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解读男女平等问题
作者: 邹媛莹   来源: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平等   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妇女观  
描述: 男女平等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丰富和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同我国新时期妇女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中国妇女运动的行动指南。它使当代中国妇女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有了政策上的宏观导向性。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两性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和共享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后现代女性主义及其对中国男女平等的启示
作者: 刘希刚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后现代女性主义   男女平等   中国   借鉴  
描述: 伴随后现代主义的扩展,后现代女性主义诞生并对国际女性运动产生了较大影响。抛开二者的差异性,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也可以为中国的男女平等妇女运动提供有益启示。我们有必要借鉴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某些思想原则和观点,以促进中国男女平等的进程。
女性主义批评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作者: 王思懿   韩国勇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批评   种族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性别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女性主义批评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和男权制社会的双重压迫下通过女性的特殊的视角和女性独特的叙事手法,重构美国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
让妇女得实惠\广受惠\常受惠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我们迎来了第101个三八国际妇女节,这是全世界妇女团结奋斗的纪念日,它像一面旗帜,记录着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印刻着妇女群体的智慧与奉献。 党和国家明确了男女平等的宪法精神,确立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颁布了《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制订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成立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使其成为促进男女平等的推动机制。 近年来,女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女性人才,在数量上有了显著提高,各类人才的性别结构逐步改善,激励女性加快成长的社会环境也日益优化。
《达·芬奇密码》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姗姗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身份   平等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权主义运动几乎是与社会现代化及工业化发展同时诞生的。从最初争取女性政治选举权的斗争到女权主义解放运动,女性主义运动发展至今已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早在上个世纪就已出现了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体地位的关注。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叙事学,女性主义翻译观等等研究都试图从女性主体这一视角出发进而发掘出更多的东西。本文以女权主义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为切入点,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丹·布朗所著的《达·芬奇密码》,力求通过分析此书中的女性主体身份进而对女权主义运动在文学、宗教及社会学中的影响进行挖掘,从而深入探讨本作品中所反映的
民初《女子白话报》研究
作者: 张蕊蕊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子白话报》   唐群英   女子参政同盟会   民初妇女参政运动  
描述: 《女子白话报》,1912年10月创刊于北京,1913年5月停刊,共发行11期,它是女子参政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女子参政同盟会成立后,针对“二万万女同胞总不能在报纸上发表意见”的状况,女子参政同盟会总理唐群英创办此报刊,作为女子参政同盟会的宣传阵地。《女子白话报》是民国初年鼓吹妇女参政运动的三大妇女刊物之一。虽然只出版了11期,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是研究女子参政同盟会及民初妇女参政运动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民初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资料。目前史学界对《女子白话报》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没有专门著作或论文研究这份报
《长恨歌》与《桃之夭夭》之母女关系探究
作者: 丁洲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之夭夭》   《长恨歌》   王安忆   母女关系  
描述: 王安忆和张爱玲一样致力于上海女人的描写,她通过种种性格各异、形象丰满的女性形象建构与描述着上海城,是海派最传神的继承人,更是女性写作的集大成者。虽然王安忆本人极力否认其女性文学者的身份,但她对于女性世界的独特抒写和全新建构,使得她始终无法脱离女性文学的藩篱。而对于女性研究最基本的莫过于母女关系的研究。
论贾平凹女性意识的变迁
作者: 周倩倩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   女性意识   贾平凹  
描述: 贾平凹是一位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的男性作家,他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纵观贾平凹女性创作的整个流程,其前后期的女性自我意识有着很大的不同。贾平凹作品前期的女性多是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属于男人的天空,后期的女性则是用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个性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其女性书写的笔调由前期的温和到之后的激情再到最后的舒缓,作品中的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权也由初始的朦胧到逐渐增强直到实现了完整的自我。
权力话语和奥尼尔女性身份叙事
作者: 陶久胜   来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话语   尤金.奥尼尔   女性身份  
描述: 在早期三部剧作中,奥尼尔刻画了四位性形象。受占统治地位的男性话语所决定,奥尼尔将剧中的理想女性都叙事为自我牺牲、无偿做家庭劳动、绝对忠于丈夫和家庭的女人;同时把坏女人描绘为挑战男人权威、诅咒男人
试析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的历史特点
作者: 杨红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时代性   邓颖超   妇女解放   实践性  
描述: 邓颖超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之一,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妇女实际相结合,不断地总结妇女工作中的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强调从女性主体立场审视妇女问题,注重妇女的特殊权利,且顺应时代需求、随时代前进,因而其妇女解放思想呈现出了鲜明的实践性、主体性和时代性.
< 1 2 3 ... 25 26 27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