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53 条
-
埃及妇女的变化
-
作者:
龚诒基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埃及妇女的变化
-
丹麦的妇女“避难所”
-
作者:
张慧德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丹麦的妇女“避难所”
-
突尼斯妇女新貌
-
作者:
梁华顺
刘作文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突尼斯妇女新貌
-
试论莎菲女士的形象——兼评姚文元《莎菲女士们的自由王国》一文
-
作者:
廖钦
陈锐锋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莎菲
艺术典型
叛逆者
娜拉
叛逆性格
个性解放
姚文元
旧时代
创作思想
-
描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一鸣惊人的成名之作。由于作品塑造了一个叛逆女性的形象,因而发生过较大的影响。过去对这个形象虽也有不同的评价,但总的来说是肯定的。一九五七年当丁玲在政治上遭劫的时候,姚文元写了《莎菲女士们的自由王国》一文,把作品打为“毒草”,他说:“这篇小说即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没有任何进步意义的小说,是一篇应当予以否定的作品”。姚文元早已倒台。今天,我们有条件自由而认真地讨论这个问题了。
-
上海科教文系统妇女组织为妇女办实事
-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工作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上海科教文系统妇女组织为妇女办实事
-
曹雪芹为什么歌颂女性-《红楼梦》散论之一
-
作者:
牛庸懋
来源:
安阳师专学报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自然人”
作家
史湘云
女子
《红楼梦》
贾宝玉
散论
曹雪芹
女性
-
描述:
曾有人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歌颂了中国的女性。的确如此,我也有这个看法。他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说:“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之日……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他也的确在《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中创造了一系列优美动人的充满着抒情意味的女性形象。例如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探春、史湘云、晴雯、紫娟、鸳鸯、袭人
-
曹雪芹为什么歌颂女性——《红楼梦》散论之一
-
作者:
牛庸懋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自然人”
作家
史湘云
女子
《红楼梦》
贾宝玉
散论
曹雪芹
女性
-
描述:
曾有人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歌颂了中国的女性。的确如此,我也有这个看法。他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说:“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之日……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他也的确在《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中创造了一系列优美动人的充满着抒情意味的女性形象。例如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探春、史湘云、晴雯、紫娟、鸳鸯、袭人
-
争艳斗俏 情趣盎然——《红楼梦》对女儿群的刻画
-
作者:
姜耕玉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宝钗
红楼梦
凤姐
宝玉
曹雪芹
黛玉
大观园
女性形象
情性
鸳鸯
-
描述:
《红楼梦》是着力描写“诗礼簪缨之族”的巨制鸿篇,成功地创造了众多纷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对一大群年轻的女性形象,曹雪芹从真实地表现人物的情性着眼,在反映心灵的善恶、美丑和喜、怒、哀、怨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她们活泼、快乐的天性。显示出她们的“聪俊灵秀之气”,着力刻画她们的
-
埃及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胡达·什阿拉维
-
作者:
国少华
来源:
阿拉伯世界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埃及人
巴勒斯坦人
阿拉伯世界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革命领袖
华夫脱党
英国
胡达
妇女组织
-
描述:
她就是胡达·什阿拉维 1919年3月,埃及爆发了反对英国占领的大革命。3月16日,革命者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抗议英国占领当局将埃及民族革命领袖萨阿德·札格卢勒流放到马耳他。游行中有一支由三百名头蒙面纱、身着黑色罩袍的妇女组成的特别队伍。对这支埃及亘古来有过的游行队伍,市民们怀着
-
英国妇女的生活和愿望
-
作者:
席露丝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英国妇女的生活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