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谁持彩练当空舞,灿烂清词两奇葩:徐灿、吴藻词创作之比较研究
作者: 纪敏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词   清代   徐灿   比较研究   吴藻  
描述: 清代的女性文学出现了兴盛繁荣的局面,女性作家数量繁多,女性词在继承前代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词创作数量众多,堪称盛况空前。在清代众多的词人之中,徐灿是清初的杰出代表,而吴藻是清代中叶
美在爱和死:凯特·肖邦作品研究
作者: 万雪梅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品   凯特·肖邦    
描述: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1-1904)主要因其小说的女性主义题材而被女性主义者“重新发现”,她的《觉醒》(1899)被认为是一部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和经典,然而,她作品的意义远超乎此。细读她的全部文本,不难发现她是一流作家,她的一些作品是一流佳作,具有多方面解读的可能性,这也为越来越多的评论家所证实。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她作品的新意蕴进一步加以挖掘。凯特·肖邦作品给人以非常强烈的美感,这种美,集中体现在她作品中关于爱和死的描写方面。首先,凯特·肖邦本人就是一位爱和美的思想者,她具
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浅析
作者: 汲雷   来源: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第3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法律完善   影响   现状   原因  
描述: 金融危机加剧了女性就业率低、工资待遇低、晋升机会少、求职过程中被排斥等性别歧视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传统观念和女性自身生理、心理局限,也有法律缺失的影响.性别歧视不仅造成人力资源和教育的浪费,同时影响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应借鉴欧美立法理念,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拓宽女性劳动权益,完善女性社会保障制度,设立就业性别歧视执法机构,完善法律责任和侵权救济程序,逐步解决这一社会痼疾.
唐代仕女画
作者: 朱继美   来源: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鉴赏   中国   唐代   仕女画  
描述: 本书介绍了中国唐代仕女画的有关知识。仕女图主要是以美女、贵族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画,是人物绘画的一种,最早始于战国,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领域也不断扩展。自宋以后,仕女画的概念逐渐扩展到中下层社会的良家妇女,到明清时代,仕女画的概念更为扩大,不论是上层社会中的贵妇还是下层社会的村姑、渔妇、歌伎,无论是天上仙女、还是世俗美女,凡是表现女性人物的美人画,都可泛称为“仕女画”。
垮掉还是反抗:《喧哗与骚动》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华蕾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女性形象   《喧哗与骚动》  
描述: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南方文学中最著名作家福克纳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的是杰弗生镇没落贵族康普生家族的衰败史,是对美国南方衰败的真实写照。作者着重刻画了三位性形象——康普生太太、凯蒂、小昆丁
试论《任氏传》里的女性形象
作者: 霍静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狐妖   人性化   任氏  
描述: 作为唐传奇的压卷之作,《任氏传》开创了人狐之恋小说的先河。狐妖任氏的美丽善良、聪明机智、对爱情的忠贞不二,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从总体上看,沈既济在《任氏传》中塑造的狐任氏一改以往狐淫邪
爱的天使……莎士比亚悲剧中女性形象浅议
作者: 祝敏敏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苔丝狄蒙娜   性格特征   女性性格   朱丽叶   莎士比亚悲剧   女性形象   天使   “爱”  
描述: 爱是莎翁永恒的主题,作为爱的天使,女性是莎翁笔下的宁馨儿。本文以女性对“爱”的信仰和行动为中心,着手从女性性格中的软弱、理智和感情调整的不足,以及善恶交织的生命这3个方面分析莎翁悲剧中6位性形象
韩剧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作者: 葛瑞影   吴翠珍   来源: 时代文学(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韩剧   女性形象   女大学生   价值观  
描述: 从1997年开始,韩剧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席卷东南亚特别是我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家长里短不可缺少的话题。随着韩剧的深入,韩剧中的女主角自然也深入人心,韩剧中的女性形象对我国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
男性叙事话语下的生态与女性关系:论勒克莱奇奥《寻金者》中女性形象的寓意
作者: 张亘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勒克莱奇奥   男性叙事话语   女权主义   《寻金者》   女性  
描述: 女性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其代表作之一《寻金者》中,三位性角色与大海联系紧密而方式各异,象征着自然的各个层面。叙事者对女性和自然的构想诠释了一种近似于生态女权主义的非二元论世界观
美国诗人对中国女性形象的重塑
作者: 覃丹   来源: 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诗人   重塑   中国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诗人在译诗和创作中都试图重新塑造中国女性形象。在译诗中,美国诗人或变"恋"为"色",或变"小妓"为"淑女",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形象的颠覆。在创作中,美国诗人则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把
< 1 2 3 ... 215 216 217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