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59 条
-
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非政府组织
发展
-
描述: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a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是当代国际社会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由于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等历史契机,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是中国较早大规模接触和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的群众组织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社会条件、发展状况、主要功能、特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转型期社会组织的结构变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
宋代女性文学审美论
-
作者:
舒红霞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
宋代女性
女性文学
-
描述:
跨过洪荒的远古,越过漫长的采摘狩猎的艰辛,人类终于迎来了社会迅速发展的奴隶制、封建
制社会。然而,文明的进步是以人类初创阶段的主体──女性退出社会政治经济舞台为代价的。
女性从此囿于四壁环立之室,成为男人的女人,在“三从”之中消失了母系时代绚丽的辉煌。男人从
此成为女人头顶上的蓝天,成为高高悬挂在苍穹光芒四射的太阳,成为丰富辽阔、坚实稳健负载着
万物生命的地球。于是,在大阳和地球之间,女人迷失了自己,在男人高大的影子里仿徨却顾,艰难
地寻找着自己真实的身影
-
自我的迷失与追寻——论张虹《黑匣子风景》中的乡村女性形象
-
作者:
孙鸿
来源:
安康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
扼杀
迷失与追寻
女性问题
探索
审视
-
描述:
张虹是我省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集《黑匣子风景》学界多有评说。本文着重分析作品中的乡村女性形象 ,并认为在这些形象中体现了作者对女性问题的理性思考。
-
文化自审视阀下的'第二性'--从现当代四位女作家的创作看女性文学的一种主题演进
-
作者:
胡慧翼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负面
自我批判
女性自审文学
-
描述:
现、当代女性文学都经历了从女性的外部批判(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再到女性的自 我批判这一发展过程.在这一文学主题的发展演进中,凌叔华、张爱玲、王安忆、铁凝四位女作家的创作具有代表性.她们把"外"与"内"的批判结合起来,在每一个风云骤变的时代,切入对女性文化负?
-
颠覆与重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
作者:
柴焰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
女性写作
-
描述: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以妇女为中心,具
有开放性和颠覆性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
深入到文学、文化领域的成果。本文通过对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
评溯源及其基本概念的梳理来进一步论述这种批评理论如何从性
别意识出发,清理男权制的性政治以及如何在建立女性美学和标
举差异中,不断建树自己的理论,并进行影响研究,论述了中国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胎生于女权主义运动,因而具
-
论茨威格笔下女性形象的人道主义激情
-
作者:
孙岩梅
来源: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人道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斯蒂芬·茨威格是位对女性描写情有独钟的作家。他致力于女人性心灵的开掘 ,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充满生命激情和人性光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不仅表达了茨威格的人道主义精髓 :仁爱、热情、牺牲精神 ,而且蕴有作者自身遭际的悲剧性内涵。她们是茨威格式的女性形象 ,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激情
-
男性世界的边缘人:陈映真小说里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瑞华
来源: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人
陈映真
依附
男性
女性
-
描述:
陈映真在自己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大都不是小说的主人公,只是构成陈映真小说写作模式或主人公的生活背景。在陈映真小说中,对立中的男女双方定位不同。男性常常扮演着一种理性的社会角色,女性扮演的则是一种感性的社会角色。她们善良、真诚、忍耐但有依赖性。作者对有独立倾向的女性不怎样喜欢。如此,女性永远受动于男性话语的支配,变成了男性世界的边缘人。
-
韩国女性文化艺术运动的现实与展望
-
作者:
李慧景
来源:
当代韩国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资本主义
80年代
女性主义者
男女平等
韩国女性
文化运动
文化艺术
女性问题
女性文化
-
描述:
一 80年代 韩国社会自觉地开展民主化运动已有30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后迅速进行的现代化、产业化过程,促使女性从传统的社会领域开始走进资本主义的社会公众领域。这样,虽然看起来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多,但实际上,这一过程却是将家长式的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儒家思想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加重了女性的压力。与近代社会所倡导的自由、平等观念相反,女性所受的压力与不平等更为明显,促使女性开始认识自身的处境。
-
蒋韵近作中的女性意识及其文化意义
-
作者:
郭剑卿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审美意识
艺术风格
文学创作
蒋韵
-
描述:
这些年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女性文学的迅猛发展,谈“女性意识”几乎成为一种时尚。而对于蒋韵这样一位创作二十年之久却不归于任何文学流派和文学群体,始终以一个特立独行者的姿态在文学园地上孜孜耕耘的作家,我们谈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决无迎合时尚之意。对于一个严肃的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只有从严肃的女性文学批评的角度去进行阐释,才能对得起她那份严肃与认真。
-
当代女性书写与现代绘画色彩美学
-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东方论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自我
感觉方式
女性解放
色彩美学
-
描述:
在当代女性文学创作中 ,色彩景观已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但这在文学批评中却少有评介。本文作者从色彩语言与现代绘画美学的比较中 ,对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女性书写中的色彩美学的形成是女性对属己独特感觉方式的自我确认 ,是女性解放自身并建构自我的审美方式
<
1
2
3
...
20
21
22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