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精神寻父到文化杀夫:论张洁文本中男性形象的互文性
作者: 王金霞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杀夫   互文性   男性形象   精神寻父  
描述: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审美物象承载的审美意蕴都能跨越单一文本的界限,在其前其后的文本中找到投射的影子,并借助其他文本获得意义增殖。也就是说,一切艺术形象都具有承前启后、前后对接和相互渗透的功能。张洁文本中的男性形象,共同铸成了一个异形同构、相互指涉的人物艺术画廊。这多个人物之间存有一种内在的互文互证性,从某个侧面折射出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从精神寻父到文化杀夫的嬗变轨迹。
试论述蘩漪思想的矛盾性
作者: 郭文月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蘩漪   思想矛盾性   悲剧  
描述: 《雷雨》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著作,影响深远、意义深刻。而剧中蘩漪则是作者着墨最多,也是作者满怀激情精心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以其独特的性格特征与凄美的悲剧形象深入人心。本篇论文从蘩漪自身思想的矛盾性分析其悲剧的成因,从自身性格、家庭、爱情方面剖析其思想矛盾性造成其悲剧的可能性。
宋玉赋的讽谏传统
作者: 欧天发   来源: 2011年楚辞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四届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宋玉诸赋,多为诸臣与楚襄王之对话录,此盖朝廷词臣纪实之作。唯文章非实录,终有所改作修润,盖即《论语》所谓"脩饰润色"后之奏本。宋玉的文学地位,吴广平说:宋玉是中国赋体文学的开创者和代表作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全方位地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家。是中国感伤主义文学、梦幻主义文学、艳情文学、山水文学、游戏文学的开山祖师。
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
作者: 向荣   来源: “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成都作家李劼人是新文学史上的一代大师,他的大河小说、特别是《死水微澜》无疑是新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从文学史的视角来看,李劼人的小说创作,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他在30年代完成的三部小说中的诸多女性形象,特别是《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和《大波》中的黄太太,不但是新文学史上堪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老
墨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析(评论)
作者: 张明华   来源: 红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先锋小说   人与人   女性定位   颍河镇   小说世界   女性形象   符号化   人与自然   墨白小说  
描述: 张明华(1977-),。江西永丰人,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文艺学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作为先锋小说家的杰出代表,墨白的笔下流淌着一种来源于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自我间的畸形
官场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关于新时期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的一种考察
作者: 温左琴   来源: 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场小说   女性形象   类型  
描述: 官场叙事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女性权力者形象,可视为此类叙事中女性形象的主体。在男性权力者主导的官场语境中,置身其中的女性权力者必须对传统角色和社会实际角色要求之间实施不间断的调适
古希腊雕像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作者: 银无双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A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个孕育、诞生、成长、变化的过程,艺术中对女性的表现亦是如此。艺术中对女性的传统定义通常可分为三类:女神、女人、
爱情的执著与牺牲
作者: 王红梅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雪国   玛格丽特   茶花女   生活中   牺牲自己   爱情   执著   女性形象   岛村   川端康成  
描述: 前言 驹子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雪国》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一,是一个名为艺妓,实则为一名洁净的少女;玛格丽特是法国作家小仲马在《茶花》中塑造的善良、纯洁、不惜牺牲自己幸福的妓女。她们生存在社会
从当前电视相亲节目看中国社会的性别关系
作者: 王志华   孙燕玲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相亲   性别关系   男性   女性  
描述: 当前电视相亲节目分别从审男的对视格局、嘉宾主动大胆的表达、女性形象的多元化三个方面为我们打造了一幅新型的性别关系图景——"女性当道"。然而,最终决定权的男性归属、女性言语中表现出的对男性的依附
鲁迅笔下没有配角
作者: 张驰   来源: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鲁迅   配角   母亲   豆腐   形象分析   作品   女性形象   二十年   西施  
描述: 鲁迅的作品魅力非凡,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那样的鲜活生动,都蕴贴在肺腑,久贮于心间。 小说《故乡》中有两位女性形象:母亲和杨二嫂,她们的光芒并没有被所谓的主角淹没,随着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咀嚼,反而更为醇厚隽永,只能说在先生的作品里是没有配角的! 母亲的着墨不多,对她出场的描写是“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她“迎”、她“高兴”都在情理之中,可她要把“凄凉”“藏”起来,是因为她了解儿子在外谋生的辛酸与苍凉,她历经了家族破落的痛苦和震荡,但无论自己有多痛、多伤,决不能把这
< 1 2 3 ... 251 252 253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