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F6 妇女运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华日报索引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F6 妇女运动
美国当代戏剧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解读《三个高个子女人》
作者: 尹来莹   王琳娜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自我意识   觉醒  
描述: 本文主要运用自我意识理论解读阿尔比于1994年第三次摘得普利策桂冠的经典剧作《三个高个子女人》。通过分析剧中三位性人物的自我意识从沉睡到觉醒的过程,阐述了女性在社会教化过程中接受了命运的定义的错误
现代美国南方女作家的女性哥特叙事特征——以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为例
作者: 张晓平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伤心咖啡馆之歌》   女性哥特   叙事特征   美国南方  
描述: 女性哥特作品是女性主义意识与哥特小说传统相结合的产物.美国南方女性文学自成一体,更注重精神层面,哥特效应更具冲击力.《伤心咖啡馆之歌》呈现出典型的女性哥特叙事特征:空间意象的闭锁象征父权社会对女性自由的践踏和束缚;叙事干预在文本中实现了女作家话语权的建构和延伸;小说结尾将个人困境和未来的茫然不可知投射到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中,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自省和思考空间.
中国主的开创者——吕后的形象分析
作者: 彭婧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吕后   政治家   女性形象  
描述: 《史记》一部展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佳作,其中却只记录了一位性——吕后。历史上对于吕后的评价毁誉参半,她是一位狠毒有野心的主,也是一位性格刚毅、有抱负、有作为的政治家。
《喧嚣与骚动》中福克纳的女性情结
作者: 韩风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衰败   喧嚣与骚动   南方旧传统   女性情结  
描述: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的著名作家,小说《喧嚣与骚动》中刻画了黑人与白人的地位、关系、政治及生活矛盾等敏感问题,描绘出美国南方人的形象。主人公凯蒂的命运,展示出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美国南方旧传统对女性的压迫。
论女性文学中女性阵营的存在价值——以《简·爱》和《藻海无边》的文本比较为研究对象
作者: 沈潇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阵营   女性经验   性别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在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当中,我们渐渐感悟到只有注重女性经验以及女性阵营建设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才能够过度或升华到超越性别的层面上去,性别批评应该更具有包含性与容纳性。
《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中的妇女和性:解读与启示
作者: 徐霄鹰   来源: 民间文化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作人   研究方法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女性主义人类学   妇女运动   群众运动   民俗学   妇女研究   民族志写作  
描述: 《周作人民俗学论集》有9篇文章论及妇女和性的问题,它们是《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欧洲古代文学上的妇女观》、《拜脚商兑》、《北沟沿通信》、《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人的文学》、《猥亵的歌谣》、《歌谣与妇女》、《结婚的爱》和《蔼理斯的话》。这些文章写于1921年至1929年间,70多年后的今天再阅读,还是不能不由衷地佩服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的周作人,在妇女和性的问题上,他的观点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他在文中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仍然在探讨和思考。然而更有意味的是表现在这些文章中的局限性,以今天的观念去批
女性文学批评的“中国经验”
作者: 刘巍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中国经验   新世纪   女性  
描述: 女性文学批评的“中国经验”是我们独有的历史传承、理念标准、话语体系——以作品为原点,以实践为根据,以整合为目的研究轨迹;女性文学批评对文明传承中人性共享之美学经典的敬畏,温文尔雅、不卑不亢地走向现代的研究理念;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正在行进着的,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媒体繁荣同步的,迈向清朗的性别共荣步伐.今天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应该有信心、有勇气让世界领略我们的女性风采,让全球共享我们的女性文学批评经验.
民国时期女性词选的特点和意义
作者: 宋秋敏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词选   民国词研究   民国时期   词选  
描述: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动荡和变革的时期,受时代思潮影响,词选的编撰也与时俱进,呈现出诸如新旧词选杂糅、选心和选型多样化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强调创作主体女性身份,并以此为标准来选编的女性词选,是民国时期选坛上不容忽视的一大亮色。但学界对此缺乏足够的研究。民国时期出现的众多女性词选,无论在中国词学文献整理与词学研究方面,还是在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以及中国女性心灵发展史研究方面,都有其重要意义。
论《简·爱》中女性主义的体现
作者: 曹越   来源: 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小说《简·爱》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以主人公简·爱的生活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孤儿简·爱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畏男权压制、坚持自我、追求自由和尊严,逐渐成长,并且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书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勇于追求自由平等、敢于反抗男权压制的新女性,被赋予了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女性主义在《简·爱》中有着非常充分的体现,《简·爱》也一直被奉为女性主义代表作,在女性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将通
< 1 2 3 ... 31 32 33 ... 146 147 1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