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象征原型模式的“大梦”:论《红楼梦》太虚幻境的神话思维
作者: 张丽红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终身误   神话思维   原型模式   太虚幻境   爱情悲剧   贾宝玉   神话原型   枉凝眉   黛玉  
描述: 太虚幻境的梦是贾宝玉梦见的神话。曹雪芹重构那个神话的根本用意在于,他要发掘出隐藏在金陵十二钗人物和贾家颓势后面的决定其命运的必然性的东西。曹雪芹创造太虚幻境的神话是事先暗示了金陵十二钗和贾家的命运,但是,那不是对叙述故事后面的暗示,而是要创造一个"先例和范型"。太虚幻境的"神显"不是对后面具体人物和命运的象征,而是以"神谕"的形式,对一种原型模式形式的显现,"太虚幻境梦"的灵验就在于一种神话原型的灵验。《红楼梦》的现实人生和贾家的命运是对贾宝玉"太虚幻境梦"的应验。因为"太虚幻境梦"所象征的是一种"范型"
女性焦虑与丑怪身体: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亚文化群体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丑怪   女性作家   张爱玲小说   儒家女性   性别政治   父权体制   亚文化群体   女性焦虑   女性身体   女性人物  
描述: 一 引论:张爱玲小说与女性亚文化群体 阅读张爱玲的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作家如何能够忠于她的生活、历史、文化现实以及她自身的性别特质。在这方面,张爱玲很少加以伪装或反串。此种忠于自身(女性)经验的书写模式,让张爱玲得以忠于自己的性别/经验而写作。不论是在女性压抑、焦虑或内囿问题上,我们都可以在张爱玲小说中挖掘到各种有关女性的沉默、匮乏、分裂、甚至疯狂的意涵和潜在文本。 大体上,张爱玲书写女性人物的成功之处,乃在于她写出了女性角色的内囿特质,以及她们在性别政治中所面临的复杂状况;并在这基础上揭示出这些女
张爱玲小说与女性问题:教育、事业、爱情与婚姻的挑战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锁》   女性教育   张爱玲小说   文本   女性问题   爱情与婚姻   新女性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史书美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与女性问题:教育、事业、爱情与婚姻的挑战
我国女性研究生教育的成就与展望
作者: 王凌皓   杨冰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成就   前景展望   女性  
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女性明显增加,女性研究生已经成为具有学业优势的精英群体。深入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女性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展望我国女性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前景,也有助于客观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有助于较准确地预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影响农村丧偶老年女性贫困的家庭因素探析
作者: 王晶   刘彦喆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贫困   家庭因素   丧偶女性   农村  
描述: 我国农村丧偶老年女性是老年人中最弱势的群体之一,贫困比例非常大。而在我国农村社会中,家庭养老是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影响着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因此,家庭因素是导致她们贫困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笔者将家庭作为切入点,从家庭户人口的数量、抚养与赡养的代际交换失衡、逝者债务的遗留对贫困程度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丧偶老年女性贫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中国第一位女民族学者——王同惠女士传略
作者: 宇晓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文藻   瑶族   民族文化   中国民族学   社会组织   实地调查   社会文化生活   费孝通   社会学   西方民族学  
描述: 民族学怍为一门以世界各民族文化为核心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当然要求力图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全面了解和诠释,而任何民族都有一部分社会文化生活只有妇女们才能较深刻地理解体会,因此,民族学的研究必须要有女性学者去参与。但是,在中外民族学的早期发展史上,却很少有女性研究人员的介入,研究队伍中几乎都是男性,由于性别差异的限制,他们对世界的另一半——女性的生活圈子很难做到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从而使民族学的研究
评法国妇女反性骚扰斗争及其社会效果
作者: 周以光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反性骚扰   人的尊严   女权运动   妇女运动   职业妇女   修正案   被雇用者   法国妇女   刑法  
描述: 近年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性骚扰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法国也不例外.本世纪70年代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已成为历史,如果说当年的运动是冲击男权社会汹涌澎湃的浪潮,那么,今天向纵深发展的各种争取妇女权益的斗争犹如一股股顽强的潜流,在这个歧视、压迫妇女的制度中执著地探寻着出路.法国研究妇女问题的学者和女权主义者对性骚扰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她们的实践活动就是当代妇女运动的主要表现之一.本文试图通过他们的活动来揭示这个问题所以引起人们重视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果.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早期的重要文献:秋瑾提供的《中国妇人会章程》(残稿)
作者: 晨朵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团体   章程   妇女解放运动   妇人   蔡元培   秋瑾   历史文献   绍兴市   妇女组织   白话  
描述: 在埋没了七十多年之久的旧《绍兴白话报》(旬刊)上,于1907年6月15日(“丁未年五月初五”)发表有《中国妇人会章程》一份,系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早期的重要历史文献,现照原刊抄录于下:(标点系笔者所加)
中国女性文学理论建构的范畴与方法
作者: 刘钊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理论建构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理论建构是当代文论建设的组成部分。它应遵循开放、多元的原则,总结20世纪以来本土性别批评和女性文学史写作的经验与不足,以西方女性主义的思想资源和批评方法为理论参照,又要避免受到女性主义局限性的制约。针对古代妇女文学、现当代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三种形态,厘清相关理论概念,提出"中国女性文学理论"的命名依据,尝试在女性文学理论的范畴与方法上进行探讨,追求男女平等的两性和谐文化目标。
性别研究:走向开阔与新变——“第十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孙琳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科学战线》   《妇女研究论丛》   中国女性文学   综述   文学研究会   中国当代   学术研讨会   性别研究  
描述: 2017年6月22—23日,“第十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在长春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和《妇女研究论丛》杂志社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和日本的110余位专家学者、13家期刊和2家出版社参加了会议。厦门大学林丹娅教授主持开幕式。长春师范大学校长刘春明致欢迎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受白烨会长委托,发表讲话。贺绍俊充分肯定了女性文学委员会的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