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徘徊于礼教和世俗之间:《金瓶梅》中吴月娘的双重身份小议
作者: 邹丁丁   汤霞   来源: 华中人文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教   世俗   吴月娘  
描述: 《金瓶梅》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其中西门庆的正妻吴月娘,是一个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丰富思想内涵的女性形象。她身兼正妻和商妇的双重身份,既有遵守封建伦理规范的一面,又有商业社会市井庸俗的一面,始终徘徊于礼教和世俗之间,是明代中后期新旧交替时代所造就的有着独特思想性格的女性。本文通过分析在双重身份的限制下,吴月娘徘徊于礼教和世俗之间的各种行为表现,从而多方面展现这个人物形象所承载的思想内涵。
亚历山德拉的二维性格探析
作者: 张祥亭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维性格   亚历山德拉   薇拉·凯瑟  
描述: 薇拉·凯瑟(1873-1947)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也是最著名的一位以描写拓荒生活而见长的女作家。《啊,拓荒者!》中亚历山德拉以其身上含有的二维性格成为凯瑟塑造的第一位令人难以忘怀的高大女性形象,她身上不仅含有女性特有的性格,也蕴含着鲜明的男性性格特征。
性别二元对立的颠覆:解读《母亲的反抗》
作者: 罗红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二元对立   颠覆   《母亲的反抗》  
描述: 《母亲的反抗》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玛丽·E·威尔金斯·弗里曼的短篇小说。小说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了性别二元对立:男性和女性形象特征的二元对立,两种价值观和文化观的二元对立,男女权力关系的二元对立。作品中的母亲,通过反抗父亲的决定,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这种性别二元对立。
不是缺点,是特点
作者: 辛唐米娜   来源: 情感读本·文明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我一直很喜欢的意大利女星索菲娅·罗兰在她的传记里写过:“他们嫌我屁股太大,嘴巴太大,但是,我喜欢它们。我只有每次将眼线描得粗粗的,嘴巴画得满满的,才确定镜子里的女人还是我——从我出生它们就是这样,所以,我乐意它们保持自然的样子。而且,我知道,它们不是缺点,是特点。” 你们有谁能这样勇敢地说一句“它们不是缺点,是特点”?不,不是说一句话的勇气,而是这样接受并欣赏着自己来生活的勇气。我喜欢的女性样本,一定拥有以下几种特质:迷人,才华,有力量,不随波逐流,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随着三毛和《西游记》里的妖精们慢慢从
美狄亚之爱与刘兰芝之情:中西爱情观之比较
作者: 彭立枝   来源: 金山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狄亚   刘兰芝   无爱之情   无情之爱  
描述: 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根据神话故事创作的反映古希腊生活的著名悲剧<美狄亚>中具有独特魅力的女性形象.刘兰芝是汉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从她们所经历的爱情、婚姻、性格、性别悲剧中,我们看到了男权制度下的女性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相似命运和各自爱情婚姻状态:美狄亚之无情之爱和刘兰芝之物爱之情.
托尼·莫里森早期小说的身份主体意识
作者: 王稀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身份主体意识   自我  
描述: 托尼·莫里森最早的两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秀拉》,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交织影响下的文学产物,文中塑造了多个立体丰满的黑人女性形象,表现了美国黑人女性在多重生存困境中否定自我,迷失自我,身份主体意识模糊的精神状态,也积极地探索和思考她们找寻和建构自我主体身份的艰难性,必要性和可能性。
美狄亚之爱与刘兰芝之情
作者: 彭立枝   来源: 金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狄亚   刘兰芝   无爱之情   无情之爱  
描述: 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根据神话故事创作的反映古希腊生活的著名悲剧《美狄亚》中具有独特魅力的女性形象。刘兰芝是汉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从她们所经历的爱情、婚姻、性格、性别悲剧中,我们看到了男权制度下的女性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相似命运和各自爱情婚姻状态:美狄亚之无情之爱和刘兰芝之物爱之情。
因爱而困,为情所伤:安娜与繁漪形象之比较
作者: 陆山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伤   追求   繁漪   安娜   抗争  
描述: 争取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爱情平等与人格独立,历来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其中卓立不群的女性形象更是令人难忘,安娜与繁漪这两个中外典型的文学形象,她们俩尽管所处的国度不同、时代不同、身份和个人阅历也不一样,但她们却有着共同的结局,那就是:因爱而困、为情所伤!这不由得我们不去思考女性的命运,以期世人对女性更多的关注.
论池莉《水与火的缠绵》中的曾芒芒形象
作者: 张丽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形象   池莉   曾芒芒  
描述: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至今,池莉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在这丰富多彩的女性画廊中,她的长篇小说《水与火的缠绵》中的曾芒芒无疑是一个最具复杂性格的典型形象。她既温柔美丽,又坚强执著,艰难地跋涉在现实人生与理想人生之间,经历着成长的磨难,在“水”与“火”的交融中一步步走向成熟。这个形象也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女性究竟应当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当今这冗杂多变的世界。
《诗经》中的思妇原型
作者: 马理叶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经》   爱情诗   思妇原型  
描述: 思妇原型源自《诗经》中的情爱诗,是当时社会男女恋爱婚姻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思想情感艺术的折光。因为从她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封建社会初期的周代,而是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很有代表性。所以说,她们具有深刻的社会与现实意义。《诗经》中的这些处于婚姻爱情家庭中的女性形象,既是对当时现实社会中的女性一定程度上的再现与升华,同时又反映了时人对至情至爱的追求和向往。
< 1 2 3 ... 200 201 202 ... 265 266 267
Rss订阅