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51 条
-
红楼梦中人:浅谈张爱玲
-
作者:
王素洁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红楼梦
创作影响
红楼梦中人
-
描述:
张爱玲曾有一句话说《红楼梦》是其“一切的源泉”。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研究不仅有极高的见解和研究,写了《红楼梦魇》这一经典学术著作。在她的文学创作中,《红楼梦》也影响了她的创作中心、创作技巧。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以不同的女性为核心的作品。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女性形象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就连张爱玲自身,也是一位红楼梦中人。
-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价值观
-
作者:
张颖
刘妍
胡珊珊
来源:
都市家教: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金钱观
婚姻观
-
描述: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简·奥斯丁精细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从中可以发现作者对于婚姻问题的理想及价值取向。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结婚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
新世纪国内奥尼尔研究综述
-
作者:
唐姬霞
来源: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手法
宗教哲学思想
奥尼尔
悲剧观
比较研究
-
描述:
论文综述了在新世纪我国对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及其作品的研究。指出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奥尼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奥尼尔的妇女观;奥尼尔与东西方宗教哲学思想;奥尼尔及其作品与国内外其他剧作家的比较;奥尼尔作品的写作手法和创作艺术;奥尼尔戏剧的悲剧性与希腊悲剧渊源等。可以说国内对奥尼尔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和成熟,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和局限性。据此,论文提出了奥尼尔在我国的研究空间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
对安娜·卡列尼娜与子君悲剧命运的比较
-
作者:
王艳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社会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
死亡命运
爱情悲剧
-
描述: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和鲁迅笔下的子君是一对敢于冲破封建旧道德观念束缚,敢于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女性形象。在她们大胆争取自由爱情的同时,客观上成为了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代表,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残酷、阴暗、不可理喻的一面。两个深深陷入感情泥淖中的女人,为了爱情抛弃了一切,结果被一切所抛弃,终没有得到最后的幸福,她们只有以死来表达对这种社会制度的抗议与批判,完成自己的悲剧命运。
-
天使与恶魔的合体:《榆树下的欲望》中爱碧的性格分析
-
作者:
毛华慧
来源:
湘潮(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爱碧
悲剧
占有欲
-
描述:
作为尤金.奥尼尔早期的剧作,《榆树下的欲望》成功的塑造了多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女主人公爱碧就是一个,她桀骜不驯的性格以及对爱情的勇敢追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尤金.奥尼尔刻画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她对农场的强烈占有欲促使她做出了一系列偏离常规的行为,最终导致了自身的毁灭。本文对爱碧这一形象进行了浅析,通过分析她的行为找到导致其毁灭的原因,以期发现这出著名戏剧具有的现实意义。
-
《铁木前传》:多义而敞开的半部杰作一另类婚恋与乡村发瑰
-
作者:
叶君
来源:
青春期健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义性
铁
多维度
形象
乡村
婚恋
社会生活
-
描述:
《铁木前传》中,对主导性叙事意图所产生的最大枝蔓莫过于小满儿的出现。她是孙犁继双眉、俗儿之后,塑造的第三个”问题女人”,然而其性格的内在张力远远超出前二者,是孙犁笔下最丰满亦最具阐释空间的女性形象。小说的多义性在某种意义上便源于人们对这一形象的多维度理解。小满儿同样作为“外来者”进入黎村的社会生活,她的“进入”在傅老刚和九儿退出黎村再次返回之前。这是一个不无意味的叙事设置.
-
2011各大品牌秋冬胸衣秀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时尚内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2011秋冬胸衣之Diesel Black Gold 迪赛黑金 (Diesel Black Gold)2011秋冬系列中,力求创造摩登、性感服装的Diesel Black Gold设计师Sophia
-
红楼梦中人
-
作者:
王素洁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张爱玲曾有一句话说《红楼梦》是其“一切的源泉”。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研究不仅有极高的见解和研究,写了《红楼梦魇》这一经典学术著作。在她的文学创作中,《红楼梦》也影响了她的创作中心、创作技巧。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以不同的女性为核心的作品。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女性形象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
-
曲径通幽
-
作者:
张莉
王常雪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独特的人物形象,其中大多都是具有阳刚之气的男子汉形象,海明威对这种“硬汉”形象的青睐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通过对海明威作品的仔细研读可以发现他对女性的价值观。本文通过对他的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的短暂幸福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海明威对新女性形象的构造,以期对他的两性观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
左翼电影、国防电影与新中国电影的血缘渊源:以1937年新华影业公司出品的《青年进行曲》为例
-
作者:
袁庆丰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阶级
新中国电影
血缘
国防电影
左翼电影
新市民电影
-
描述:
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于1937年的《青年进行曲》再次证明,作为国防电影升级换代的母本,左翼电影与1949年后新中国电影的思想品质和艺术表现形式,存在着诸多的内在逻辑关联,拥有相同基因谱系并且形成事实上的隔代遗传。在三者血缘相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阶级性不仅决定着新中国电影中人物的正反面形象,还使得"大脸"成为女性正面人物的主流脸型,"狐狸脸"则沦为有钱阶级-资产阶级女性人物的标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