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革命队伍里的女同志
作者: 朱鸿召   来源: 上海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者   女青年   婚姻关系   中国妇女   女子大学   妇女运动   延安   陕甘宁边区   知识分子   知识女性  
描述: 延安革命队伍里的女同志,是一道风景。她们大都走过一条从叛逆者到革命者的人生道路,逃离旧家庭,投身革命的队伍,军事化生活强健了体魄,脱落了小姐们的脂粉气与羞涩感,在磨炼出中国现代革命知识女性飒爽英姿的同时,又承栽着革命婚姻带来的光荣与苦痛,有的甚至付出了肉体和精神的沉重代价。但她们不能为此而发出公开的叹息或尖叫,只有用更革命、更左倾的外衣包裹起自己曾经受伤泣血的心灵。
《玫瑰门》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耿英春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生存状态   女性形象  
描述: 铁凝在其长篇小说《玫瑰门》中塑造了几位生存于现实沼泽地与精神泥淖潭内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司猗纹、姑爸、竹西等女性形象的理性分析,反映众女性是一群生活在现实苦难和精神苦难中的女人。她们或饱受长期的性压抑而畸变,或灵魂失落而苦闷,或遭现实重压而躁动。
池莉笔下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作者: 吴玉珍   吴玲俐   来源: 社科纵横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试图从池莉笔下众多女性的生存实境来探寻当代社会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轨迹。女性已摆脱男权中心的阴影 ,走向了社会舞台的中心地位 ,她们既保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 ,又自立自强 ,富有生命活力的人性美和情致美 ,与男性携手共创 2 1世纪的美丽家园。
莎翁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陈志英   来源: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形象   莎士比亚   看重看轻   歌颂批判  
描述: 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存在着有意义有规律性的差别。本文在寻觅、甄别这些差异时,论证了这些女性形象在“着色”方面、在所反映的文化精神方面以及在体现作者的褒贬态度方面的不同,进而论证了莎士比亚妇女观的矛盾,强调了莎士比亚的创作与思想由理想而现实之后,对妇女的态度由歌颂而批判、由看重而看轻的变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传统文学的认识
作者: 关涛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传统文学   男性   女性  
描述: 本文简要分析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对父权制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评价 ,举例说明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吸收了传统的文学批评和理论成果 ,论证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传统文学的认识为其发展壮大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西女性作家心理及表征分析
作者: 张晓敏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征   趋同性   心理  
描述: 本文从平行研究角度分析萧红与曼斯菲尔德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异同。通过剖析中西方文化积淀、社会历史的异同,展示两位女性作家创作心理及表征的趋同性和差异并通过作品所表现的孤独感幻灭感和死亡感以及作家的女性意识,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痛苦与焦灼。
刍议巴金小说中的女性崇拜意识
作者: 赵彩琴   来源: 教学与管理(太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静淑   人性美   艺术典型   “三从四德”   《木兰诗》   思想禁锢   第四病室   女性解放   杨木华   瑞珏  
描述: 在“五四”时期,巴金尊重妇女的意识在其作品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现代文学史上,以擅长塑造女性形象而著称的作家大有人在,而巴金则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个。他把自己真挚、纯真的情感倾注于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中,把圣洁的美德和深厚的爱都赋予她们,这是他心灵深处女性崇拜意识的反映。一、女性崇拜意识的表现如何看待女性,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正如马克思说:“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女性一直被反动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道绳索捆绑着,被“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禁锢着。然而,女性
轻清雅淡 松秀脱俗——赏包栋《仿古仕女册》有感
作者: 鲁力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赏析   《仿古仕女册》   人物画   中国画   包栋   绘画   仕女画  
描述: 古人常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性之美。有关女性的题材,也是古今中外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中国历代均有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品留存于世。在画中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来体现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使仕女画成为绘画艺术中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门类,并且充分体现了含蓄、顺从,优雅的儒家仕女脱,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张萱的《捣练图》、周昉的《管花仕女图》、赵佶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寅的《秋风纨扇图》等完全能说明这一点。在中国仕女面一域,古今不少画家皆以此而闻名。
五四时期先进分子女权观的演变
作者: 谢水湘   陈文联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妇女解放思想   演变  
描述: “五四”时期先进分子的妇女解放思想经历了一场新的演变:一是由争取“个性解放”转到“阶级解放”;二是由关注“第三阶级妇女运动”转到“第四阶级妇女运动”;三是从以资产阶级女权主义为目标转到争取社会主义前途。这些变化趋势的产生是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综合影响的结果。
突出“联”字 构建开放型妇女组织平台
作者: 张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干部素质   妇联干部   开放型妇女组织   妇女权益   妇女工作  
描述: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妇联在巩固“纵向到底”的层级式组织网络的同时,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就有妇联工作”的指导原则,确立了“横向求发展,建设大妇联”的组织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妇联的“联”字特色,积极建立横向妇女联谊组织,在加强同各界妇女的联系沟通,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 1 2 3 ... 20 21 22 ... 91 92 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