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及其历史启示
作者: 刘亚玫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妇女解放运动   历史启示   特点  
描述: 近代中国妇女运动具有以社会革命为主题、男性化倾向、远离广大劳动妇女三个特点.这些特点是历史条件的产物,直接影响着妇女运动的兴衰成败.近代中国妇女运动提供了四点启示,一是中国妇女解放不能靠资产阶级领导,而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二是妇女解放必须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前提;三是“男女平等”并非绝对地“男女都一样”,必须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四是妇女走向社会并非不要家庭,必须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论庐隐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作者: 李国英   刘志梅   来源: 天中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形象   庐隐   知识女性   小说  
描述: 庐隐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文坛上的一颗新星,很有才华。虽英年早逝,但她作品中的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动形象,丰富了小说艺术中的人物画廊。她的创作是现代文学的优秀遗产,值得加以总结,以示后人。
邓颖超与国统区妇女抗日救亡运动
作者: 林庭芳   来源: 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团体   邓颖超   中共南方局   抗日战争   国民党   抗日救亡运动   妇女运动   妇女组织   儿童保育   国统区  
描述: 抗日战争时期,邓颖超在国统区的活动是她革命生涯中灿烂的华章。在国统区,她以中共南方局委员、妇委书记;战时儿童保育会理事;中苏文协妇委委员和中共唯一的参政员等多重身份,领导南方局
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话语
作者: 王凤莲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女作家   平民意识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新时期文学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自新时期以来就是文学天地中一块富有生机和意趣的田园,不断出现的新人新作使这个文学领域一直引人注目.与“五四”时期对照,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阵容和实绩已经在文坛上占领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之初,女作家和男作家一样带着对“四人帮”虐政的愤怒控诉步入了文坛.劫难之后的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政治问题,对“四人帮”的批判和对极左思潮的追究,吸引了当时文坛的全部注意力.宗璞的《三生石》、茹志鹃的《剪辑错了故事》、刘真的《黑旗》、韦君宜的《洗礼》、戴厚英的《人啊,人!》等小说,都是文坛上的厚重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段落组成   妇女地位   中国妇女运动   发展纲要   战略目标   行动纲领   妇女发展   任务说明   人权保障  
描述: 1995年9月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北京宣言》、《行动纲领》,为今后5年、乃至21世纪初的妇女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各国政府、国际社会提高妇女地位确定了努力目标和战略行动。 《行动纲领》长达10多万字,由6章共300多个段落组成。6章分别为:任务说明、全球框架、重大的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段落组成   妇女地位   中国妇女运动   发展纲要   战略目标   行动纲领   妇女发展   任务说明   人权保障  
描述: 1995年9月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北京宣言》、《行动纲领》,为今后5年、乃至21世纪初的妇女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各国政府、国际社会提高妇女地位确定了努力目标和战略行动。 《行动纲领》长达10多万字,由6章共300多个段落组成。6章分别为:任务说明、全球框架、重大的
从梦珂到美琳--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浅析
作者: 李国英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珂   丽嘉   小资产阶级   丁玲   早期小说   个性解放   知识女性形象   《莎菲女士的日记》   苦闷彷徨   理想破灭  
描述: 从梦珂、莎菲到丽嘉、美琳,丁玲在早期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女性形象,生动地展示了20~30年代知识妇女逐渐成长的历程:理想破灭———苦闷彷徨———矛盾反抗———向往革命
浅析19—20世纪之交俄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的失败原因
作者: 吴晓莉   来源: 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国   资本主义剥削   中产阶级妇女   20世纪   妇女解放   资产阶级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者   妇女运动   劳动妇女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描述: 俄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伴随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一场社会运动。它的领导者是俄国中产阶级妇女,斗争目标是争取妇女同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主要是争取妇女选举权)、平等教育权、平等就业权、婚姻自主权、财产继承权等,实质是资产阶级妇女向本阶级男性统治者要求分享权利的斗争。这场资产阶级女权运动虽然不及法国、英国、美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来得那么凶猛、激烈,影响那么广泛、深远,它在俄国历史进程中昙花一现般消失了,但是作为一场社会运动,它对唤起俄国妇女觉醒意识、对促进俄国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批评简论
作者: 罗婷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社会性别   批评理论   黑人女性主义   黑人女作家   白人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美国少数族裔  
描述: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批评源于主流女性主义批评,但其独特的文化与种族语境又使它游离主流女性主义批评,具有自身的特色。它既反对父权制文化观念和男性文学批评标准,又质疑特定意义上的白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认为它们浸润着浓厚的男性本位主义思想或殖民主义意识,从而希冀通过文学创作和批评使少数族裔妇女摆脱多重歧视和多重压抑的历史格局.由边缘走向中心。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批评简论
作者: 罗婷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社会性别   批评理论   黑人女性主义   黑人女作家   白人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美国少数族裔  
描述: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批评源于主流女性主义批评,但其独特的文化与种族语境又使它游离主流女性主义批评,具有自身的特色。它既反对父权制文化观念和男性文学批评标准,又质疑特定意义上的白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认为它们浸润着浓厚的男性本位主义思想或殖民主义意识,从而希冀通过文学创作和批评使少数族裔妇女摆脱多重歧视和多重压抑的历史格局.由边缘走向中心。
< 1 2 3 ... 25 26 27 ... 62 63 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