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云南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75 条
-
《柔和的力量》翻译报告
-
作者:
邓宏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的享受
阅读
柔和的力量
洗碗
-
描述:
《柔和的力量》是中国作家毕淑敏的一部散文集,书中收录了数十篇毕淑敏的散文。我在本科论文浅析了法国的女权主义,同时我对中国女权运动也很感兴趣,因为中国女性受到几千年的束缚,比法国女性受到更久的压迫。法国女性在三次女权运动浪潮中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们抓住时机,争取自身合理的权利,为在各个领域中提高女性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工作领域及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法国的女权主义运动给了中国女性一些启发。中国开放以后,受到外国思想的影响,中国女性遇到了自我发展的好时机。受到长期桎梏的中国女性应当深入思考自己
-
论莫言小说的叙事与性别
-
作者:
周顺艳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莫言
叙事
小说
性别
-
描述:
莫言是80年代以来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在三十年来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莫言成功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女性人物形象,而作为一位不断求新求变的作家,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时,不同的作品所使用的叙事策略又是不同的。探讨莫言作品叙事与性别的关系,无疑能为理解莫言的作品提供一些可能性。本论文除绪论、结语之外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用叙述策略结合作品中具体女性人物形象的方式,分析了莫言小说叙事与性别的表征,而具体的则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即:以女性人物为视点来描写女性和以男性眼光来看待女性。第二章在第
-
小说《康素爱萝》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何怡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乔治·桑
女性意识
小说
-
描述:
《康素爱萝》发表于1842至1843年,它是以连载小说的形式发表的。该小说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这部小说不仅篇幅长,而且涉及的面也比较广。小说中涉及到历史、政治、音乐、妇女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题材较为丰富的小说。乔治·桑自己就认为在这部小说中有足以写好三四部小说的素材。丹麦的著名批评家勃兰兑斯认为在乔治·桑的作品中,《康素爱萝》是最长也是最有名的一部。法国著名的评论家阿兰也极力推崇这部小说,他认为《康素爱萝》是乔治·桑的唯一杰作,她因写了这部小说而成为不朽。总之,这部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都充分反映了乔
-
近代英国杰出女性汉娜·莫尔研究(1745-1833)
-
作者:
王裴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娜·莫尔
近代英国
杰出女性
-
描述:
18世纪的不列颠正沉浸在启蒙运动余韵之中,又迎来了影响人类历史的工业革命,这个大洋之边的海岛国上正上演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动,其中不乏一批杰出人士,其中有许多女性精英。在18世纪的英国展示了她们独特而颇有社会价值的思想内容,让世人认识到了女性不一样的价值,也让英国女性成为了世界女性学习的榜样。本文以英国著名女性学者汉娜·莫尔为研究对象,将其传奇而富有无穷价值的事迹从尘封的历史档案中重新拿出,让世人认识这位女士,并以此重新审视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英国女性的形象,并以当时人的角度重新诠释一些重要历史事
-
性别视野下的孙犁及其小说研究
-
作者:
张卫华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孙犁小说
性别视野
性别意义
男权中心文化
女性关怀
-
描述:
孙犁是一位艺术生命力能够跨越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时期,并在每个时期均有卓异表现的作家。他一生笔耕不辍,对文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因此相较于文坛上其他高产作家,孙犁的作品不多,但却一直迸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反而突破历史的局限,历久弥新,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节节攀升。孙犁同时也是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中最擅长描写女性的男性作家,他塑造了一系列活泼乐观、善良淳朴、复杂可爱的底层农村女性形象,为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亮点,也为学术界提供了探讨性别问题的可能。“性别”既包含自然生
-
性别浓雾下的人性之花: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双性同体意识
-
作者:
徐睿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双性同体
性别意识
严歌苓
-
描述:
旅美华人女作家严歌苓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其对不同阶层、不同类型人物命运的生动叙写,体现了对生命人文情怀和人之天性的终极关注,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行与出版,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笔者在结合前人研究,对严歌苓的小说作品进行系统研读的过程中,发现作者在创作中体现了鲜明的性别意识。这里的性别意识不仅仅是指广为研究者、学者所重视的女性主义视角,更是指她藉由小说中一系列兼有男女两种性别气质的人物形象所表达出的独特性别意识。因此,本文引入“双性同体”的概念,以性别意识理论为研究的切入点,具
-
成长与自我实现—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解读《我的安东尼亚》
-
作者:
王媛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成长和自我实现
《我的安东尼亚》
理性
-
描述:
薇拉·凯瑟(1873-1947)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其对美国西部拓荒生活饱含深情的描写而声名远扬享誉文学界。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其“拓荒三部曲”,即《啊!拓荒者》、《云雀之歌》和《我的安东尼亚》三部歌颂拓荒者勤劳、坚毅的小说。凯瑟的作品思想性较强,打破了传统的女性形象,塑造了一系列独立坚强、勇于挑战权威和陈旧观念的角色。评论家历来将其视为最经典的女性主义作品。近十年来,对她的作品研究出现了以生态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为切入点的趋势。迄今为止,根据CNKI数据库的统计,将近有一百篇
-
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研究:兼与国内当代女作家的母系写作比较
-
作者:
李娣霞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系写作
母女关系
谭恩美
-
描述:
谭恩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文坛上炙手可热的华裔女作家。她的作品不仅深受广大西方读者欢迎,稳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也成为美国各高校华裔文学研究机构的新宠,她的成功使一直以来处于边缘地位的华裔文学赢得西方主流文坛的较多关注。谭恩美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女性色彩,小说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女性,自始自终都是由女性掌握话语权。在她塑造的众多瑰丽的女性形象中,最出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母亲与女儿,她用细腻温情的笔法表现出处于中美文化冲突中的华裔母女间既渴望亲近又矛盾重重的内心纠葛。母女关系几乎成为了谭恩美小说不变的主题,
-
何处是家园:解读方方小说中的当代女性生存困境
-
作者:
罗婕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困境
方方
女性主义
-
描述:
方方作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成就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映了当代女性的生活及生存状况。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研究角度入手,对方方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的解读和研究。本文主要从婚姻爱情故事中失落受伤的女性形象、颠覆传统叙述的丑陋男性形象以及试图重建自身的女性形象等三个方面,逐步分析方方小说中的当代女性生存困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梳理了方方的创作概况,以及学界对方方作品的研究情况,这部分主要介绍以女性主义为研究方法的方方研究。第二部分从爱情、婚姻、性解放三个角度分析了方方小说中
-
从“女”性到“两性同体”:论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中的女性观
-
作者:
张建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同体
女性观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没有个性的人》
-
描述: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一种阅读思考的方式借助反讽理论和“两性同体”观念分析穆齐尔长篇小说《没有个性的人》中的四位主要女性形象,进而分析探讨穆齐尔的女性观。博娜黛婀和狄奥蒂玛是追求爱情的典型“女”性,作者肯定其追求但批判了她们的爱情观;克拉丽瑟是两性同体的“疯女人”,作者认同其清醒而疯狂的魔力,但否定其“两性同体”下暗含的两性不平等观念;乌尔里希与阿加特追求“另一种状态”的“兄妹恋”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另类探索,虽然这种追求以失败告终,但它却丰富了“两性同体”观念的内涵,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两性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