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变异
作者: 施旻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异   妇女解放   女权主义   中西文化环境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在 2 0世纪的中国遭遇到尴尬 ,尤其是对“女权主义”这一外来词语形成的种种曲解或误解 ,造成了众多女性学者对于“女权主义者”立场的不认同等 ,而隐于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异质的中西文化。女权主义与中国特定的文化相遇和碰撞 ,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异 ,由原来激进的、女性自主的行动演变为温和的、有男权参与的、凭借社会政治手段实现的解放妇女的运动。“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妇女解放”与“解放妇女”的差异不应仅仅被视为词语的偏正关系的变化 ,而更有着深刻的内在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原因。
论贺晓晴《花瓣糖果流浪年》的当代女性意识
作者: 陆兴忍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底层劳动妇女   女性意识   觉醒  
描述: 不同于以陈染、林白等为代表的 2 0世纪 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 ,专注于都市白领女性生活体验的书写 ,贺晓晴的小说《花瓣糖果流浪年》把笔触伸向处于社会底层、流浪他乡的打工妹 ,展现打工妹韩月晴在七年流浪中 ,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2 0世纪 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疏于凸显底层劳动妇女生存境遇这一叙事盲点 ,丰富了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画廊。
戊戌妇女运动: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
作者: 韩廉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本质主义   先驱   西方早期女权运动   戊戌妇女运动  
描述: 戊戌妇女运动一开始就对性别本质主义进行了与西方早期女权运动同样的批判,即用“男女差异教育形成论”抨击“男智愚天生论”,因而成为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中西早期妇女运动对性别本质主义的批判只是
关于文学的“性别”思考——大陆“女性文学”研究的学术启示
作者: 谢玉娥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女性   性别  
描述: “女性文学”揭示了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性别”特征 ;“女性批评”力求批评的“性别公正” ;“女性写作”是女性重新命名的话语实践 ;“女性文学理论”凸显了理论上的性别烙印 ;“女性文学研究”实质上是对文学的一种性别分析。借鉴女性主义关于“社会性别”的理论和方法 ,将“性别”作为一个基本范畴运用于文学研究 ,不仅是有益的 ,也是必要的
诗意的权威——《勇士》中的“讲故事”与自我认同
作者: 周晓露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讲故事   话语权威   女性自我  
描述: 汤亭亭(MaxineHongKingston)的《勇士》(TheWomanWarrior)是一部由女性讲述、写女性、为了女性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讲故事这一独特的叙述方式证明了女性主体的话语权威,在现实与想象、男性与女性、东方与西方的互相映照中追寻并实现了对女性自我的认同。
斯佳丽和王熙凤的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陈陵娣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形象比较   王熙凤   斯佳丽  
描述: 该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两位女性形象的相同之处.其一从女性形象的复杂性和性格的多元性出发,两位女性突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的单一性.中国传统女性有两类,即完美型和恶妇型.19世纪前西方男性文学中有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即天使和妖妇.这些片面的女性?
女性形象的诞生
作者: 孙燕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他者   生态女性主义   两性伦理   形象塑造者   女性形象  
描述: 他者形象是形象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这种形象不是他者现实本身,而是形象的塑造者和表现者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价值取向、理解、欲求创造出来的。在此意义上,女性形象决非女性本身,它是经由型塑者的意识过滤后的产物,是呈载着型塑者自身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和欲望的混合物。这种形象源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是为两性文化“现实间的差距所作的文学的、非文学的且能说明符指关系的”一种语言性表述。而这种对现实的表述决不等于现实,它负载着大量的文化意义,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本文拟从形象的塑造出发,从形象学的角度
新时期女性主义诗歌创作论
作者: 金文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男权社会   生命意识   性别歧视   诗歌意象   诗歌创作   女性自我   女性诗歌   现代女性   女性主义诗歌  
描述: 在新时期诗歌创作的百花园中 ,“盛开着一簇使人颤栗的‘黑郁金香’。它卓尔不群 ,神秘而迷人 ,浑身散发出砭人肌骨的寒气。它直接地糅杂并倾诉着女性所有的痛苦、敏感、悲剧的命运和愤激的抗争。女诗人们一反传统美学观与诗教伦理为女性划定的某些尺度和限制 ,以一种大胆直白的‘自白’话语 ,近于神经质的敏感、偏执和无所顾忌的情绪宣泄 ,撕破了传统女性的形象 ,并强劲持久地冲击着诗坛的审美思维惯性”① 。这簇凄艳而娇美的“黑郁金香”就是本文将要重点论述的女性主义诗歌。毫无疑问 ,女性主义诗歌是女性诗歌的一种类型 ,是体
与时俱进 实现妇女工作新突破
作者: 暂无 来源: 宁波通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身建设   与时俱进   创建活动   妇女组织   重要思想   妇女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个代表   十六大精神   妇女儿童权益  
描述: 2003年是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中国妇女九大、省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的一年;是为2004年顺利召开全市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打好基础,作好准备的一年。为此,各级
黑人女性的自我寻找历程
作者: 樊敏敏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重压迫   姐妹之谊   自我   个人历程  
描述: 黑人妇女长期以来受到双重压迫:作为黑人她们遭遇种族歧视,作为妇女,她们又不得不在男权社会忍气吞声。伴随着美国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黑人妇女运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逐渐壮大。黑人妇女在坚持不懈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黑人女性意识体系。长期的政治斗争是广大黑人妇女作家创作的动力和思想的源泉。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正如芭芭拉·克里斯蒂安(Barbara Christian)在Black Feminist Criticism: Perspectives on Black Women Writers中指出:“贯穿美国黑
< 1 2 3 ... 26 27 28 ... 91 92 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