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70 条
-
台湾当代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作者:
王欣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塑造
台湾电影
-
描述:
台湾当代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被扭曲的女性——90年代以来男性写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同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扭曲
男性意识
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从固有的传统观念出发,对女性进行合乎其需求的扭曲。本文把这些女性形象分为四类,分别进行梳理、解读,来揭示这些形象背后隐藏的男性心理。
母性形象(以《丰乳肥臀》为例)往往被塑造得光辉高大,令人感佩。对这类形象的塑造,表现出男性对责任和苦难的推却以及对庇护所的向往,同时也反衬出男性自身的怯弱卑小;圣女形象(以《外省书》为例)则是美丽高洁、聪颖脱俗,令人敬慕。这类形象的塑造,表现了男性超越凡俗的渴望、对精神皈依地的寻找,同时,也由此使他们产生因精神之的纯洁而感到自我
-
托妮·莫里森《秀拉》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段慧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人身份
社区与个人
女性形象
-
描述:
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授予了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她是迄今为止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得主。莫里森以其女性的独特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歌般的语言,描写了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在双重压迫下的屈辱和压抑的心态,同时也表现了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作为个体独立存在价值的探索。她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生活在黑白两种文化冲突中的黑人以及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表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探索了黑人自我和黑人心灵,尤其是黑人女性如何在夹缝中发现自我,掌握命运的主题。
《秀拉》通过对
-
唐代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张菁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贤妇
形象
唐代
比喻
贫妇
女性
-
描述:
唐代妇女形象的研究涉及唐几百年间生活在辽阔的土地上的众多女性,她们随着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唐文人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当时妇女实际生活的集中反映,就其社会角色和社会阶层而言,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有皇族、贵族、官僚、农妇、商妇、侠女、征妇、女尼、女道士、妓妾等,其中还包括大量以女性形象出现的精灵鬼怪。本文不可能一一论述,兹以唐代的诗歌小说和墓志为主要线索,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类别形象进行分析,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背景下阐释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揭示其文化内涵,并论述唐代妇女的社会角色及其变化,以深化我
-
《无名的裘德》中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创作
-
作者:
李金梅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文学
托马斯·哈代
《无名的裘德》
小说创作
女性人物
-
描述:
《无名的裘德》中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创作
-
灵魂的舞者:知识女性形象的内涵探究:以20世纪50至80年代四部英国小说为例
-
作者:
徐斌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20世纪英国小说
审美体验
形象内涵
知识女性形象
-
描述:
灵魂的舞者:知识女性形象的内涵探究:以20世纪50至80年代四部英国小说为例
-
20世纪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的嬗变
-
作者:
谢莉莉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妇女
文学形象
女性意识
-
描述:
20世纪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话语失落到话语回归的历程。长期以来,在传统白人文学和黑人男作家的作品中,黑人女性不是被看作照顾孩子的蠢笨家庭女佣,就是淫荡的情愿供人发泄性欲的工具。试图改变任人涂抹形象的黑人女作家在解构黑人女性形象的同时,肩负起建构黑人女性新形象的任务。
世纪初的黑人女作家虽然基本上以仿效白人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来塑造黑人女性形象,但她们毕竟第一次树立起为争取自由、平等而奋斗的正面黑人女性形象。其后,佐拉·尼尔·赫斯顿这位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从女性视角
-
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黄洁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自陈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历时性地梳理中国电影史各个时期的女性形象,得出其因特殊的历史政治因素而形成的独特的中国电影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的特征,在侧面阐释中国电影发展轨迹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凸现出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发展的线索和脉络。证明中国妇女作为银幕上的一个性别来说,除了客观反映女性在特殊时期的特殊生活境遇及社会地位外,在历史进程中也不断充当社会思想变革的载体。与以往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或是较为偏激或是偏离艺术研究原则不同,本文采用理性客观的分析方法,较为全面综合地分析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本文的第二部分跨学科地运用了媒介
-
论品特戏剧中的政治性
-
作者:
杨晓雪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品特戏剧
政治性
权力
荒诞
女性形象
-
描述:
哈罗德·品特被公认为当代英国最有影响力的荒诞派剧作家之一,其剧作通常被评论家分为早期“威胁喜剧”、中期“回忆剧”和后期“政治剧”三类。本文旨在国内外现有品特研究的基础上,以文本细读方式,结合作家生平及其戏剧主题风格,尝试探索品特各个创作阶段的戏剧中的政治性,指出品特绝不简单地是一个荒诞派作家,剧中的政治声音一直存在,在其早期和中期的戏剧中,政治性被巧妙地掩在荒诞之下。本论文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了品特的文学创作成就和发展阶段,并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体论证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着重探讨了品特“非政治”戏剧(
-
困境与解脱 :试论九十年代以来女性城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嫄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困境
女性形象
城市小说
-
描述:
本文认为,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国明确实行了市场经济以后,城市这个空间第一次取代乡村成为代表中国社会现实的中心舞台。也正是因为这点,九十年代后,表现城市生活的文学作品逐渐增多,它们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城市女性形象。 这些城市女性形象从身份上可以分为:白领女性;底层女性;外来女性;边缘女性。从这些女性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来分,又可以分成传统型女性、转型期女性和现代型女性。 城市女性面临着共同的困境,即生存的困境和爱情的困境。面对这些困境,她们从对男人的依赖转向对自己、对姐妹的依赖。而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