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被动的婚姻选择:从当代女性文学透视女性婚姻
作者: 王嘉姝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和谐   两性平等   被动选择   女性婚姻  
描述: 婚姻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一直被社会主流文化——男权文化所左右,如同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不能偏离价值。本文拟结合现当代女性作家张洁、李昂、铁凝、张爱玲、池莉、方方等作品对女性婚姻的选择标准和选择能力进行探究,进而对女性情爱婚姻问题根源进行剖析,以求得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平等、社会和谐。
论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吴学非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奇》   张爱玲   女性意识  
描述: 《传奇》集中反映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意识在女性身上的沉淀,同时冲击着新时期女性解放意识的慢慢觉醒。在女性文学崛起的二十世纪,张爱玲的女性文学绽放着与同时期女作家的女性文学不同的光彩,她从女性自身的性格悲剧和人性堕落出发,挖掘出女性的落后意识进而再挖掘出她们不幸的根源,使女性文学突破了女性创作达到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古希腊神话中的女性人格建构
作者: 温珏   费小平   周曦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   希腊神话   女性人格  
描述: 女性人格的整体特质在能力、气质与性格三方面都具有共同性。古希腊神话的女性研究一般多专注于女性形象分析,没有深入女性的本质研究。其实,古希腊神话的建构过程也是女性人格的重塑过程。女性从最初有创造一切的能力,演变成人类负面精神与气质的代表,随后被改造成人类一切灾难的源泉,最终形成了多疑、残忍等等负面为主的性格特征,在这一过程中男性完成了对女性人格的改造,并且最终这种改造被女性自身所接受,进入女性的自我意识领域,使得女性在感受自我体验时,往往有着自卑、自怜的情感表达,而这与人类文明初期所体现的女性人格相距甚远。
论《第二性》中女性问题
作者: 宾佳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伏娃   《第二性》   女人  
描述: 享誉全世界的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她的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的《第二性》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女性的最全面,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被称为西方妇女的"圣经"。《第二性》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和文学理论对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波伏娃提出的女人不同于男人的问题,特别是"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社会造就的"著名哲学命题,使得她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和奠基人物,其地位更是值得我们重视。
嘉祥联社开展“信贷助推妇女创业行动”
作者: 袁彦林   茹冠统   来源: 金融视点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为进一步扶持帮助广大农村妇女、下岗失业女工、返乡妇女创业发展,引领广大妇女增收致富,嘉祥联社积极与当地妇联联合,在全县大力开展“信贷助推妇女创业行动”。通过给予信贷扶持、提供优惠政策,切实帮助创业妇女解决了生产发展中的资金难题,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妇女创业致富带头人,有效带动了全县广大农村妇女提高素质,转变观念,积极就业,自主创业。今年以来,该社累计发放妇女创业贷款645万元,帮助72名农村妇女走上了致富路。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嘉祥联社积极联系县妇联,联合成立了“信贷助推妇女创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玉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特性   叙事伦理   女性形象  
描述: 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倾注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他笔下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绰约多姿的女性形象。本论文通过对张恨水极具代表性的若干部社会言情小说的分析,来感受他笔下的不同类型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论文的引言部分说明张恨水小说以及他笔下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并说明女性形象研究对张恨水小说研究的价值意义。第一章:对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类读。通过对张恨水代表性的社会言情小说的分析,将她们分成四种类型:理想女性、时代女性、女伶形象、娼妓以及姨太太形象,对于不同类型女性所具有的独特个性,会选择这些类型中较具代表性的女性,对她们
解读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聪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以其怀疑、热情与洞察力,仔细地审视着一个分裂的文明。莱辛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笔触刻画了众多鲜明的女性形象,在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中表现出极强的女性意识,“性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也增强了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社会深度和影响力。莱辛众多的作品饱含了自己对西方女性精神危机和生存困境的深度思考,并通过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对女性意识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当代男女两性关系的分析。本文从女性意识的概念入手,并结合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对莱辛在不同创作时期的四部小说中的
谈阿莫多瓦电影中的女性关怀新视角
作者: 姜梦洋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实关怀   平凡视角   阿莫多瓦   女性关怀   后现代主义手法  
描述: 女性题材一直是众多电影导演所关注与热衷的影视题材。西班牙欲望大师阿莫多瓦是众多拍摄女性题材的导演之中最为出类拔萃的。阿莫多瓦的电影一向以女性作为主导,将对女性的关注渗透到其每一部电影作品之中。在他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多是边缘化的,但却是最为真实的女性形象。相比其他拍摄女性题材的导演,阿莫多瓦更为关注女性敏感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论述阿莫多瓦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与希区柯克、简•坎皮恩以及法斯宾德镜头下的女性形象做对比,突出说明阿莫多瓦电影中女性关怀的独特新视角。
浅析《洛神赋图》与《簪花仕女图》
作者: 朱世荣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飘逸   仕女   丰肥  
描述: 仕女画是人物画的一个分科,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在仕女画发展的过程中,表现题材不但扩展,从节妇、烈女到社会的各个阶级的女性形象。各个时代的艺术家结合时代和自身对美的感悟塑造不同身份、境遇的女性形象,展现出异彩纷呈的风格面貌。魏晋的仕女画和唐代的仕女画是传统仕女画开始发展和走向繁荣的时期。作为魏晋与唐代这两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洛神赋图》与《簪花仕女图》在仕女画坛上绽放出夺目的光辉。作品倾注了时代的审美理念和哲学思考,体现出了画家的智慧技巧、艺术思想、品德修养。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从三部分阐述了《洛
美的传承:浅析工笔仕女画的变迁
作者: 黄曦   来源: 西安美术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心理   传统仕女画   当代女性题材工笔画  
描述: 中国古代仕女画从产生到现代,出现过许多的风格样式。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的不断演变总是反映着同时代的社会风尚与人们的审美心理。探索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时代背景也是我们找寻仕女画风格变化的深层原因。当代的女性题材工笔画,是源于传统,但已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仕女画”了。现代社会,妇女的地位逐步提高,中国历史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代女性题材工笔画以开放式的态度向其它艺术门类学习,使当代女性题材工笔画摆脱了传统仕女画中单一的审美趋向,多样化的审美和开放式的社会背景使当代仕女画丰富多彩,呈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并预示着美好
< 1 2 3 ... 31 32 33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