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迷失在男权樊篱中的“第二性”——曹禺戏剧中的知识女性悲剧探因
作者: 黄宇新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主体意识   知识女性  
描述: 曹禺的戏剧成功地塑造了一类知识女性形象,她们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但由于封建男权文化主宰着人们的头脑,同时知识女性自身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无助和依附,导致知识女性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十分孱弱,无法走出悲剧的命运.本文就是从男权文化和主体意识两个角度详细阐释了知识女性悲剧的成因.
从彷徨到呐喊——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电影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孟英丽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呐喊   女性生活   彷徨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是俄罗斯艺术界着力塑造的群体形象之一.与刻画俄罗斯妇女的善良、美丽相区别的是现代的文艺作品更多地讴歌她们的勇敢和坚强.本文分析了在俄罗斯改革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电影《芦花鸡》、《老驽马》中的女性形象.
“三个女性”形象之比较——谈曹禺剧本中人物鲜明的个性
作者: 丁世平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形象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曹禺剧本《雷雨》中的蘩漪、《北京人》中的愫芳、《日出》中的陈白露这三个女性形象在身世、经历、命运、性格以及对命运的态度等几方面的比较,来突现曹禺在描写人物形象方面的高超技艺、尤其是对身份地位相似的人写出各自不同而又极为鲜明个性的艺术手法,并进一步点明曹禺在对待女性问题上的高深思想见地。
尽孝的艰难与动人——论夏洛特·勃朗特的孝道情结
作者: 覃志峰   莫运夏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孝道情结   夏洛特·勃朗特   女性形象  
描述: 夏洛特·勃朗特及其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以自强不息、追求平等独立、叛逆传统和反抗父权的女性形象的姿态呈现于我们面前。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她们多是贤慧的妻子或孝顺的儿女。本文旨在阐述夏洛特·勃朗特道德品行中传统的一面,还原其传统女性及孝顺女儿的形象。
《伊甸之东》中的母亲形象解析
作者: 陈绍恋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父权社会   《伊甸之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小说《伊甸之东》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本文借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细致分析,把这些母亲形象分为三类讨论,即伟大的母亲、受压抑的母亲以及扭曲的母亲,以期揭示母亲形象的丰富性,加深对20世纪前后美国女性生存境遇的了解。
《老残游记》中玙姑与逸云的文化解读
作者: 张爽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残游记》   玙姑与逸云   文化角度  
描述: 晚清小说中《老残游记》是一部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后世对这部作品,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本文从文化角度解读《老残游记》中玙姑与逸云的形象,以期揭示出异于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特征。
浅论鱼玄机的双重人生悲剧及其成因
作者: 李素平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悲剧   鱼玄机   人格悲剧   成因  
描述: 鱼玄机是晚唐一位才貌出众而命运又十分悲惨的女诗人,是女性文学史上一位典型的悲剧人物。鱼玄机的悲剧具有双重性,本文试从其婚姻悲剧、人格悲剧来分析其人生悲剧。
辗转在“漂”与“游”之间的精神独行者——漂泊意识对萧红小说创作的影响及其形成动因
作者: 李军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位   漂泊与漂泊意识   萧红   成因   小说  
描述: 纵观萧红的一生,漂泊是她无法逃脱的命运,漂泊感也就成了她终生化解不开的情结。由此产生的漂泊意识浸润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成为她表现生活的独特视角,因而成就了萧红小说在女性文学史乃至现代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恒久的艺术魅力。究其形成的原因,又是与萧红童年的生活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危机紧密相关。本文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具体阐释漂泊意识与萧红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