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表达女性与女性表达: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男性杂志:《maňgazine·名牌》个案研究
作者: 刘苗   来源: 北大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杂志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女性传播者  
描述: 继2003年《时尚健康》推出男士版以来,中国的男性杂志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一种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本文选取一个女性主义视角切入,以《maňgazine·名牌》为例,对男性杂志中作为内容的女性——女性形象和作为传者的女性——女性编辑进行研究,涵盖了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两大重要方面,开拓了男性杂志的研究视野。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访谈等方法,首先对杂志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从国别、受教育程度、年龄、社会身份、家庭身份等角度进行总体描述;其次通过文本分析,对杂志中涉及女性的内容按照性
城乡文化视域下的"女性情谊"的书写:《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文本解读
作者: 曲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现代性体验   女性情谊   困境   城乡差异  
描述: 女性在父权制中的缺席和缄默,导致"女性情谊"的历史性空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坛,女性主义写作高潮迭起,女作家们冲破了男权中心话语的压制,勇敢的正面抒写了确定存在的女性情谊.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对象都是都市中上层女性,她们所描写的"女性情谊"是知识女性之间的精神关系.本文则借助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和现代性体验的发生理论,力图探究<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的城乡"女性情谊".它更注重的是文化场域,是在城乡冲突和差异的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情谊",以及这种差异对"女性情谊"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剩”现象分析
作者: 王琴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剩女   社会性别   剩男  
描述: “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剩男与剩是同时出现的一对新词汇。但是从这对词产生以来,“剩”这个词的受关注度就远远超过了“剩男”。从人口比例上考察大龄未婚男女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剩是假象
论《救国时报》对妇女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
作者: 马玉林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救亡   妇女   妇女运动   《救国时报》   抗战  
描述: 作为全面抗战前后中共在海外宣传的主要喉舌《救国时报》,在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上有着突出的贡献。该报有关妇女抗战救国的宣传内容非常之多,这是同期其他中共刊物所不能比拟的。为更好地领导妇女运动和宣传妇女政策,中共《救国时报》在宣传妇女抗日救亡运动的策略上是独具匠心的:以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来对妇女运动加以引导和支撑;重视突出知识女性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的示范作用;积极渲染普通女性同胞的抗战热情。为更好地提高中国妇女抗战的积极性,《救国时报》刻意增加了不少国外妇女运动的报道。为更直观地宣传妇女运动,《救国时报
现代女性离家书写的文学启示
作者: 章新利   来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独立解放   “我”   女性形象   社会氛围象征  
描述: 本文从文学史的角度反思现代小说中"家"外生存的女性形象,拟从女性生存的社会氛围象征、"家"对女性出走的归宿与起点的双重意味、为女性之"我"而选择出走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义这三个角度,分析女性出走这一文学主题对当下文学研究和写作的建设性意义:深刻认识女性生存状态,深入认识女性所负载的特殊审美文化象征,全面认识女性自我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意识,从而深入思考这些女性形象对于现代女性走向独立解放之路的启示。
《大地》中“阿兰”形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
作者: 毛艳枫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兰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描述: 阿兰是赛珍珠小说《大地》中的一个善良而坚韧的女性形象,受到了众多文学评论者的关注。评论多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阿兰的性格特征。生态女性主义是把生态学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理论,它认为女性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解决了女性危机才能彻底解决生态危机。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立足于女性与自然的关系,着力剖析阿兰短暂但坚韧的一生,旨在发掘《大地》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从而探索赛珍珠的生态女性主义观。本文将从阿兰的默契与自然的调和、阿兰的智慧与自然的财富以及阿兰的反抗与自然的愤怒等三个方面比较分析。
新时期女性文学意识的论争
作者: 刘海燕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守   超越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论争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的主体意识之一,是中国女性文学成为一门学科研究以来评论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评论家们主要在两方面进行讨论:一是什么是女性意识,二是我们应该固守女性意识还是应该超越女性意识。围绕女性意识而展开的论争,丰富了女性文学的研究,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关于女性意识论争的情况,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不同文化语境下新疆民族女性的独特书写
作者: 张华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建构   文化叙事   民族女性   身份认同  
描述: 以中国女性文学的宏观视角对新疆多民族女作家的创作进行观照,可以看出民族女作家带着民族和性别的双重身份,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书写方式和书写魅力,即女性视角下的文化叙事;民族文化身份、女性身份的双重认同;凸显女性主体意识,建构女性话语空间.她们的书写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构成了共鸣、共振、相互丰富的关系,为中国女性文学领域增添了新的分支、新的文本,为学术界从新的角度认识女性文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弗兰肯斯坦》的女性主义阐释
作者: 南英   郭冬勇   来源: 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赛博人   身体   第三波女性主义   家中天使  
描述: 著名女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说,这已被世人所公认,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却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在当代女性主义思潮日益走向多元化,传统女性主义理论开始失去批判力度的情况下,重新发掘早期的女性作家的文本,结合当前语境对文本进行重新阐释,对于建构和完善女性文学史、支持女性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传统女性主义和第三波女性主义的一些重要理论入手,对《弗兰肯斯坦》展开解读,发掘其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潮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从《八月之光》看福克纳的女性观
作者: 张慧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南方妇道观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福克纳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并且以南方作家著称,因此他的女性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事实上,关于他究竟是一个厌主义者还是一个女性崇拜者的议题,在文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八月之光》是福克纳描写女性的代表作
< 1 2 3 ... 32 33 34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