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28 条
-
形而上欲望的幻象
-
作者:
赵山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卡夫卡
形象
形而上欲望
-
描述:
卡夫卡的研究者大多将其作品置于某种宗教或哲学模式之下,而对其作品中的形象世界却很少关注。事实上,卡夫卡作品中的形象凝聚着他对世界以及人的存在的复杂体验和深刻看法,卡夫卡研究中的许多问题也只有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才能得到较好的理解。卡夫卡作品中的每一类形象都具有多层面的内涵,是作者解脱自身存在困境的努力在不同方向上的展开。本文选取其中比较重要的四类形象(包括其变体)进行分析,力图更好地理解卡夫卡并推动卡夫卡研究。这四类形象是:父亲形象、女性形象、动物形象和异国形象。本文根据卡夫卡不同创作阶段的特征,紧密结合对具
-
论《世说新语》的性别审美观
-
作者:
王玉铭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审美观
影响
人物类型
《世说新语》
女性审美观
-
描述:
《世说新语》,被称为“魏晋文化具体而微的百科全书”。本文即从“性别审美”这一角度审视《世说新语》中的性别文化现象。该论题属于人物美学的范畴,但相对于一般的人物美学研究而言,更加突出了人物的“性别”特征。对于这个论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世说新语》中基于性别的人物类型。考察《世说新语》类目命名及设置,统计《世说新语》中人物的性别构成,分析男性人物和女性人物的不同类型,并分析这种性别类型表现中蕴含的性别冲突问题。 二、《世说新语》的男性审美观。总结《世说新语》多种男性类型所体现的不同的男性美和男
-
An Analysis of Victorian Complex in Virginia Woolf's Fictions:Mrs. Dalloway and To the Lighthouse
-
作者:
王琼琼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到灯塔去》
维多利亚时代
弗吉尼亚·伍尔夫
《达洛卫夫人》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生于典型的维多利亚家庭,是20世纪初的英国经典作家之一。近来关于伍尔夫和维多利亚时代复杂关系的探讨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认为传统和现代的写作特点在伍尔夫的创作中均有所体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她的两部现代主义代表佳作《达洛卫夫人》和《到灯塔去》为文本依据,探究伍尔夫创作中的维多利亚情结。伍尔夫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复杂感情在这两部作品中均有所体现。从她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可以看出,维多利亚时代对伍尔夫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剖析这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尤其是维
-
Inberitance and Transcendence-A Study of Tennessee Williams'The Glass Menagerie and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
作者:
凡春辉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继承
田纳西·威廉斯
《玻璃动物园》
《欲望号街车》
创新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尤其是早期的剧作,为他赢得了几乎与尤金·奥尼尔同等的声誉。同时,他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如《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等,至今仍在许多国家的舞台上演。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国外评论界对威廉斯及其作品的研究从未停止过,这足以证明其作品的永恒魅力。相较之下,国内对威廉斯的研究却相对滞后。首先,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威廉斯剧作中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的分析上;其次,国内对其戏剧创作风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对象征主义和表现
-
高中英语教材中性别文化的对比研究
-
作者:
夏正敏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高中英语教材
性别歧视
性别文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通过对女性主义理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以及教材中性别文化研究的回顾,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第一,目前中国使用的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第二,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教科书在性别歧视问题上是否存在差异?笔者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两个研究问题,对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全套《牛津高中英语》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讨论。 教材的创作依附着、反映着并传递着社会文化尤其是主流意识形态,如性别文化。然而,国内外研究都表明各国教科书中普遍存在着性
-
性别和宜人性对共情的影响
-
作者:
刘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人性
性别差异
共情
-
描述:
的影响。研究一采用IRI问卷和大五人格的问卷测查研究生被试。结果表明:(1)共情的性别差异显著,表现为女性研究生的共
-
一九二八年南京市“废娼运动”论析
-
作者:
杨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
废娼运动
1928
南京
-
描述:
娼妓业是一种从事卖淫行当的古老职业,主要群体为女性,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中。通常,娼妓被世人认为是低贱的社会底层人群,受到他人的鄙夷,不为社会所理解。19世纪上半叶以来,中国持续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包括经济上的入侵、政治上的压迫与文化上的渗透,外来事物既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也使很多传统行业渐趋消失,但某些行业却意想不到地兴盛起来,娼妓业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近代中国的娼妓业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原因有许多方面:政治上是中国政府对娼妓业采取保护政策,带动城市社会的畸形繁荣,官方通过征税增加财政
-
徐媛研究
-
作者:
林宁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徐媛
晚明文化
《络纬吟》
双性同体
女性文学
-
描述:
徐媛(1560—1619),字小淑,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万历年间闺秀作家,太仆徐泰时女,副使范允临妻,著有《络纬吟》十二卷,《明史·艺文志》著录,诗词曲文兼擅,与寒山陆卿子唱和,并称“吴门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