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梁启超的女性文学与女性情感观
作者: 刘洪艳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梁启超   新人格   新民   女性文学  
描述: 梁启超在19与20世纪之交至五四时期对民权与女权运动提倡与鼓吹的同时,也热心于对女性文学与女性情感的研究与张扬。其专论女性文学和女性情感一节文字,努力通过对古代文学中这类诗词曲文的分析研究,传递出其男女平等与尊重女性的现代观念,体现了他力图促进近现代女性文学和女性情感的健康发展之宗旨。这是现代启蒙思想运动中不可多得的专题性文字。尽管其个别观点与见解不无商榷之处,然而其整体思想和诉愿,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参鉴价值,值得汲取和发扬。
韩国妇女:面对2000年新的挑战
作者: 蔡磊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论坛   平等雇佣   韩国女性   金泳三   新政府   公务员   新的挑战   性暴力   妇女政策   韩国妇女  
描述: 中心,承认妇女家庭劳动的价值”。过去,韩国妇女和妇女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已在这些方面获得了部分权益。现在,她们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推动新政府履行职责,迎接2000年新世纪的挑战。1、韩国妇女有自己的政治判断力 韩国历届政治竞选增强了妇女
当代妇女运动之我见
作者: 王爱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参政   妇女利益   女干部   妇女解放   城乡妇女   妇女运动   不缠足运动   女性自身价值   五四时期   参政议政  
描述: 在我国,妇女解放作为确立男女平等,完善女性自身价值的运动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从康有为的不缠足运动到孙中山的女子参政;从五四时期妇女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到新中国成立妇女当家做主人,妇女的解放已经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毛泽东同志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选集》合订本P1328)新中国的成立,使广大妇女在政治上获得了翻身解放,但是由于我国还是一个生产
和谐社会中的妇女组织
作者: 徐宏卓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   和谐社会   妇女组织  
描述: 构建和谐社会对妇联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应强化妇女组织建设,提升干部能力,改进工作方法,适应社会需要。为此,应在妇联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正确处理妇联与政府的关系、妇联与民间妇女组织的关系,挖掘女性组织的潜能。
论男女平等、妇女发展与性别和谐
作者: 马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平等   妇女发展   性别和谐  
描述: 平等、发展与和谐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妇女运动发展的主题。平等与发展互为条件,只有在平等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性别间的和谐。在平等与发展基础上促进性别和谐的主要途径包括: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立法和公共政策,逐步消除社会领域以及家庭领域中制度性的性别歧视壁垒;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划,保证妇女在参与发展中实现性别的平等与妇女赋权;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入手,为实现性别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论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 王红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形象设计   素质教育  
描述: 对当代大学生形象设计教育的研究显示,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的形象意识、沟通意识、竞争意识的塑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浅议我党早期妇女报刊的特色
作者: 沈智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界联合会   妇女周报   知识妇女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中国妇女   宣传马克思主义   女工   陈独秀   妇女报刊  
描述: 1921年7月一1927年7月的六年时间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受其影响的妇女报刊,纷纷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8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妇女报刊是:《妇女声》、《女星》、《妇女周报》。这些妇女报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唤起广大劳动妇女的觉醒,促进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渴望》促进妇女理论的研究
作者: 王黎琴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妇女解放   学生会   中国妇女运动   民族美德   传统规范   开电   参照系   自我塑造   中国女性  
描述: 1月23日,本院文史教研室和学生会联合召开电视剧《渴望》座谈会,从妇女理论与妇女解放的角度集中探讨了刘慧芳作为生活人物的社会意义.刘慧芳将把中国妇女运动引入歧途还是现代中国女性自我塑造的参照系,她
战后西方新女权运动
作者: 孙晓梅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后西方   女权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政党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西方女权运动   妇女组织   世界和平运动   西方妇女  
描述: 战后西方妇女要求权利平等,反对性别歧视,促使社会及立法的改革,这样便出现了新女权运动(也叫新妇女解放运动)。西方妇女运动已从街头和广场斗争,发展到议会、出版界、司法界和各政党内部。它渗透在西方大众文化之中。电视、电影、妇女杂志、书籍中女性形象已是勇往直前的女性。而且各种妇女组织纷纷成立,要求改变妇女的不平等待遇,提高妇女的自尊权利,改变男子乃至整个社会对妇女的歧视态度,争取妇女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解放,已是妇女解放的中心内容。西方妇女运动的重大活动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从《后聊斋》看近代女性文化的演变
作者: 党月异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变   女性文化   《后聊斋》  
描述: 女性文化发展到近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王韬的文言小说集《后聊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近代女性文化演变的轨迹。其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表明了他进步的女性思想:主张男女平等,承认妇女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地位等;在婚姻观念中,表现出自主、一夫一妻等一些具有近代特点的婚姻追求。
< 1 2 3 4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