中的暗区,我们必须于一段时间内以女子为中心进行探索,研究一下在男女共同的文化总体中存在女子文化的可能性。历史必须包括对女人历史经验的说明,而且应该将女权主义意识的形成发展作为以在女人历史的基本方面写进历史。这是妇女史的首要任务。它提出了这样的中心问题:女人眼中的历史,以女人定义的价值为原则的历史会是怎样的? ——葛达·勒那《妇女史的挑战》
亚当身上永远的一根肋骨:评苏童的《妇女生活》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作者: 康清莲   来源: 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婚姻悲剧   妇女生活   母亲   风湿性关节炎   新写实小说   三个女性   女性形象   肋骨   女性文学  
描述: 有人说,苏童的小说是以其浓郁的江南情调和唯美派的叙事风格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领尽风骚。无疑,塑造一个又一个或美或五又美又五的女性形象尤其是苏童的拿手好戏,颂莲、、小算、秋仪、朱委……这一红粉系列,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然而他们作为妻、作为妾、作为女性,身上就永远烙印上其深深的性别特征:美丽、聪明、善良、丑陋,愚蠢、软弱、庸俗、尖刻、依附……单看《妇女生活》这个题目,我们就知道这位如同生活在“女儿园”里的苏童又在他女性文学的画廊里增添了精彩动人的几幅画卷。一《妇女生活》是由三个故事组织起来的——“饿的
女性的生命轨迹:评《诗经·氓》、《玩偶之家》、《伤逝》、《克莱默夫妇》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郑仁霞   来源: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时代   涓生   玩偶之家   娜拉   乔安娜   鲁迅   诗经   女性形象   弃妇  
描述: 《诗经》那个时代,诞生了一个著名的悲剧《氓》。《氓》中的女人诚实、勤劳、善良、热情,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女人,那个名叫氓的男子掩饰不住青春的萌动,娶了她。不一会儿,婚礼结束了,喜乐停止了,小夫妻要过日子了。庄户人的日子象树叶一样稠,不知道哪天就会掉下一片来,终于,艰辛的汗水令新婚的嫁衣失去了原来鲜艳的颜色,那个名叫氓的男人抛弃了他。滔滔的淇水是弃妇的眼泪,茫茫的苍天无视弃妇的存在,那个时代是夫权的时代,女人"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个女人的被弃,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女人的不幸,作为女人的悲哀。我们有
试论莎士比亚早期喜剧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吴少花   来源: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描述: 莎士比亚喜剧以爱情为中心,刻画了一系列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光辉的女性形象。她们容颜焕发,光彩照人,是青春和爱情的象征。尤为突出的是她们对爱情的忠贞,对社会邪恶势力不妥协的抗争和身处逆境时的应变能力。这群朝气蓬勃,敢作敢为的女主人公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的时代精神。
茅盾短篇小说女性形象浅论
作者: 张小萍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者   《野蔷薇》   茅盾   丈夫   作品   女性形象   环小姐   自我主义   短篇小说   未婚先孕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既是一位著名的善于运用巨笔绘制长篇生活画卷的艺术大师,同时,又是一位精于创作短篇小说的文学巨匠。从1928年到1948年这二十年间,他一共发表了五十多个短篇。这些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丰满鲜明的女性形象,写出了她们的心态、性格、所爱所恨、所喜所悲。通过这一系列女性形象,作者真实地反映出时代风云、社会矛盾,
突尼斯妇女解放运动
作者: 王秀琴   来源: 亚非纵横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突尼斯   妇女联合会   联合国   妇女解放运动   阿拉伯国家   妇女运动   接受教育   穆斯林   妇女组织   斗争  
描述: 突尼斯是北非的一个阿拉伯国家。面积16.4万平方公里。人口820万。当你走在首都突尼斯的布尔吉巴大道上,望着你身边来往的一个个身着国际流行时装,脸上充满自信、自尊、自强神采的突尼斯妇女时,你很难把她们与想象中的身着黑袍、头蒙面纱、只露出两只惴惴不安的眼睛的阿拉伯妇女相提并论。她们这种从衣着到精神上的跨跃并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得来的。
探索黑人女性文学的“蓝眼睛”
作者: 胡周   来源: 大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眼睛   黑人女作家   托妮·莫里森   鞋子   美国俄亥俄州   扫描   作品   女性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尽管她认为作家笔下的作品,犹如脚上的鞋子必须合脚而舒适,她却一直以自己那双"蓝眼睛"扫描着黑人生活特别是黑人女性生活的每一角落。托妮·莫里森,一位1931年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洛德恩镇的黑人女作家。也许从小便深切感觉到的家境的贫寒、社会的不公,使她一生争强好
全球盛会 意义深远——举世关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作者: 于春光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中国政府   妇女问题   内罗毕   联合国   妇女地位委员会   妇女运动   国际社会   非政府组织   筹备工作  
描述: 随着9月4日的日益临近,我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就要拉开帷幕了。届时,世界各国的众多代表将云集京城,共商世界妇女问题的大计。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戈特鲁特·蒙盖拉说,大会将产生“独特而巨大的影响”,“在这次大会上,世界妇女
论张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积礼   秦泗杰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印记   银杏树   文化大革命   人物性格   荒妹   爱情   水仙花   女性形象   张弦   小说  
描述: 张弦是我国新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本文对张弦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精神风貌、时代特征,遭际命运、希冀追求以及作品蕴含意义的历史丰富性和文化复杂性,从真、善、美的不同角度,进行了开掘和评论。
“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与“描写女人的方法”:福楼拜与丁玲
作者: 钱林森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毛姑娘》   爱玛   莎菲   丁玲   福楼拜   李健吾   女性形象   《包法利夫人》   “自我”意识   存在方式  
描述: “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与“描写女人的方法”──福楼拜与丁玲钱林森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问世后,“在文学界如同发生了一场革命”,其内含的“观察与分析的奇异的力量”①不仅打动了西方作家,也打动了东方作家。丁玲便是折服于这种“奇异的力量”的中国作家之一。她...
< 1 2 3 ... 35 36 37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