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共“二大”研究中的五个历史谜团
作者: 苗体君   来源: 党史博采(纪实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出版社   中共中央   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历史   张国焘   中共二大   蔡和森   民主革命纲领   陈独秀  
描述: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共"一大"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中共"二大"明确制定出了党的最高革命纲领和最低革命纲领,最高革命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就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第一次确定了民主联合战线的策略,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二大
红色特工百岁传奇
作者: 付芳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付芳   文学   故事   《红色特工百岁传奇》  
描述: 2011年7月9日,黄慕兰老人在杭州度过了105岁生日。105岁,已是人瑞,更何况这又是如此传奇的人生?出身湘中名门,却选择了终身以革命为业。曾是中共早期的妇女运动领袖和特科重要成员,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营救过周恩来、关向应等中央领导人,在隐蔽战线屡建奇功。20世纪50年代,黄慕兰因受"潘杨案"牵涉,两度入秦城监狱,辗转17年。20世纪80年代,她在邓颖超同志的帮助下顺利平反,并任上海市政府参事。1993年至今一直移居杭州。对于黄慕兰的经历,中共特科元勋陈赓大将曾说:"慕兰的一生是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反映
党建也是品牌 爱迪尔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党建剪影
作者: 暂无 来源: 深圳青年(创业版)(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党建   品牌   党支部书记   股份   珠宝公司   2007年   有限   中共中央组织部  
描述: 2007年3月,在广东省委、深圳市委和罗湖区委的指导下,爱迪尔珠宝公司建立了党支部,并成为中共中央组织部联系试点单位。五年来,爱迪尔党支部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企业精致美好人生的人文精神与灵感成就非凡的品牌主张相结合。努力塑造企业党建品牌。至2011年底,公司党建与公司经营发展同步,公司建立了工青妇女组织和关工委,党群组织得到发展壮大,党员从党支部成立之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43名。爱迪尔珠宝党建创新实践,积极丌展创先争优、双培养等各项活动,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董事长苏日明被评为积极支持党建企业家,党支部书记
人类学视界第9期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类学视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专题:性别与人类学知识1.前言/张珣2我的人类学生涯与性别平等教育的推动/吴天泰3.情感互动中的田野技法、存在与知识/郑玮宁4.「发现」田野中的妇女组织/罗素玫5.末婆、嬷嬷、娘娘与我/高雅宁申请
运动时头痛,三原因作怪 等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现代妇女(爱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运动时头痛,三原因作怪 一、平时缺乏锻炼的人,参加了剧烈运动时易出现头晕、头痛,有时还伴有多汗、恶心等症状,这是身体不能提供激烈运动所需氧气供应的反应。有时疲劳或睡眠不足,也会出现上述症状。 二、体内热量不足。当头晕等现象发生在锻炼一段时间后,尤其在外界温度过高或过冷的条件下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体内热量消耗过多、供应不足有关。 三、某些疾病引起。患慢性鼻炎、鼻窦炎、内耳疾病、贫血、高血压的人,在运动时易出现头晕、头痛的现象。中年妇女运动时出现头晕、脸色苍白、心慌等症状,常常与缺铁性贫血有关。 以下三点可有
胡耀邦和第一个知青典型徐建春
作者: 钱江   来源: 湘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学习   山东省   吕后   胡耀邦   新中国   典型   知识青年   劳动模范   知青情结  
描述: 胡耀邦心中有着深深的“知青情结”,对从学校毕业后去农村落户劳动的青年特别关心、呵护,对带头和模范人物更是打心底里喜欢,和其中一些人结下了终生友谊。徐建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广泛宣传的知识青年榜样,胡耀邦很早就认识了她。直到胡耀邦去世前半年,他俩还在烟台会面,共话当年。 胡耀邦关注第一颗知青明星 徐建春,知识青年中的第一颗明星,是山东省掖县后吕村一个农家女儿。1951年高小毕业后,徐建春曾希望继续读书,但因为家庭困难只好辍学回乡务农。当时村里正在组织互助组,年仅17岁的徐建春和4户人家组成了一个互助组并担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暨晚清社会变革”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常越男   来源: 满族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满族影响   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  
描述: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促进清史、满学研究的发展,2011年11月25日至27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暨晚清社会变革"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及韩国、日本、法国的7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6篇,内容涉及辛亥革命与晚清社会变革、清代制度、事件、人物、经济、民族、满学、语言、宗教、文化、文献、档案、城市等方面,涉及到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女性学、文献学、文化学、比较史学、语言学及社会田野调查等
王安忆《天香》的两缕香魂
作者: 肖太云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传统文化意蕴   王安忆   物质文化史   生命本真   文化传统   作品   女性文学   上海城市   小说  
描述: 创作30年,王安忆已成为国内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2011年新作《天香》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经推出,就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先后被推选为"年度最具影响力图书"、"年度优秀女性文学"、"台湾2011开卷好书",反响很大。作品通过写一个家族的兴衰,一门技艺的源流,一座城池的变迁,凸显大上海的小历史,溯源一门令世人惊艳的手艺——申绣或称顾绣的前世今生,呈现申氏家族的命运变迁,从而弘扬光辉灿烂的中国物质文化传统,演绎禅道易传统文化意蕴,征显生命本真的俗世生机,谱写传统人性的赞歌。一、古上海的地理与历史书写《天香》是一部
美国的娜拉出走以后:伊迪丝·华顿《欢乐之家》的普遍意义
作者: 吴娟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欢乐之家》   现实主义   唯美主义   女性文学   美国的娜拉  
描述: 《欢乐之家》是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成名代表作,自1905年出版以来魅力经久不衰。1998年入选"20世纪一百部伟大的英文小说",2000年被搬上银幕。该小说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推陈出新地继承了英美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巧妙地融合了法国文学的唯美主义追求,并对新旧世纪之交的社会意识和存在作出了前期现代主义的艺术反思。小说的艺术成就得益于复杂的多元视角和对自我身份的深度心理探索,其中既可见奥斯丁、艾略特、哈代小说的风采,也有福楼拜、司汤达、左拉、乔治·桑作品的韵味;更有詹姆斯、德莱塞、菲茨杰拉尔德、刘易
清初“蕉园诗社”考正
作者: 胡小林   来源: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初   蕉园诗社   女性文学  
描述: 清初浙江西泠"蕉园诗社"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然而现今学术界关于"蕉园诗社"成立时间、主要人物、存续时间等问题的认知,存在诸多分歧和疑问。事实上,"蕉园诗社"的成立时间大约为1665年。"蕉园七子"和"蕉园五子",分别为"蕉园诗社"前、后期的主要成员。"蕉园七子"的活动时间大约自1665年开始,至1669年结束,前后5年。"蕉园五子"的活动时间自1676年开始;1689年前后,"蕉园诗社"因"蕉园五子"的文学活动而达至其鼎盛时期;至1698年,"蕉园五子"因领袖人物徐灿的逝世而解体。与此同时,
< 1 2 3 ... 247 248 249 ... 255 256 2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