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的注入与女性意识的凸现——试论苏童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
-
作者:
李苇苇
林丽君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性象
女性意识
苏童
人文注入
-
描述:
苏童小说以其叙述的优美、精致,想象的奇特和舒卷的美学气韵而引人注目,他的小说开阔了当代文学的视野。从苏童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思考其创作中人文的注入和女性意识的凸现,不仅能洞悉苏童小说的女性世界,而且能了解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
“三个女性”形象之比较——谈曹禺剧本中人物鲜明的个性
-
作者:
丁世平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形象
女性
-
描述:
本文通过对曹禺剧本《雷雨》中的蘩漪、《北京人》中的愫芳、《日出》中的陈白露这三个女性形象在身世、经历、命运、性格以及对命运的态度等几方面的比较,来突现曹禺在描写人物形象方面的高超技艺、尤其是对身份地位相似的人写出各自不同而又极为鲜明个性的艺术手法,并进一步点明曹禺在对待女性问题上的高深思想见地。
-
不同文本 不同声音——20世纪40年代男、女作家小说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左怀建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20世纪 40年代 ,男、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在塑造现代女性形象时是两种文本、两种声音。同是女性对个人的坚执 ,男作家看来是自私、残忍 ,女作家看来则为对自我的尊重 ,对自由的尊重 ;同是女性对欲望的狂炽 ,男作家看来是淫荡 ,女作家看来则是自我生命成熟的标志 ,自我生命意识的张扬。男作家看来 ,如此 ,女性解放走上了反面 ,女作家看来 ,如此仍不够 ,仍不足以撼动男性中心世界的根基 ;男作家的创作有一股郁结之气 ,女作家创作则让人感到世界荒凉。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男权社会里女性处境、地位和命运不无启发意义。
-
从新时期银屏女性形象看妇女解放
-
作者:
张敏
来源: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新时期银屏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 ,女性的价值往往通过她们所依附的男性来体现。影视作品的文化视角 ,大多数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外部冲突 ,提出妇女解放最基本的问题是人身的解放。然而在两种文化碰撞、交融的现代社会 ,妇女必须在人身解放的基础上 ,进一步地实现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的解放。影视作品则从表现人们内心冲突及人与社会的冲突这一文化视角 ,展示了妇女解放的图景
-
西方文学中认命型女性形象及其成因
-
作者:
褚蓓娟
来源: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命型
第二性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文学史中的女性形象创作概括起来离不开两种模式 ,即叛逆或认命。本文着重从西方文学史中认命型的女性形象中考察了其历史及社会文化的原因 ,认为男权意识和女性第二意识的生成是这类形象形成的根本要素。
-
“精神型女人”的雏形——试论《白孔雀》中的莱蒂形象
-
作者:
蒋家国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莱蒂
精神型女人
《白孔雀》
劳伦斯
-
描述:
《白孔雀》中的莱蒂形象在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中表现出两重性 :既受自然本能的驱使 ,追求真挚的爱情 ;又受到文明的异化 ,违心地嫁给不爱的人。莱蒂是死亡意象的象征 ,体现出一种占有欲和控制欲 ,是劳伦斯后来所塑造的一系列“精神型”女性形象的雏形。
-
精神的苦闷 悲剧的人物——施蛰存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成瑶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苦闷
人生哲学
女性精神
性欲
施蛰存
女性形象
家庭归宿感觉
小说
爱欲
婚姻生活
-
描述:
精神的苦闷 悲剧的人物——施蛰存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论老舍小说中新女性形象缺失的原委
-
作者:
王永兵
来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形象
缺失
老舍
小说
原委
-
描述:
在老舍的小说中很难找到新女性 (时代女性 )形象 ,这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切入社会人生的方式以及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怀旧情愫所导致的特殊审美心理有关。老舍是一个心态极其矛盾复杂的作家
-
女性的觉醒——谈万方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房萍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悲剧
命运
女性
-
描述:
万方以女性作家的自觉 ,对女性命运给予了独到的关照 ,通过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进行了两方面的探索 ,即人性的探索 :魔鬼性、神性、人性 ;女性觉醒过程的探索 :女性主体性的丧失、恢复、挚守 ,并且两个方面最终统一于女性解放的话题上。
-
《聊斋志异》中奇幻女性形象的文化心理浅析
-
作者:
吴素萍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男性中心文化
时代新思潮
理想婚恋观
个人生活经历
奇幻女性
-
描述:
梦幻般的情爱天地以及这天地中独具风采的奇幻女性是《聊斋志异》最大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其文化心理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传统文化的重压 ,生活的艰难 ,环境的刺激 ,时代思潮的变动在作者心灵中造成巨大的影响。在这些奇幻女性形象中 ,融注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及审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